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鄢家鎮

鎖定
鄢家鎮,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城以東,系典型的淺丘地帶,交通方便,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既有山城古鎮的特色,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重點小集鎮。
中文名
鄢家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
地理位置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城以東
面    積
65.06 km² [1] 
人口數量
26751人(2017) [1] 

鄢家鎮鄉鎮簡介

鄢家鎮
鄢家鎮(圖1) 鄢家鎮(圖1)
鄢家鎮位於四川省德陽羅江區城以東,鎮政府距城區5km,全鎮面積65.06平方千米,東與新盛、慧覺鎮連界,南與回龍、蟠龍鎮相鄰,西靠羅江城區,北與御營鎮接壤,現轄13個行政村,109個合作社,1個場鎮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6751人(2017),集鎮規模1.2km,1995年,又沿羅桂公路拓展了36m寬,1,500m長的新幹道,集鎮多年來屬原德陽市中區農村區委駐地,建制設施完善配備,功能齊全,財政金融、科技教育、廣播電視、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醫療衞生、環境保護、文化娛樂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寬敞、平坦的1,500m新幹道整齊劃一,既有山城古鎮的特色,又具有現代都市的風姿。1995年,被列為德陽市重點小集鎮建設,200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重點小集鎮。
集鎮有供水600方的水廠,35kv的變電站,日供天然氣3,000方的配氣站,2400門電話裝機容量的郵電通訊設施,省道羅桂路橫貫集鎮,綠化園林配套,商貿活動購銷兩旺,熱鬧繁榮,是鄰近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鄢家鎮自然環境

鄢家鎮(圖2) 鄢家鎮(圖2)
鄢家鎮位於龍泉山脈中部,系典型的淺丘地帶,平均海拔525m,屬亞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温7.5℃,年平均降水量936.8mm,無霜期270天左右。綠化全面達標,森林覆蓋率佔32.7%。共有耕地面積24,924畝,其中田14,350畝,地10,579畝,人均佔有耕地1.39畝。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花生、油菜、豆類、水果、蠶繭、生豬、禽蛋以及淡水養殖等。

鄢家鎮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圖 地理位置圖
鄢家鎮下轄:鄢家社區、高峯村、雲峯村、雙鏵村、七里村、鳳凰村、青峯村、和平村、長堰村、甘灣村、攔河村、壁山村、天台村、星光村、高埡村、龍橋村、景福村、大埡村、雙河村、新安堂村、萬安村、燈盞村、上馬村、黑虎村。 [2] 

鄢家鎮基礎設施

鄢家鎮(圖3) 鄢家鎮(圖3)
鎮內溝渠縱橫,有中小型水庫6座,塘堰276口,總蓄水量200萬方,共建電力提灌站87處,裝機117.47kw,大型人工渡槽3座,基本形成渠、堰、庫成龍配套,大部分地區靠實現自流灌溉。鎮內交通方便,距寶成鐵路5km,羅桂公路橫貫全鎮,鄉村道路形成網絡,儲量豐富的石料。腋巖和天然氣優待開發利用,雨量充沛,氣候温和的自然優勢逐步轉化為商品優勢,大宗農業和多種經濟正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優的格局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以金花梨、釉子、臍橙、桃子、蠶桑為主導項目,在三年內完成全鎮8,000畝成片經濟林和百萬株四邊搖錢樹栽植,依託羅桂路和鄢慧聯網路開發,力爭年形成10公路特色產業帶和經濟長廊,逐步連動加工、服務、旅遊等行業,形成產業聯大户,大户聯集團,鄉村聯城市的新農村。

鄢家鎮集鎮建設

鄢家鎮(圖4) 鄢家鎮(圖4)
集鎮規模1.2km,1995年,又沿羅桂公路拓展了36m寬,1,500m長的新幹道,集鎮多年來屬原德陽市中區農村區委駐地,建制設施完善配備,功能齊全,財政金融、科技教育廣播電視、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醫療衞生、環境保護、文化娛樂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寬敞、平坦的1,500m新幹道整齊劃一,既有山城古鎮的特色,又具有現代都市的風姿。1995年,被列為德陽市重點小集鎮建設,200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為重點小集鎮。 集鎮有供水600m3的水廠,35kv的變電站,日供天然氣3,000m的配氣站,2400門電話裝機容量的郵電通訊設施,省道羅桂路橫貫集鎮,綠化園林配套,商貿活動購銷兩旺,熱鬧繁榮,是鄰近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羅江縣鄢家鎮採取“四分法”抓整改落實,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集中整改,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效。
一是分“類”解決。對徵求到的意見和查找出的問題,從組織建設、黨員幹部隊伍建設、經濟建設、發展環境、精神文明建設五個方面進行分類,梳理出羣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4個、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4個,作為突出問題進行重點整改、優先解決。
二是分“層”解決。根據梳理出問題的原因和性質,屬於全局性的2個問題,由鎮黨委書記牽頭,相關部門單位配合解決;屬於鎮機關各辦(室)的5個問題,由分管領導負責,督促解決;屬於個人的1個問題,由個人制定措施自己解決。
三是分“責”解決。根據鎮領導分工,建立領導整改責任制,由鎮領導負責協調所分管的辦(室)、駐鎮單位和聯繫村,解決分管工作中查出的突出問題並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整改責任落實到分管領導和部門,確保整改落到實處。
四是分“期”解決。對羣眾反映強烈、能及時辦到的問題,在集中整改期間立即解決;對難度較大,該鎮難以解決的問題,積極向上級反應,爭取儘快解決;對事關羣眾切身利益,但目前還不具備整改條件的問題,作出整改承諾,限期解決。

鄢家鎮經濟建設

鄢家鎮為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制定以下方針:
一是制定規劃,明確重點。圍繞全縣實施發展戰略轉型,強化產業關聯度,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商貿旅遊休閒農業,提升農產品質量,健全服務體系;
二是以市場為中心,加強宣傳引導。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三是開展信息服務,幫助農民走向市場。利用“農經網”等信息網絡,為農民及時提供信息服務,同時注重組建鎮、村專業營銷隊伍,確保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暢通;
四是搞好技術示範,有計劃、有重點地創辦一批農業科技示範場,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鄢家鎮民情風俗

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鄢家鎮都要如期舉行鴿子會。屆時,方圓百里,四方八面的鴿友都會帶着喜愛的鴿子和快樂的心情,匯聚鄢家嶺上,慶豐收,享太平,歡度愛鴿的節日。
羅江縣鄢家鎮鴿子會是川內歷史最悠久、主題最鮮明、規模最宏大的鴿子盛會。當地黨委政府充分利用這一川內首屈一指的資源優勢,努力建設信鴿特色鄉鎮,爭創巴蜀文化品牌,使鴿子會在市、縣以及省內外都小有名氣。在四川,知道鄢家鴿子會的人遠比知道羅江縣鄢家鎮的人多。鄢家嶺盛大的鴿子會如何產生的?其中還有一段悠久的歷史淵源。
相傳在三國時期,劉備率軍攻蜀,到了涪關(今綿陽)與軍師龐統兵分兩路攻打雒城(今廣漢),兵馬途經距鹿頭山(今白馬關)約二十里的鄢家嶺上,見前方山勢險惡,樹竹陰森,荊棘遍地。龐統心疑,怕有伏兵,便在嶺上百姓家借得二羽信鴿,並與劉備換白馬前行。龐統兵到鹿頭關南山坡(落鳳坡),果遇蜀將張任伏兵,立時,箭失如雨,將士遭受兩面夾擊,蜀兵知劉備貫乘白馬,於是傾盡全力射殺,將士盡皆死亡,龐統身中數箭,在嚥氣之前拔出血箭,寫下戰況,由信鴿很快將情報傳給劉備,劉備及時調整了進攻策略。劉備為感念龐統信鴿傳書之功,便賜與養鴿人銀兩,並封這對信鴿為“鳳凰”之美稱,而“鳳凰”也諧“鳳雛”之意,正是龐統的字號。後來嶺上的人們為懷念龐統便家家養鴿,人人愛鴿,把鴿子視為“鳳雛”,奉為天神。再後來人們在鄢家嶺上修建了“鳳凰”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鳳凰寺”逢會,趕廟會、放信鴿、看大戲、求吉祥、修閒娛樂成了遠近聞名的一種時尚。更有神話和傳説:一説凡是趕了鴿子會的鴿子不生病、不發瘟;二是無論天旱多久,凡逢鴿子會天就下雨,説是天公揮淚悼“鳳雛”。去年六月二十四日前後幾天都晴,唯獨鴿子會早上下了一場大陣雨,使悶熱的“三伏”平添了一絲涼意,不能不説是一種巧合。
為了弘揚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當地黨委、政府對傳統盛會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他們把鴿子會與社會經濟發展和商貿活動相結合,除每年一次的鴿子會外,每隔五至十年舉辦一次大型的鴿子商貿會,會期由平常的一天擴展到三至五天。2000年首次鴿子商貿會會上,副縣長隆重宣佈鴿子商貿會開幕。會上簽署的招商引資項目80%已在鄢家生根、開花結果,其中註冊資本6500萬元,銷售收入上億元,利税過千萬的民營企業,德陽振雲塑膠有限公司已成為市、縣的重點骨幹企業,該鎮的支柱產業。組建羅江縣信鴿協會鄢家分會,把賽鴿活動納入鴿子會的重要內容,作為全民健身活動的組成部分,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突出信鴿特色文化之鄉一道靚麗的風景。把鴿子會作為信鴿交流的平台,不斷壯大養鴿隊伍,提升信鴿質量。
成都養鴿、賽鴿名家魏伊凡、巴山、肖健,德陽信鴿協會竟翔部長王孔興、國家一級裁判、市鴿協裁判長李順富以及德陽、廣漢綿竹什邡中江綿陽安縣等縣市鴿協領導都曾到會指導。鎮黨委、政府和市、縣鴿會領導為競賽獲獎鴿主頒獎、贈送錦旗。在鴿會期間組織各村、場鎮各單位彩車、方對、盛裝遊行,嫂子歌舞團廣場獻藝;川劇座唱茶館顯能,送文化下鄉電影助興;過街橫幅、宣傳標語、信鴿歸巢排行榜,為小鎮更添節日喜慶。規範設置信鴿交易場所。高、中、低檔賽鴿、肉鴿、觀賞鴿各有處所,《中華信鴿》、《四川鴿訊》、《鴿友》、《翱翔》、《賽鴿天地》等書刊雜誌琳琅滿目,鴿籠、鴿藥、賽鴿日用產品目不暇接。兩邊的店鋪,排開的桌椅板凳,為鴿友準備好了茶碗、茶水。鴿子象徵着“和平、友好、吉祥”,鴿鄉為鴿友和有志士敞開了大門,以鴿聯誼、以鴿招商、借鴿添翼,滿足了人們文化生活需要,促進社會經濟騰飛。
鄢家鎮鴿子會當然會越辦越火紅。

鄢家鎮新農村建設

羅江縣鄢家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用農村文化來凝聚廣大農民,提高農民的素質,塑造社會主義新農民,目前,該鎮的農村文化發展前景喜人。
隨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開展,一種具有時代氣息的農村文化正在融入鄢家百姓的生活,給鄢家這片熱土帶來了縷縷新風。
在羅江縣鄢家鎮,農村文化的繁榮活躍是促進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因素。目前,鄢家鎮有獨具地方特色的“雲峯詩社”和嫂子歌舞團及業餘文藝宣傳隊多支隊伍,這種羣眾喜聞樂見、參與廣泛的娛樂休閒方式已經在鄢家農村深深紮根,受到了當地羣眾的普遍歡迎。“雲峯詩社”
的會員楊俊富告訴我們,鄢家的農民富裕後,對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迫切。
“雲峯詩社”的組建,是鄢家鎮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鄢家鎮以農村文化促進新農村建設,以精神文明涵蓋農民生活,加大對外開放的吸引力,造出了人氣、造出了商機、也造出了效益,目前取得了明顯成效。2007年,鄢家鎮完成工業總產值5.5億元,比上年增長23%;企業實交税金86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36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7元;全鎮全年實現勞動力轉移8000餘人,勞動收入淨增4000萬元;完成27.3公里的組通建設。全鎮經濟快速增長,各項社會事業穩步推進。
成績代表過去,展望2008,鄢家鎮黨委書記鄭德榮説:“2008年很快會到來,我們的工作思路是:‘堅持鎮村統籌,科學發展,好質優先,採取點線延伸,千程擴撒,體制推進,繼續以發展產業為富民增生。努力發展特色種養職業,其重點是建設加快重點現代農業發展,打造西蜀柚鄉。08年我們圍繞點線這些方面,成片成帶規模繼續發展兩千畝;第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第三是加快鄉村旅遊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第四是做好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改善我們的條件;第五是統籌社會發展,改善民生,構建安全和諧社會;第六是加強黨的建設,樹立學習型、效能型、服務型政府。’” [3] 

鄢家鎮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名單。 [4] 
2021年4月,入選“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範鄉(鎮)”。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