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過江藤

(馬鞭草科過江藤屬植物)

鎖定
過江藤(學名:Phyla nodiflora (L.) Greene)是馬鞭草科過江藤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木質宿根,多分枝,全體有緊貼丁字狀短毛;葉近無柄,匙形、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頂端鈍或近圓形,基部狹楔形,中部以上的邊緣有鋭鋸齒;穗狀花序腋生,卵形或圓柱形;苞片寬倒卵形;花萼膜質;花冠白色、粉紅色至紫紅色,內外無毛;雄蕊短小,不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果淡黃色,內藏於膜質的花萼內。花果期6-10月。分佈於中國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常生長在海拔300-1880米的山坡、平地、河灘等濕潤地方。 [1] 
過江藤在水分供應充足時,生長迅速,節節生根,可以作為海岸防護和定沙植物,翠綠的葉片密集着生於細長的葡萄莖上,作為吊盆時,其葡萄莖帶着花葉由上而下垂懸,姿態極美,也可作為觀賞藤蔓栽種。 [6]  過江藤全草入藥,能破瘀生新,通利小便;治咳嗽、吐血、通淋、痢疾、牙痛、癤毒、枕痛、帶狀瘡疹及跌打損傷等症。 [1] 
中文名
過江藤
拉丁學名
Phyla nodiflora (L.) Greene [4] 
別    名
蓬萊草
苦舌草
水馬齒莧
大二郎箭
蝦子草 展開
別名
蓬萊草
苦舌草
水馬齒莧
大二郎箭
蝦子草
水黃芹
過江龍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馬鞭草科
過江藤屬
過江藤
命名者及年代
(L.) Greene,1899 [1]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5] 

過江藤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有木質宿根,多分枝,全體有緊貼丁字狀短毛。葉近無柄,匙形、倒卵形至倒披針形,長1-3釐米,寬0.5-1.5釐米,頂端鈍或近圓形,基部狹楔形,中部以上的邊緣有鋭鋸齒。 [1]  [7] 
穗狀花序腋生,卵形或圓柱形,長0.5-3釐米,寬約0.6釐米,有長1-7釐米的花序梗苞片寬倒卵形,寬約3毫米;花萼膜質,長約2毫米;花冠白色、粉紅色至紫紅色,內外無毛;雄蕊短小,不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果淡黃色,長約1.5毫米,內藏於膜質的花萼內。花果期6-10月。 [1] 

過江藤生長環境

過江藤常生長在海拔300-1880(-2300)米的山坡、平地、河灘等濕潤地方。 [1]  耐高温,喜半蔭,喜水分充足。 [2] 

過江藤分佈範圍

過江藤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江蘇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1] 

過江藤繁殖方法

過江藤的繁殖方法有三種,分別為播種法、分株法和扦插法。大量繁殖過江藤則以扦插法為宜。過江藤全年可進行扦插繁殖。插穗採用莖基段、莖中段1-2節或莖頂端3-5節均可。凡保水性及透氣性均良好的無土介質、河砂、壤土或粘性壤土都可以作為扦插介質,扦插後需隨時保持扦插基質的濕潤,並避免陽光的直射,宜覆蓋50%的遮光率的遮陰棚。自扦插至成盆需3-6個月時間,因盆器大小而定。 [2] 

過江藤栽培技術

定植:一般狀況下過江藤的插穗大約在扦插後的1-2個月新生的不定根及側芽就已經陸續生長。1個月後扦插苗就可定植於盆器中。 [2] 
水分:過江藤若能被給予適度的水分供應,會有較旺盛的生育狀況,從而減短培育期並提高觀賞價值,故栽培介質需具備較強的保水性和透氣性,並且水分供應需充足。 [2] 
光照:雖然過江藤可忍受陽光直射及高温環境,但若人為適度遮陰則生長更好,以50%的遮陰度為宜,可促進過江藤的生長,並保持過江藤葉片的靚麗。 [2] 
施肥:過江藤的盆栽適合用緩效性肥料,施用量以輕肥標準即可,並依照肥料的使用期限追加施用即可。 [2] 
除草:過江藤的盆栽內雜草不多,且植株匍匐矮小,葉片小而密集,一般人工定期拔草即可。 [2] 
修剪:為了增加過江藤盆栽的分枝數,可在蔓莖過長時或開花後進行一次修剪,以增加過江藤的觀賞性,並適量施加追肥,修剪以盆器邊緣為修剪限度,強剪必須留2-3對葉片,植株過於擁擠或老化可以一次分株疏植,也可重新密植扦插一新盆栽,以維持盆栽的觀賞性。 [2] 

過江藤主要價值

過江藤藥用

過江藤全草入藥,能破瘀生新,通利小便;治咳嗽、吐血、通淋、痢疾、牙痛、癤毒、枕痛、帶狀瘡疹及跌打損傷等症。 [1] 

過江藤觀賞

過江藤擁有數目眾多且翠綠的葉片,且密生於細長的匍匐莖上,因而過江藤是優良的觀葉植物。過江藤花期很長,因此盛花時期又是優良的觀花植物。過江藤適合培育成中小型的吊盆或高腳盆等盆栽,欣賞其匍匐莖帶着花由上而下的垂懸姿態。過江藤也可作為庭園地被景觀的觀賞植物。 [2] 
過江藤在水分供應充足時,生長迅速,節節生根,可以作為海岸防護和定沙植物,翠綠的葉片密集着生於細長的葡萄莖上,作為吊盆時,其葡萄莖帶着花葉由上而下垂懸,姿態極美,也可作為觀賞藤蔓栽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