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邵懿辰

鎖定
邵懿辰(1810年—1861年),清目錄學家、文學家、藏書家。字位西,清仁和(今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年)舉人,授內閣中書,後升刑部員外郎。咸豐四年(1854年)坐濟寧府,以治河無功被撤職。咸豐九年(1859年)由安慶引疾歸,家居養親。十一年太平軍圍攻杭州,他助浙江巡撫王有齡對抗太平軍,在戰亂中身亡。
他對經學頗有研究。文宗“桐城派”,與曾國藩梅曾亮朱次琦等時有往來,探討學問。他久官於京師,熟悉朝章國政,朝廷不少大典、禮制、誥文均出其手,且博覽典章,撰有《禮經通論》《尚書傳授同異考》《杭諺詩》《孝經通論》等。並精於目錄學,所編《四庫簡明目錄標註》20卷,是研究中國目錄版本學的重要參考書。
本    名
邵懿辰
所處時代
出生日期
1810年
逝世日期
1861年

目錄

邵懿辰貢獻及影響

邵懿辰在經學史上的重要性,在於在《禮經通論》這本經學著作中,認為當時所存的《儀禮》是完整的,不認為有《逸禮》三十九篇,這種認為秦焚書而經不曾亡的看法,促使了清代考據學想要以文獻考訂恢復古籍的工作失去意義。由於留下來的經是完整的著作,因此並非僅是文件集,而必須視為一整套哲學。此外,由於這種看法,他認為西漢劉歆後來提出的古文經完全是他所作的偽書,這種在經學上具顛覆性的主張,影響到下一代的晚清學者如廖平及康有為懷疑經書權威性的激烈想法。

邵懿辰著作

篤志於學,專治義理、目錄學。文宗桐城派,常與梅曾亮、朱琦一起談論詩文。與曾國藩結為知交。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軍攻杭州以解天京(今南京)之圍,他與巡撫王有齡固守城中,被農民起義軍殺死。居京師時,購書極多,藏書處有“半巖廬”,案頭置《四庫全書簡明目錄》1部,遇所見宋元舊本、抄本,手記於各書名之下,已備校勘。
編著有《四庫簡明目錄標註》20卷,是研究版本目錄學參考書。補充了《簡目》所未收書及不同版本。附錄有“善本書跋及其他”、“四庫未收傳本書目”、“東國(日本、朝鮮)書目”。另有《位西所見書目》20卷。著《尚書通義》《孝經通義》《忱行錄》《位西遺稿》《半巖廬文集》等。 [1] 
參考資料
  • 1.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