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目錄學分類)

鎖定
部,分類術語,是文獻分類學中最高的分類等級。總共四個部:經部、史部、子部、集部。 [1] 
中文名
所屬學科
分類學
定    義
目錄學分類法中最高的分類等級
設立時間
西晉
下一級
類(一般性稱法)

目錄

簡述

西晉荀勖的《晉中經簿》最早將圖書分為甲(錄經書)、乙(錄子書)、丙(錄史書)、丁(錄詩賦等)四個部,奠定了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的基礎,創立了以“部”作為古籍分類的最高的類別。 [2] 
到了東晉,李充所編《晉元帝四部書目》,將史書改入乙部,子書改入丙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已略具雛形。唐初《隋書·經籍志》中,正式標註經史子集四部的名稱,並進一步細分為40個二級類目,四部體制因此最終確立。 [2] 
總共四個部:經部史部、子部、集部。部下有“類”,有的“類”下又有“屬”。 [2] 

命名原因

古人最初將羣書以類相從,分為甲、乙、丙、丁四種,選用“部”字而不用“類”字作為圖書的一級分類單元(後綴名)是有先例的,早在漢武帝時就將由朝廷派遣的刺史監察的區域命名為“刺史部”。
分類學名人
參考資料
  • 1.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 2.    黃建國. 試論我國古籍四部分類的形成和發展[J]. 杭州大學學報. 1993年9月, 2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