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發憤圖強

(漢語成語)

鎖定
發憤圖強(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是一則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述而》。 [1] 
“發憤圖強”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多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通過努力有所成就。含褒義,通常和“自力更生”連用。 [1-2] 
中文名
發憤圖強
拼    音
fā fèn tú qiáng
近義詞
卧薪嚐膽
反義詞
胸無大志無所作為妄自菲薄
注音字母
ㄈㄚ ㄈㄣˋ ㄊㄨˊ ㄑㄧㄤˊ
成語出處
《論語·述而》
語法結構
連動式
語法屬性
作謂語、定語

發憤圖強成語出處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述而》) [2] 
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發憤圖強”。 [2] 

發憤圖強成語故事

子年老時,開始周遊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葉縣大夫沈諸梁,熱情接待了孔子。 [3] 
沈諸梁人稱葉公,他只聽説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並不十分了解,於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的為人。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怎麼回答,就沒有作聲。之後,孔子知道了這事,就對子路説:“你為什麼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於忘記了吃飯,樂於授業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這樣的話呢。” [3] 
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於有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 [3] 

發憤圖強成語寓意

凡處逆境之時,如果一味埋怨上天不公,徒羨他人際遇,就只能深陷於命運的泥淖,直至沉淪。唯有發憤圖強,勇於超越種種阻撓,才能手握命運之舵,駛向成功彼岸。 [4] 

發憤圖強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發憤圖強”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多指在長期的學習中所持有的一種精神,有奮發向上的意思,並能通過努力有所成就。含褒義,通常和“自力更生”連用。 [1-2] 
  • 運用示例
現代·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 [1] 
現代·何其芳《〈膽劍篇〉印象》:“第三幕第四幕戲是寫勾踐回到越國以後,吳國的侵佔和越國人民的矛盾更加深化,勾踐怎樣和人民一起發憤圖強,準備復仇。” [2] 
雷鋒《雷鋒日記選〈一九六二年四月四日〉》:“我覺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勞,發憤圖強,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為人類的解放事業一共產主義貢獻自己的一切,這才是最幸福的。” [2] 

發憤圖強成語辨析

發憤圖強—卧薪嚐膽
“卧薪嚐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蹟,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發憤圖強”和“卧薪嚐膽”都有“決心努力奮鬥謀求富強”的意思,但有區別:一是意義不同。“卧薪嚐膽”有立志報仇雪恨的意思,“發憤圖強”則沒有這種意思。二是用法不同。“卧薪嚐膽”是比喻性的,“發憤圖強”是直陳性的。三是語體色彩不同。“卧薪嚐膽”多用在書面語裏,“發憤圖強”在口語或者書面語裏都常用。 [2] 
參考資料
  • 1.    發憤圖強  .漢典
  • 2.    王俊編著. 讀成語·識天下 走進中國傳統文化 勤奮篇 1[M]. 北京:開明出版社, 2015.07:26-28
  • 3.    滕浩選編. 青少年成語典故讀本[M]. 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15.01:83
  • 4.    範曉清編著. 幸福雞湯 成語小故事 心理大健康[M]. 青島:青島出版社, 200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