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郄秀書

鎖定
郄秀書,女,1963年12月出生,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郄秀書於1983年從河北大學物理系畢業 [14]  ;198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碩士學位,同年留所工作;1992年至1993年在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做訪問學者;1993年被特批為副研究員;1996年被特批為研究員,並擔任雷電與雹暴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獲得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學位;2000年至2005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和高原大氣物理研究室主任;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6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實驗室主任 [13] 
郄秀書長期從事大氣電學和雷電物理研究 [7] 
中文名
郄秀書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3年12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職    業
科研工作者
性    別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郄秀書人物經歷

郄秀書
郄秀書(5張)
1963年12月,郄秀書出生。
1979年9月—1983年6月,就讀於河北大學物理系光學專業,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4-15] 
1983年8月—1984年8月,擔任河北平山中學教師 [13] 
1984年9月—1987年5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7年6月—1993年11月,擔任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2年11月—1993年10月,在法國圖盧茲第三大學(Université Toulouse III – Paul Sabatier)做訪問學者。
1993年12月—1996年3月,擔任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4年9月—1998年5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畢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6年4月—1999年12月,擔任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心主任。
1996年,入選“西部之光”人才培養計劃 [3] 
1997年9月—10月,在日本岐阜大學進行短期合作研究。
2000年1月—2006年3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實驗室主任。
2001年11月—2002年5月,在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大學物理系合作研究。
2003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6年4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實驗室主任。
2013年6月,擔任香河站首席科學家 [12] 
2014年10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公共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兼) [10]  ;12月,擔任所學術秘書、中國科學院中層大氣與全球環境探測重點實驗室(LAGEO)主任 [11] 

郄秀書主要成就

郄秀書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郄秀書的研究領域為:大氣電學、雷電物理與探測技術、中小尺度強對流天氣 [1] 
郄秀書在雷電過程機理、雷暴雲物理規律和人工引雷應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成果 [7] 
  • 學術論著
根據2024年2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網站數據,郄秀書先後在中國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2部 [4] 
  • 承擔項目
截至2023年9月,郄秀書先後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7] 
項目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角色
1995年1月—1997年12月
雷暴雲下近地面電結構的實驗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
負責人
1997年1月—1999年
冰雹災害預警及人工影響研究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優秀人才培養計劃資助項目
負責人
2000年1月—2002年12月
地閃預擊穿過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負責人
2002年1月—2005年12月
雷暴和雷電過程的觀測和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五”重點項目
負責人
2003年1月—2005年12月
閃電探測和定位系統研製
中科院儀器研製費
負責人
2000年7月—2003年6月
雷電物理過程及其探測和防護關鍵實驗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負責人
2004年1月—2007年12月
雷電與強對流天氣的實驗和理論研究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負責人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強對流天氣雷電過程及其與動力特徵和降水的關係研究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負責人
2007年1月—2009年12月
中國內陸高原雷暴雲內的電場探測與雲內的電荷結構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負責人
2007年1月—2008年8月
雷電綜合探測網絡及新一代人工引雷系統的研製
中科院儀器研製費
負責人
2008年1月—2010年12月
地球γ-射線閃(TGFs)機理及其與閃電的聯繫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負責人
2008年—2011年
雷電機理及其探測和預警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負責人
2010年1月—2013年12月
雷暴系統的電過程觀測及其同化方法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負責人
2011年1月—2014年12月
基於小火箭-導線引發閃電的多頻段輻射特徵和放電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負責人
2012年11月—2014年10月
多頻段高分辨雷電探測系統
中科院儀器研製費
負責人
2014年—2018年
雷電災害天氣過程的探測系統綜合集成及協同觀測實驗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課題
課題組長
2014年—2018年
雷電重大災害天氣系統的動力—微物理—電過程和成災機理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
首席科學家
2019年11月—2024年10月
西風-季風協同作用與青藏高原強對流及閃電災害
——
負責人
2021年1月—2025年12月
基於FPGA的雷電射頻三維成像系統,
——
負責人
2023年1月—2027年12月
雷暴雲起電和閃電始發過程與機制研究
——
負責人
參考資料來源: [4]  [13] 
  • 科研成果獎勵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1993年
閃電定位系統及其探測實驗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人工引發雷電及雷電物理研究
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雷電物理過程及其探測和防護研究
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
雷暴和雷電過程的觀測和理論研究
甘肅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8年
雷電探測新技術研發及應用
中國氣象學會氣象科學技術進步成果獎一等獎 [8] 
參考資料來源: [4]  [21] 

郄秀書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5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
第2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獎 [2] 
1998年
1998年
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
中國科學院
2000年
2000年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
2006年
中組部西部優秀學者獎
2017年
中國科學院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中國科學院
2019年
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
中國科學院
2023年9月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Fellow) [7]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參考資料來源: [4]  [13] 

郄秀書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1年12月—2007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02年
氣象學報》常務編委
2003年3月—2008年3月
2003年6月
國際大氣電學委員會委員
2007年12月—2012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08年1月
《The Open Atmospheric Science Journal》合作主編(Co-Editor)
2008年1月
《The Journal of Lightning Research》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 )
2008年3月—2013年3月
2008年—2013年
國際大電網組織(CIGRE)WG C4.407委員
2008年7月—2013年9月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第十屆執行委員會委員 [19] 
2009年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責任編輯(Editor)
2009年
大氣科學》副主編 [22] 
2010年—2014年
國際大電網組織(CIGRE)WG C4.410委員
2011年
中國氣象學會雷電委員會副主任
2011年
《Atmospheric Research》副主編(Associate Editor)
2012年12月—2017年12月
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13年3月—2018年3月
2018年6月—2023年5月
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第十二屆生態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2018年
國際大氣電學委員會主席 [5]  [9] 
2022年6月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編輯 [6] 
——
大氣物理與人工影響天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蘭州大學兼職教授
——
參考資料來源: [4]  [13] 

郄秀書人物評價

郄秀書在青藏高原雷暴以及雷電與人工引雷研究方面作出了突破性貢獻 [7]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評)
郄秀書被同事和朋友們戲稱為“雷母”,是可以“操控”雷電的女科學家 [16] (《中國科學報》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