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送人歸京師

鎖定
《送人歸京師》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的作品。此詩通過對門外子規鳥以及日落時分山村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故鄉之思,並暗示詩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擾。詩中有寄託、感慨、諷喻之意,有傷離感亂之情,同時對於現實表現了強烈的不滿。
作品名稱
送人歸京師
作    者
陳與義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簡齋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送人歸京師作品原文

送人歸京師
門外子規啼未休,山村落日夢悠悠。
故園便是無兵馬,猶有歸時一段愁。 [1] 

送人歸京師註釋譯文

送人歸京師詞句註釋

⑴京師:指北宋都城汴梁
⑵子規:杜鵑鳥的別名。
⑶故園:舊家園;故鄉。 [1] 

送人歸京師白話譯文

門外子規鳥叫個不停,日落時分山村中仍舊幽夢不斷。
即使家鄉已無兵馬戰亂,但我的歸家之路仍愁緒萬千。

送人歸京師創作背景

根據詩中的寄託、感慨、諷喻之意及傷離感亂之情,此詩當作於南北宋之交,或是南宋建立之前的作品。作者或因不滿現實而創作此詩。陳與義的《送人歸京師》曾作為古詩閲讀理解題的材料出現在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西卷的語文試題中。 [2] 

送人歸京師作品鑑賞

此詩先是描寫了門外子規鳥叫個不停,讓人真切的感受到詩人強烈的故鄉之思,然後又通過日落時分山村中那幽夢不斷的場景的描寫,暗示詩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擾。既然只是因為思念故土,而惆悵失意,當然要解除這一煩惱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鄉。但擺在詩人面前的現實是:即便故園沒有戰火,但國土淪喪,南北分裂,已是亡國奴的詩人就是能回故鄉也是頗為犯愁的事。送友歸京,觸景生情,心生憂國之愁。
詩中“子規”意象的含義: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杜鵑鳥,俗稱布穀,又名子規、杜宇、子鵑。傳説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鳴,聲音悽切,故藉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詩中常出現“子規”這個意象。如“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難》),“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詩中“故園便是無兵馬”與“猶有歸時一段愁”兩句看似矛盾,其實並不矛盾。愁是因為戰爭。詩人這兩句看似矛盾的話,突出了詩人對戰爭留下的悲痛及現實的不滿,表達了一種思念故土,有家難歸的悲傷之情。 [2] 

送人歸京師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9),宋代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官參知政事。其詩出於“江西詩派”,上祖杜甫,下宗蘇軾黃庭堅,自成一家。宋室南渡後,經歷了戰亂生活,詩風轉為悲壯蒼涼。元人方回立“一祖三宗”説,以杜甫為“一祖”,黃庭堅、陳師道及陳與義為“三宗”。有《簡齋集》。 [3] 
參考資料
  • 1.    送人歸京師(宋·陳與義)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5-07-13]
  • 2.    201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江西卷·語文試題及答案
  • 3.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