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連珠體

鎖定
連珠,謂辭句連續,互相發明,歷歷如貫珠,故謂“連珠”。傅玄敍連珠,稱這種文體的特點是義明而詞淨,事圓而音澤。《文心雕龍·雜文》篇謂揚雄覃思文閣,業深綜述,碎文瑣語,肇為《連珠》,其辭雖小而明潤矣。此後這種文體在東漢章帝之世盛行一時班固賈逵傅毅三人受詔而作,而蔡邕廣連珠又踵事增華,班固喻美辭壯,賈逵儒而不豔,傅毅文而不典,蔡邕言質辭碎。
作品名稱
《連珠體》
作品別名
《連珠》《演連珠》《擬連珠》
作品出處
《文心雕龍·雜文》
文學體裁
辭句連續,互相發明

連珠體簡介

在文學史上連珠體創作最有名的莫過於陸機《演連珠》五十首,見《文選》收錄。此後謝靈運《連珠集》五卷、劉祥《連珠十五首》、陳證《連珠》十五卷、黃芳《連珠》一卷、梁武帝《連珠》一卷,和者數十人。

連珠體起源

連珠體的起源,傅玄《連珠序》認為:“興於漢章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劉勰《文心雕龍·雜文》指出:“揚雄覃思文閣,業深綜述,碎文瑣語,肇為《連珠》。”則連珠之作,始於揚雄沈約《注制旨連珠表》也認為:“連珠之作,始自子云。”從現存文獻看,也以揚雄《連珠》為最早。《魏書》卷三三《李先傳》雲:“俄而召先讀《韓子連珠》二十二篇、《太公兵法》十一事。”“韓子”指《韓非子》,今傳《韓非子》中並無以“連珠”為篇名者。學者多以為所謂《韓子連珠》是指《韓非子》中《內儲説》及《外儲説》兩篇中類似連珠體的文字。此乃是體裁追認。
西晉傅玄《連珠序》又曰:“其文體辭麗而言約,不指説事情,必假喻以達其旨,而賢者微悟,合於古詩勸興之義。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睹而可悦,故謂之連珠也。班固喻美辭壯,文章弘麗,最得其體。蔡邕似論,言質而辭碎,然旨篤矣。賈逵儒而不豔。傅毅有文而不典。”對連珠的體裁風格作了準確的闡述,並論述了各家作品風格之得失。

連珠體體裁

連珠這種體裁,篇幅都很小,一篇只有幾句。六朝作家多采取成組寫作的方法,來解決意繁與篇小的矛盾。如西晉陸機《演連珠》共五十首,齊劉祥“着《連珠》十五首以寄懷”,梁武帝蕭衍“作《聯珠》五十首,以明孝道”。
連珠體的文章韻腳較疏,可以四句只用一個韻腳。如《藝文類聚》卷五十七載梁吳均《連珠》兩首,其一雲:“蓋聞豔麗居身,而以娥眉入妒;貞華照物,而以絕等見猜。是以班姬辭寵,非無妖冶之色;陽子守玄,豈乏炫曜之才。”其二雲:“蓋聞義夫投節,未必識君;烈士赴危,非期要利。是以墨子縈帶,不蒙肉食之謀;申胥泣血,非有執圭之位。”前一首猜、才為韻,後一首利、位為韻,韻腳之疏,顯而易見。另外,誄、碑、銘、頌、贊等韻文則以四言句為主體。

連珠體發展

《文選》選錄陸機《演連珠》五十首,每首皆以“臣聞”二字開頭,大都陳説事理,且多與政治有關。如其中一首雲:“臣聞鑑之積也無厚,而照有重淵之深;目之察也有畔,而視周天壤之際。何則?應事以精不以形,造物以神不以器。是以萬邦凱樂,非悦鐘鼓之娛;天下歸仁,非感玉帛之惠。”是説統治者應以精神感召人,不要以物質引誘人。程千帆認為連珠和七體、對問一樣,“實為賦體之旁衍”,程章燦則認為連珠“是一篇精粹的微型賦”。而在六朝章表中,這樣的文字屢見不鮮。如《藝文類聚》卷四十八引沈約《讓五兵尚書表》:“臣聞百舍之趙,非宿舂所資;千里之越,豈一葦能溯。何者?裝輕適於路遠,舟弱疲於濟深。醜貌悴容,不藉鑑於淄水;駑足蹇步,終取躓於鹽車。”此非全文,當是節錄。就其文法而言,套用沈約自己的話,此段“辭句連續,互相發明,若珠之結排”,只是不押韻而已,其形式與陸機《演連珠》如出一轍,可謂無韻之連珠。又《藝文類聚》卷四十七載王僧孺《為南平王讓儀同表》:“臣聞石瓠難剖,用謝瓶罍。瘣木雲庇,事乖丹雘。逢聖徼天,一朝賞至。非能聲均河楚,譽埒梁陳。故以神夢紫霄,心飛丹掖。品同儀比,愧鉉莫殊。”又《藝文類聚》卷四十七載梁吳均《揚州建安王讓加司徒表》:“臣聞玄黃之馬,事絕於銜鑣。蟠朽之材,飾乖于丹漆。何則?千里之志已窮,萬乘之器無取。遠物遂身,於焉在譬。”又卷五十載梁劉潛《為安成王讓江州表》:“臣聞六轡沃若,不策玄黃之馬;九成輪奐,無求擁腫之材。何則?蹐跼之路已窮,樑棟之用斯闕。”同卷載梁劉潛《為晉安王讓丹陽尹表》:“臣聞盈尺徑寸,易取琢磨;南箕北斗,難為簸挹。何則?良工質美,在器成珍,假名責實,涉求必殆。”宋謝莊《上搜才表》:“臣聞功照千里,非特燭車之珍,德柔鄰國,豈徒秘璧之貴?故《詩》稱殮悴,《誓》述榮懷,用能道臻無積,化至恭己。”其體皆與連珠相似。
我懷疑很可能是這些文人根據不同場合,平時準備好一些文字片斷,以便寫章表時取用。觀其開篇必有“臣聞”二字可知矣。《文心雕龍·雜文》雲:“揚雄覃思文閣,業深綜述,碎文璅語,肇為《連珠》。”大概是平時寫好的片斷,沒有派上用場的,就集在一起,成了“連珠”。

連珠體梁劉潛《連珠體》

梁劉潛作《探物作豔體連珠》二首,其一曰:“妾聞洛妃高髻,不資於芳澤;玄妻長髮,無籍於金鈿。故云名由於自美,蟬稱得於天然。是以梁妻獨其妖豔,衞姬專其可憐。”其二曰:“妾聞芳性深情,雖欲忘而不歇;薰芬動慮,事逾久而更思。是以津亭掩馥,秖結秦婦之恨。爵台餘妒,追生魏妾之悲。”連珠作為一種文體,多説明事理,且與政事有關,所以多以“臣聞”開頭。劉潛以豔情入連珠,將“臣聞”換作“妾聞”,可見宮體詩影響之大。又吳均有一首《連珠》雲:“蓋聞豔麗居身,而以蛾眉入妒;貞華照物,而以絕等見猜。是以班姬辭寵,非無妖冶之色;陽子寂寞,豈乏炫曜之才。”雖未標明豔體,實是豔體之作。
作連珠者,代不乏人。清代凌廷堪《校禮堂文集》卷二十一有《擬連珠》四十六首。

連珠體俞平伯《演連珠》

現代俞平伯作過《演連珠》數十首(見《俞平伯散文雜論編》P423-42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其文曰:
蓋聞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千里之行,起於足下。是以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
蓋聞富則治易,貧則治難。是以凶年饑歲,下民無畏死之心。飽食暖衣,君子有懷刑之懼。
蓋聞蘭植通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保彌年之丹。是以耦耕植杖,大賢每以之興懷。被髮纓冠,遠志或聞而卻步。
蓋聞眾擎易舉,任重則勿支。兼程可幾,道遠則勿及。是以一龜曳尾,無奈過隙之駒。羣豕鳴哀,不救崇朝之宰。
蓋聞好逸惡勞,中材之故態。宴安酖毒,前哲之危言。是以運甓高齋,以無益為有益。力田下潠,以靡暇為長間。
蓋聞處子貞居,若幽蘭之在谷。純臣大節,如星芒之麗天。是以不求聞達,偶回三顧之車騎。感激驅馳,遂下千秋之涕淚。
蓋聞自炫自媒,士女丑行。取義成仁,聖賢高致。是以知人論世,心跡須參。見着因微,毫釐是察。故上書慨慷,非無阿世之嫌。説難卑微,彌感憂時之重。
蓋聞因心感物,不外乎人情。出口成章,則謂之天籟。是以可憐楊柳,翻來雅俗之平。一夜北風,同許三春之豔。
蓋聞純想即飛,純情即墮。是以海天寥廓,幽人含縹渺之思。燈火冥迷,倦客理零星之夢。
蓋聞繩墨誠陳,不可欺以曲直。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是則金生水,鏌耶待爐冶之功。木在山,樑棟藉斧斤之用。故君子虛心以假物,尊賢而定法。
蓋聞鶴鷯棲不盡林,翼非垂天之雲也。偃鼠飲不竭河,腹無大澤之積也。是以廣廈千間,容身者八尺。食前方丈,充飢者二升。筵中絲竹,勞者勿聽。室內芝蘭,入而俱化。故飯蔬食,一瓢飲,無礙其為仲尼顏淵。錦步障,珊瑚樹,只見他是石崇王愷。
蓋聞積善餘慶,影響何徵。業報受生,升沈誰見。故天堂地獄,只為庸愚。殘蕙鋤蘭,翻鍾賢哲。是以疾赴當年之樂,過眼空花。徐圖沒世之名,扶頭夢想。
蓋聞至嘖而動者,物象殊焉,易簡而遠者,道心一焉。是以不識不知,萬類冥合於天行。無臭無聲,羣聖祗承夫帝則。故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得者存而失者亡,順者吉而逆者兇。
蓋聞知周萬物,理不勝私。思通神明,澤不濟眾。豈物近而身遠,抑天易而人難。此猶千里之明,蔽生遐睫。秋毫之察,莫睹輿薪。是以學止修身,尚不愧於屋漏。惠知為政,乃勿剪其甘棠。
蓋聞聲應氣求,物從其類。耳入口出,識局於形。是以信及豚魚而不足以孚王公。恩及牛羊而不足以保百姓。故瓠巴鼓瑟,聾者一其宮商。離婁微睇,瞽者同其黑白。
蓋聞逆旅炊粱,衰榮如此。暮門宿草,恩怨何曾。是以白飯黃齏,苜蓿之盤餐還是。烏紗紅袖,傀儡之裝扮已非。
蓋聞理若沈鍾,霜晨蹔響。欲如陰火,漏夜常煎。是以飯後闍黎,不啻當頭之棒喝。舟中風雨,未拋同室之戈矛。
蓋聞評書讀畫,門館才情。煮茗焚香,侍兒聰敏。是以飛龍得鹿,王侯出市井之酋豪。漏盡鐘鳴,家國付清流之裙屐。
蓋聞陰陽和會,真宰無心。內外相維,人倫有託。是以貞專窈窕,不言女子之卑。撲朔迷離,卻以男兒而貴。
蓋聞悲愉啼笑,物性率真。容貌威儀,人文起偽。是以蔽於一曲,固理短而情長。觀其會通,非理深而情淺。故情之侵分,若水去坊。分之定情,如金就範。
蓋聞深於情者,每流連而忘返。蔽於境者,或扞格而不通。是以莊生迷蝶,栩栩為真。鄭人覆鹿,匆匆如夢。
蓋聞羅帳飄零,同幾家歡愁之色。山丘華屋,異百年歌哭之場。是以塞雁城烏,畫屏自暖。單衾小簟,一舸分寒。
蓋聞唯兵不祥,為仁不富。是以朱門肉臭,無裨道路之飢寒。甲帳歌殘,誰問軍前之生死。
蓋聞恤緯憂周,寧止青燈之嫠。覆巢完卵,難欺黃口之孺。是以蘋末風飄,而葦苕瞑宿。梨花雨勒,則鴟鴞晨歸。
蓋聞依仁由義,平居律己之嚴。一法明刑,在位救時之切。是以管仲奪伯氏之邑,既嘆息許其如仁。子產告太叔之言,又流涕稱為遺愛。
蓋聞絳桃子熟,春晚成蹊。素奈花明,夜深炳燭。何則?有諸內必形諸外,為其事必睹其功。是以相斯韓子,始兼六國以開秦。先主武侯終定三巴以紹漢。
蓋聞仁人者也,所愛未必一人。義者宜也,所宜殆非一事。況乃窮通有命,顯默殊情。是以誨人設教,常欣一室之春温。出野為邦,共訝今年之秋早。
蓋聞恩施既博,民無能名。事隙已成,怨不在大。是以酒池雲屋,時日及女偕亡。鑿井耕田,帝力於我何有。
蓋聞斷崖插水,驚雁曾回。修坂連雲,跛牂可踐。是以清時善政,駑馬及驥騄之程。末世危邦,猿鶴共蟲沙之命。
蓋聞明威信賞,以道黔黎。小懲大戒,如保赤子。是以仁言利溥,不為煦嫗之慈,義路共由,奚必適然之善。
蓋聞雛鶯學語,綠暗千林,乳燕歸梁,紅飄一霎。是以稱心為好,此日全非。即事多欣,當年可惜。
蓋聞雲飛水逝,物候暄寒。春鳥秋蟲,心聲哀樂。是以荒墳回首,歔欷過客之琴。日暮懷人,惻愴善鄰之笛。
蓋聞思無不周,雖遠必察。情有獨鍾,雖近猶迷。是以高山景行,人懷仰止之心。金闕銀宮,或作溯洄之夢。
蓋聞遊子忘歸,覺九天之尚隘。勞人反本,知寸心之已寬。是以單枕閒憑,有如此夜。千秋長想,不似當年。
(載一九三二年三月七日天津《大公報》“文學副刊”第二一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