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保老人

鎖定
五保老人是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街道辦事處經濟組織供養的、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五保措施的老人。 [1] 
中文名
五保老人
定    義
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街道辦事處經濟組織供養的、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五保措施的老人

目錄

五保老人贍養形式

現階段中國農村對五保老年農民的贍養,主要有三種形式。
(1)集體供養,分散贍養。
凡生活尚能自理並願意單獨生活的五保老人,鄉村按標準供給他們的糧食和物資,由他們自已管理日常生活。(2)劃分養老田。
組織村民或親屬代耕。鄉村劃給五保老人多於一般農民的養老田;五保老人的一切費用,都由養老田的收入支付;五保老人的養老田免徵公糧、一切徵購和提留。
(3)由集體舉辦敬老院等,對五保老人實行統一照顧和安排。
敬老院的資金以鄉為單位統一籌集、分配和使用,對五保人的供養標準一般不應低於當地農民的實際生活水平。

五保老人意義

中國農村早在50年代中期就普遍實行保吃、保穿、保燒、保教、保葬的“五保”制度。隨着時代的發展,五保老人的待遇得到不斷改善和提高,五保老人工作也不斷向規範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做好五保老人的供養工作,對於老人安渡晚年,社會的安定團結,改變社會傳統的生育觀,推動計劃生育工作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義。 [1] 
參考資料
  • 1.    吳忠觀. 人口科學辭典: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