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遼市鎮

鎖定
遼市鎮位於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西北部,距城區二十五公里,東與金瑞、新田兩鎮接壤、西與竹亭,天台鎮毗鄰,南與新田鎮交界,北與飛劍潭鄉慈化鎮相連,南北寬10公里,東西長達12公里,總面積98.6平方公里 [1]  ,屬平原丘陵地形,遼市河環繞全境,呈獨立的聯圍。全鄉轄遼市、院前、西坑、肯塘、上西、上陳、寒嶺、豐林、澤溪、上石、上龍源11個行政村,16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156人,有耕地面積29462畝,水域面積11485畝,山地面積7755畝。
中文名
遼市鎮
別    名
繞溪
行政區類別
鄉鎮
所屬地區
中國南方,江南
地理位置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
面    積
98.6 km²
下轄地區
14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遼市村
電話區號
0795
郵政編碼
336013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32156人
著名景點
飛劍潭水庫二級壩
車牌代碼
贛C
方    言
贛方言
行政代碼
360902207

遼市鎮地理區劃

遼市鄉 遼市鄉
遼市鄉成村時以兩溪環繞得名繞溪,後成集市改為遼市。地處袁州區西北部,為全國油茶之鄉。“三水線”和“宜慈公路”在境內交匯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屬中低丘陵平原,地勢東南低,西北高,西北山嶺連綿起伏,多低丘緩坡,適合發展落葉果樹,境內最高點是院前村大嶺476.6米最低點是肯塘村,海拔為13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雖無大江大河,但由於地勢低,水域面積較大,適合發展淡水養殖。全鄉轄遼市、院前、西坑、肯塘、上西、上陳、寒嶺、豐林、澤溪、上石、上龍源11個行政村,168個村民小組, [1]  有大嶺和掛壁湖2個林場,以及遼市基建公司、自來水公司、油茶科研所等5個鄉辦企業,19個駐鄉站所。
轄區面積96平方公里,32156人,其中農業人口25125人。耕地面積18105畝,其中水田14685畝,旱地3428畝。林業面積95000畝,其中油茶林47400畝,用材林46600畝,其他林1000畝。果園2295畝,其中柑桔1470畝。水產養殖面積 畝。2002年底,全鄉工農業總產值達10567萬元,財政收入26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98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780萬元。 [2] 

遼市鎮基礎設施

遼市鎮基礎設施完善,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全鎮共有村、組公路243公里,現完成路面硬化178公里,全面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金株公路現正在進行路面硬化,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為遼市鎮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2006年,遼市鄉4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煥然一新,遼市鎮努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逐步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鎮政府投資30多萬元興建了老年公寓1700平方米,現鎮敬老院有2500平方米辦公、住宿場所,投資10萬元,購置了一批老年健身器材,集中供養五保老人178人,解決了遼市鎮部分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問題。

遼市鎮教育衞生

2005年以來教育、衞生事業發展迅速,現有中學一所、中心小學一所、村完小5所,校園佔地面積為65305平方米,在校學生2516名,其中中學874名,小學1642名;現有中小學在職教師152人,退休教師73人,其中中學退休教師23人,小學退休教師40人;衞生院現有專業醫務人員20人,退休17人,一方面努力提高醫療水平,另一方面購進添置了醫療器械,增強了診斷能力,成為了遼市羣眾的放心醫院,2014年農民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97.3%。

遼市鎮經濟資源

飛劍潭水庫位於宜春市西北,在遼市鄉的北邊,距市區32公里,是距宜春城最近的一座大型水庫,水庫設計庫容1.01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190千瓦,水面10000畝。二級壩在一級壩下游4.25千米處的遼市鄉上石村附近,是以提高水位便於引水為目標,區間流域面積21平方千米,回水長度3.2千米。二級壩正常蓄水位144.50米,死水位143米,設計洪水位146.03米,校核洪水位146.57米;總庫容1240萬立方米,調洪庫容28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00萬立方米,死庫容660立方米。
花炮引線是遼市鄉的傳統產業,發展企業是遼市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遼市鄉在2000年永安火藥廠、安全火藥廠退出的情況下,2010年興建15個企業,其中12個花炮類企業、2個石場,1個機磚廠,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入達1000萬元,全年下發職工工資1200萬元,解決就業人員1856人。
遼市鄉油茶
遼市鄉油茶(27張)
遼市鄉擁有豐富的資源,竭力發揮本地優勢產業,挖掘開發本地資源,使遼市鄉成為招商選資的窪地。遼市鄉共有的森林面積54692畝,油茶林19000畝,完成退耕還林面積8643畝,2013年槐溪、荷溪、山田、遼市村都與青龍高科合作,完成4000畝高產油茶試驗基地。遼市村引進台商蕭振德先生完成3000畝油桐產業基地,以及以紅衞水庫為四周為立體農業開發項目,養魚、蝦以及種植瓜果、無公害蔬菜等開發項目,長勢喜人。石陂上村貯藏豐富的花崗岩石材,該石材石質堅硬,色澤光美,此項目正在開發之中。
遼市鎮土地肥沃,特產豐富。主要農作物盛產優質稻穀、紅薯、大豆、油菜、西瓜、花生、芝麻等。

遼市鎮歷史文化

悠久遼市鄉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歷史上有不少名人志士,為國捐軀,建功立業。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澤溪村著名抗日義士易安華,在抗日戰爭前期任南京衞戍部隊某旅旅長,於1937年12月10日在保衞南京的戰鬥中壯烈犧牲。澤溪村另一著名人物梁保華,曾任江蘇省省委書記,官至正部級。

遼市鎮城鄉現狀

農業生產、科教文衞、城鄉建設等各項事業均飛速發展。先後投資279萬元用於四座排澇站的更新改造及排前支渠的清障加固、聚星邊山溝的清淤除險,確保遼市鎮20000餘畝農田的旱澇保收;138萬元新建遼市中學教學大樓、校門及食堂,極大地改善校園師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村村實現通電、通電話,通訊實現電話程控化,傳輸數字化。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體制,遼市鄉參保率達97.3%;42萬元用於鄉政府院內及集鎮的綠化、亮化工程,1042萬元硬化了14個行政村的進村水泥公路78公里,推進了橫塘章家、清水墩裏、上湖朱家、排前曹墩、徐坊龔家5個自然村的新農村建設。2013年,遼市鄉工業產值達2304萬元,農業產值達8320萬元,財政税收突破8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467元。

遼市鎮旅遊景區

遼市鄉飛劍潭水庫景區
遼市鄉飛劍潭水庫景區(20張)
飛劍潭水庫二級壩在一級壩下游4.25千米處的遼市鄉上石村附近,利用水庫的整體資源優勢,秉着“高起點、高標準”的原則正在整體開發,將使之打造成為集“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休閒農莊。
庫區島嶼眾多,氣候温和濕潤,空氣清新。庫區周圍羣山環繞,林木茂盛,有國家保護樹種30餘種,在林中野生動物較多;水庫水質清澈,水面寬闊,湖光瀲影,水天一色;在湖面上,時時可見“水鴨銜魚來去飛”;泛舟湖中,“漾漾帶山光,澄澄倒林影”。棄舟登岸,信步湖邊,“萬傾湖天望,一星飛鷺白”,滿眼秀麗風光令人心怡神馳。其中頗具特色的碧玉晚鐘、灣立湧珠、虎嘯吼池、峯子暈光、石環掛月、溜劍潭、仙女跳台、七星轉鬥八景,在民間廣為流傳。庫區交通便利,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計齊全,區內旅遊線路佈局合理,遊樂設施安全,配套,種類較多,2010年水庫已開設了水上遊艇、垂釣、水上游樂、休閒度假狩獵野炊、自然生態景觀觀光、朝佛等項目。飛劍潭水庫水清水秀,自然環境較好,富有濃厚的鄉村野味,遊樂項目較多,正是都市人夢寐以求的“世外桃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