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迎恩門城樓

鎖定
迎恩門城樓是東莞的標誌性建築,它位於城區市中心,始建於明代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當時東莞城東南西北四個城樓城門中西部的一個,故俗稱西城樓至。曾有城牆連接道家山、南城、缽孟山、東門、北門,全長1299丈,環護東莞城,堅固高大,雄偉壯觀。
中文名
迎恩門城樓
外文名
To meet en door gate
地理位置
位於城區市中心
含    義
皇帝天恩至高至大,過往莫不迎之

迎恩門城樓東莞

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5張)
如今,迎恩門城樓依然屹立,紅牆碧瓦,飛檐斗拱,蔚然壯觀,而其保存的明代基座,尤為珍貴。迎恩西門,歷來是東莞古城的象徵,是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座標,旁邊的文化廣場是新世紀新東莞新氣象的展現,綠草茵茵,噴泉絕響,舞姿翩翩,歌聲曼妙,構成東莞新時代的盛景。迎恩門城樓與文化廣場,展現東莞歷史文化名城的新氣象。文物古蹟與現代文化設施交相輝映,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相傳在明朝洪武年間,日本海盜常來這裏搶掠,當時的東莞四周無遮無擋,於是東莞有一個叫常戇的將領就帶領軍民在東莞城的四周建起了城牆和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整個城牆連起來有1299丈,把整個東莞城都包圍了起來,到時把城門一關,海盜就無法入城。而且這城牆還有防洪作用,夏天遇到發大水時把城門用沙包堵上,城裏就可保不會遭淹,真是造福百姓。所以東莞人民對這個城樓很有感情,即使市區千變萬變,總捨不得拆毀這個舊城樓,更投巨資把周圍改建成了西城門文化廣場,成為市民們休閒娛樂和節日舉行大型活動的重要場所。
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洗禮,迎恩城樓依然屹立不倒,雄姿英發,,可見迎恩樓建築之牢固 。它在西城樓文化廣場以及附近現代化高層建築的襯托下,散發出其歷史久遠、文化內涵深厚的獨特魅力。

迎恩門城樓紹興

紹興迎恩門 紹興迎恩門
紹興的迎恩門 位於古城的西北角,又名西郭門,是根據隋朝越國公楊素設計的城門重建,系水陸兩用城門,古時凡朝庭命官以至皇帝親臨,必經此門,故稱迎恩門。
相傳越王句踐曾在迎恩門外建箭樓,自己在箭樓上卧薪嚐膽。登臨迎恩門,能讓人感到濃濃的歷史氣息。

迎恩門城樓山海關

山海關迎恩門 山海關迎恩門
迎恩門是山海關城的西門,因西門連接入京御道,尤其是清代皇帝曾經多次出入,所以取名迎恩,其含義是皇帝天恩至高至大,過往莫不迎之。
迎恩門上築箭樓一座,與第一關等同,志書載:與東門樓同制,額曰:祥靄扶桑,清乾隆九年御書,嘉靖三十七年主事陳館,萬曆三十九年袁鯤化,道光二十二年知府彭玉雯,知縣陸為棣,光緒二十年知縣王汝霖重修。據志書中詳細記載,歷朝歷代都對西門城樓非常重視,西門的登城馬道是在城門的北內側,西門城樓是重檐歇山頂,大木結構,外以雕樑畫柱。大脊雙吻對峙,飾五脊六獸,西門匾額是“祥靄扶桑”四個楷書大字,藍底金字,下款有乾隆皇帝的御印。相傳前兩個字“祥靄”是乾隆所書,後兩個字“扶桑”,是乾隆的寵臣大學士和珅書寫,四字相配,珠聯璧合,可惜此匾毀於文革期間。
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
西門是山海關重要門户,正門外帶有甕城,城外有護城河,西門甕城門衝南開。外與西關相通,過去西關是條通往京城的御道,凡過關之人都要從西門通過,在明清之際西門內外都有重兵把守,盤查過往行人,在山海關還留傳着康熙過關捱打的傳説,説是大清康熙皇帝微服私訪,因天色已晚,城門已經關閉,康熙仗着皇權,硬要闖關,被守城兵丁打了兩個耳光,過關不成,康熙捱打後,想到守城士兵為他守門認真負責,不但沒有加罪,而且表彰了守城兵丁,這雖然是個傳説,但也説明了一個開明君主處理問題的手段,也説明在明清時代山海關城門的開啓是有一定的制度的。
在西門甕城內,建有關帝廟一座,規模不大,供守城士兵祭拜。在明清時,西門甕城內還是處決死刑犯的刑場,每年都有死囚在甕城內被砍頭。一直延續到民國,辛亥革命後,砍頭刑法取締,改用槍決,刑場移到爬神廟一帶,清末民初,最後的一位劊子手人稱大刀張三,他一生砍過無數囚犯。取締砍頭刑法後,他將大刀送了山海關的一叫楊少雲的武師。

迎恩門城樓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迎恩門 齊齊哈爾迎恩門
齊齊哈爾的迎恩門是位於中國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卜奎北大街上的一座城門。
齊齊哈爾迎恩門始建於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齊齊哈爾建城。光緒八年(1882年),齊齊哈爾城在原城牆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繕,並將4個城門名為:南曰迎恩,北曰懷遠,東曰承輝,西曰平定。迎恩門由此而來。[1] 解放初期,“迎恩門”改名為“解放門”以紀念齊齊哈爾市解放。

迎恩門城樓蘭州

蘭州迎恩門 蘭州迎恩門
蘭州的迎恩門俗稱東稍門是中國甘肅省蘭州市慶陽路的東郭展築。
慶陽路是蘭州市最主要的商業街,形成於明清兩代,有東、南、西三面城郭圍大城,從高處而望,就像千年龜卧。西郭為龜首,正城為龜背,東郭展築像是龜尾。[1] 迎恩門已經變成蘭州東方紅廣場東口

迎恩門城樓韓國

迎恩門城樓 迎恩門城樓
韓國漢陽城西大門外一幢大門式建築,原名“迎恩門”,是朝鮮王朝專門為了迎接明王朝使節修建的(1407年,初名迎紹門)。中國使節來朝鮮必須從此門下通過。1539年,明朝使臣薜廷寵寫了“迎恩門”掛了上去,之後稱為迎恩門。“迎恩門”旁邊還修有招待中原使節的國賓館,題名“慕華館”(仰慕中華之意)。
滿清政府甲午戰敗(1894-1895),與日本簽訂了恥辱的《馬關條約》(1895),被迫割讓台灣、澎湖給予日本,並放棄對朝鮮王國的宗主權。朝鮮王朝1896年獨立,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迎恩門作為恥辱藩屬國的象徵,在宣佈獨立的當天即被暴徒放火燒燬(僅剩石柱子),並在原址修建了獨立門(1898年竣工),門東一側上書韓文“獨立門”,門西一側上書漢字“獨立門”,“慕華館”改名獨立館。
右上照片為原來的“迎恩門”。

迎恩門城樓武平縣

武平縣中山古鎮迎恩門
武平縣中山古鎮迎恩門(4張)
明朝時期,武所中山先後築有老城、片月城和新城三座城池,故人們將武所城簡稱為“三城”。一彈丸之地築有三城,舉世罕見。這是因為中山 [1]  乃閩粵贛邊軍事重鎮,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朝時設千户所,正千户的官階比太守還高一級。這裏不受縣署管轄,好比獨立王國,故有如此規模。歷經“大躍進”和“文革”,中山城池被毀,現僅剩一座“迎恩門”,巍然屹立,向世人訴説着當年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據考證,明抗倭名將俞大猷在迎恩城門上築有“讀易軒”,日教士子讀書擊劍。只可惜“讀易軒”後毀於戰火,城門之上僅遺偌大一個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