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逆子

(漢語詞彙)

鎖定
逆子,漢語詞彙。拼音:nì zǐ 注音:ㄋㄧˋ ㄗˇ 有兩種用法:1、俗指忤逆不孝的子女。2、學術界指叛逆家族之子(不帶孝道論褒貶評價)。
中文名
逆子
外文名
unfilial son
拼    音
nì zǐ
注    音
ㄋㄧˋ ㄗㄧˇ

目錄

逆子釋義

兩種用法。1、俗指忤逆不孝的子女。2、學術界指叛逆家族之子(不帶孝道論褒貶評價)。

逆子出處

1、俗指不孝的兒子。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汝背父之逆子,殺君之桀賊,天地豈久容汝。” [1] 
《三國志.卷二○.魏書.武文世王公傳.樂陵王茂傳》:近漢氏淮南、阜陵,皆為亂臣逆子。 [3] 
陳子昂為將軍程處弼謝放流表》:“臣無教訓,家有逆子。”
《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唯有逆子賊臣,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4] 
唐·魏徵壽《隋書·煬三子傳》:且聞之,自古代有屯剝,賊臣逆子,無世無之。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十二回:老漢使他去近村打些農器,不在莊裏。宋江那廝,自三年已前,把這逆子告出了户,現有一紙執憑公文在此存照。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我做了一世人家,生這樣逆子,蕩了傢俬 [5] 
康有為大同書》己部第一章:“人之苦痛莫若生逆子。” [2] 
2、學術界指叛逆家族之子(不帶孝道論褒貶評價)。
胡學麗論文《中國現代家族小説逆子文化人格研究》,“摘要:逆子形象是中國現代家族小説的一種獨特的人物譜系……本文以《家》中的高覺慧、《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全、《財主底兒女們》中的蔣純祖為家族中典型逆子的核心……第二,啓蒙文化催生時代“新人”人格覺醒,逆子高揚起的個體意識和自我意識,形成大膽、叛逆、充滿戰鬥激情與活力的現代人格……三個方面的交集造就逆子文化人格區別於他者的時代性和先鋒性” [6]  ——這裏所謂逆子不是道德貶義詞,而是研究界對中國現代家族小説裏三位封建家族的叛逆者的學術稱呼。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