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

鎖定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是穀米(本名:郭坤軍 [2]  創作的詩歌 [1] 
作品名稱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
出    處
中國作家網 [1]  [3] 
作    者
穀米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體裁
現代詩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作品原文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 [1] 
作者:郭坤軍
.
在一個以叢林法則為基本原則的世界,所有物種的生存、生長,
一切顯露出的都是弱肉強食,野蠻霸道。
即便在有高度文明之稱的人類中,仍舊有符合這個法則生活的羣體
特別是國家與國家之間,這種恃強凌弱的現象更加粗暴
.
無論再過多久,有些記憶也無法更改,比如在我的國度,
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近代的經歷就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從《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系列侵略凌辱的契約強加簽訂
就拉開了“落後就應該捱打”的真實。
.
當我們作為“戰勝國”卻不能收回主權,只能用“離場”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
日本要求繼承德國瓜分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得逞後而恣意炫耀。
舊中國據理力爭卻沒有“友邦”理會,我們的訴求竟換不來他國一次平等地聆聽
只能發出“退無可退,只有拒籤”的聲明,敍述弱國無外交
.
繼而換來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受日本十四年時間的蹂躪
讓我們的磨難犧牲世所罕見,再次以幾千萬人民的生命換來反法西斯勝利。
但這並沒有換回中國權益,卻得到了一紙《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侮辱契約,
在慶祝“勝利”的雅爾塔會議上,國際又一次給了中國一個狠狠地羞辱
.
這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然而迫於當年蘇聯的脅迫,我們沒有拒絕的底氣。
作為戰勝國的舊中國,人民所受到的損失
戰敗的日本還要大很多,這便是弱國的悲恥
.
忍讓換不來和平,強國才能外交,當今發憤圖強的新中國已經覺醒併發出鏗鏘的迴音,
該有的我們一個都不能少,不足的地方也在迎頭趕上,排列!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祖國實力強大,鄰邦才會給予應有的尊重
特別是在西方國家的眼裏,欺負弱小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
.
我們再也不是那個任憑“列強”拿捏的弱國,
一帶一路,協同發展的理念”是中國復興對世界貢獻的結果!
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還是那個世界,
但中國已不再是那個落後的中國。 [1] 
(2018/5/28)

還是曾經的世界,卻不再是曾經的中國作者簡介

穀米(本名:郭坤軍),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2-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