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邁克爾·波蘭尼

鎖定
邁克爾·波蘭尼(1891-1976年)是一位英籍猶太裔物理化學家和哲學家,其在科學哲學方面的建樹雖未及波普爾,但他與波普爾一樣,對集體主義極權主義)社會的分析和批判,也引起西方思想界的重視。 [1] 
中文名
邁克爾·波蘭尼
國    籍
英國
民    族
猶太
出生日期
1891年
逝世日期
1976年

邁克爾·波蘭尼生平簡介

波蘭尼的著作已有兩種譯成中文,一本是其名著《個人知識》(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出版);一本是論文選集《社會、經濟和哲學》(商務印書館2006年8月出版)。《個人知識》是綜合性的科學哲學和人文哲學鉅著,作者從所謂"個人知識"展開論述,廣泛涉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此書的體裁和論述風格別具特色,專業性論述(科學哲學和認識論-知識論)之間插入大量政論。
《社會、經濟和哲學》是波蘭尼一生已發表的非科學論題方面的論文選集。文選中最重要的一篇是寫於1940年的《集體主義計劃》,此文對在中央(政府)計劃名義下的所謂"集體主義"作了精闢的剖析。
波蘭尼説:"強大的集體主義權力是依靠革命力量建立起來的,這種革命力量排斥個人自由的要求……在俄國,矛頭指向的是對社會公正的要求,在意大利和納粹德國則是對國家力量的要求,但兩者的差異之處只在於偏重不同,其結果一方面是國家社會主義,另一方面則是社會國家主義。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將國家建立在一種原則之上,即假定國家對公民的文化和福利承擔全部責任。這就是集體主義或曰極權主義,一種將人民的全部生活都吸納進去的政權,人民在這種政權下生活並完全為它而生活。"在這種生活狀態下,往往缺少思想的自由交流和公開的社會批評,權力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衡。

邁克爾·波蘭尼獲得成就

《波蘭尼文選》中《關於自由主義和自由》一文討論了"雅各賓主義的遺產".波蘭尼指出,像希特勒、斯大林這類領袖人物,其意圖就是要以集權政治代替民主政治,"這是一個不以法律、不以選舉為基礎,而是直接建立在部分人的武裝力量之上的政府".因而,斯大林攫取政權以後,"凌駕於法律之上,依靠武力的不受制約的權力,對反對派的鎮壓,不合法的秘密警察制度,以及廣泛強加的意識形態,都被作為政治原則而長期謀劃。"所以,斯大林主義"已經不再以經濟動機為主,而是以政治動機為主".法國大革命時代雅各賓主義(暴力哲學)的政治遺產被繼承下來,而且斯大林主義比雅各賓主義更具極權主義色彩。
相對於"集體主義社會"的是"開放的社會",就如著名英國政治學者波普爾所説,人類社會應該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在各種思想的試驗中,在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礎上選擇一個相對完善、比較合理的社會制度,是符合各國人民的願望的,而集體(集中)主義則是開放社會的敵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