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鄒魯故居

鎖定
鄒魯故居位於廣東省大埔縣茶陽鎮長治仁厚村,建於清代。坐西向東,背靠蜈蚣山,面向仁厚村。正門前方20米豎有5支石華表,為清道光年間和民國年間所豎,這些石華表記載着鄒氏祖先光輝的歷史功績。敬愛堂一正四橫,為土木結構。正屋有房間18個,兩旁橫屋共有房間24個,建築面積1352平方米,佔地面積1584 平方米。 [1] 
2010年5月10日,鄒魯故居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序號36)。 [2] 
中文名
鄒魯故居
建築年代
建築類型
客家圍屋
保護等級
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廣東大埔縣
佔地面積
1584 m²

鄒魯故居故居簡介

鄒魯故居敬愛堂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茶陽鎮花窗村,建於清代,是一正四橫,土木結構的殿堂式建築。共有房間42個,建築面積1352平方米,佔地面積1584平方米。正門前方豎有5支石華表,為清道光年間和民國年間所豎,這些石華表記載着鄒氏祖先的輝煌。敬愛堂有“三奇”:一是在季節的更換裏每年都有幾天初升的太陽直射正廳中央,形成“蜈蚣吐珠”的圖案;二是屋後花台坎邊有鬱鬱葱葱的風景林,但數百年來竟沒有一片葉子落到屋頂的瓦面上。三是每當深夜,從祖屋上空遠望有一道非常亮的白色光環。正是這三奇使整個建築披上神秘面紗,吸引許多專家學者前去探秘。2010年,鄒魯故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為梅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3] 
2010年鄒魯故居被認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因年久失修,大埔縣文廣新局曾先後兩次申請省財政2項共160萬元的維修資金,對故居進行全面修繕。維修內容是故居主體,並不包括石桅杆。 [4] 
2013年10月,鄒魯故居維修一期工程立項,2015年一期工程完工;2017年3月,維修二期工程立項。 [5] 
2019年4月4日,梅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曉建到大埔縣茶陽鎮鄒魯故居調研時強調,要推進保護開發,加強故居利用,弘揚偉大民族精神。 [6] 

鄒魯故居人物檔案

敬愛堂鄒氏後裔鄒魯(男,1885—1954)在廣東政法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早年加入興中會、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參與了推翻滿清王朝的戰鬥。曾任國民黨中央常委,抗戰爆發後,任國民政府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委。他不但是樂羣中學(大埔中學前身)、潮州師範的創辦人,還是廣州中山大學的創辦人和首任校長。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