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鎖定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詩,作於一九一六年初,以“飛飛”的筆名發表於《敬業》第四期上。詩題中的“蓬仙兄”,是周恩來的同學好友張蓬仙,東北吉林人。
作品名稱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作    者
周恩來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七律
筆    名
飛飛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詩詞原文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
相逢萍水亦前緣,
負笈津門豈偶然。
捫蝨傾談驚四座,
持螯下酒話當年。
道義爭擔敢息肩。
待得歸農功滿日,
他年預卜買鄰錢。
東風催異客,南浦唱驪歌。
轉眼人千里,消魂夢一柯。
星離成恨事,雲散奈愁何。
欣喜前塵影,因緣文字多。
同儕爭疾走,君獨著先鞭。
作嫁憐儂拙,急流讓爾賢。
羣鴉戀晚樹,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遊舊,臨岐意悵然。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創作背景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詩,作於一九一六年初,以“飛飛”的筆名發表於《敬業》第四期上。
詩題中的“蓬仙兄”,是周恩來的同學好友張蓬仙,東北吉林人。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來同時考進天津南開學校,是“敬業樂羣會”的三個發起人之一,並任會長。周任副會長兼《敬業》主編。他由東北老家去日本後一年,周恩來也去了日本,常有交往。“九·一八”前後,張蓬仙貧病交加,死於北京。
第一首七律,通過與同學好友共同戰鬥生活的回顧,抒發了為拯救祖國而刻苦自勵、熱烈期待他日為國立功、在革命勝利之時再與好友歡聚的無畏和樂觀精神。第二首是五律,着重抒寫了與好友惜別的真摯情感和良好的祝願。最後一首也是五律,則是對同學好友參加進步學運所取得的成績的讚揚,表現了周恩來虛懷若谷的謙遜美德。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註釋

〖注〗
【相逢萍水】浮萍隨水漂泊不定,常以此比喻人的偶然相遇。唐代詩人王勃滕王閣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負笈】笈,竹製書箱。負笈,揹着書箱,即求學。
津門】即天津。
捫蝨】形容談話時從容不迫、毫無顧忌的神態。《晉書·王猛傳》記載:晉代桓温入關,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訪他。一見面,就談論起時事來。交談時,一邊掏摸着身上的蝨子,好像旁邊沒有人一樣。作者運用這一典故,指與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抨擊腐敗的時政,無所顧忌。
【螯】螃蟹的大腳。泛指下酒的菜餚。
險夷】危險和平安。這裏作偏義詞用,側重指環境的險惡。
嘗膽】形容刻苦自勵。《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記載:越王勾踐從吳國回來,把苦膽放在座位上,隨時都能夠看到,吃飯時也要嘗一嘗,表示不忘亡國之恥,立志要報仇。
【敢息肩】息肩同俗語“撂挑子”。敢,這裏是豈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買鄰】擇鄰而居。《南史·呂僧珍傳》記載:宋季雅罷官以後,買了一所房子,和呂僧珍為鄰。呂僧珍問房價多少,宋回答説:“一千一百萬。”呂僧珍由於季雅出這樣的高價而感到奇怪。季雅説:“我拿一百萬買房子,拿一千萬買你這樣的好鄰居。”這裏意思是説革命勝利時,與好友同歡聚。
【同儕】同輩。這裏指同學。
【著先鞭】《晉書·劉琨傳》記載:劉琨和祖逖是朋友,聽説祖逖為朝廷所用,便給自己的親友寫信説:“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後來就以“先鞭”表示“先一著”或“佔先著”。這裏是走在前邊、進步最快的意思。
【作嫁】用為別人作嫁衣,來比喻為人做事,自己沒有圖謀。這裏可能是指刊物編輯工作或參加進步學運。
【儂】我,作者自稱。
【羣鴉】這是指當時那些缺乏遠見和大志的人。
【晚樹】比喻沒落的社會。
【孤雁入寥天】這裏指好友奔赴寥廓遠大的前程。孤雁,比喻張蓬仙和當時一切有志之士。寥天,即寥廓的天空。
【臨歧】即將分手的路口。歧,大路分出的小路、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