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陽

(李氏朝鮮都城的別稱)

鎖定
漢陽,為李氏朝鮮都城,朝鮮王朝都城,現為韓國首都所在地。又稱作漢城,後改為首爾
漢陽都城始建於1396年朝鮮王朝初期,包括城牆和城門等結構。其中城牆總長約18公里,城門以東大門“興仁之門”和南大門“崇禮門”最為出名 [1] 
14-15世紀,高麗政權更迭,李成桂為首的豪族勢力取代了王氏高麗,建立了新興的王朝。根據中原明朝皇帝的認可和新王朝的要求,新興的王朝把古代存在於今朝鮮半島北部但並不是朝鮮民族祖先的古代國家朝鮮,的名字冠在了自己的頭上意思是“朝日鮮明之地”。1392年李氏朝鮮王朝建立,1394年即遷都至揚州。為了表示對於中原漢王朝(不是漢朝)的仰慕和自己的“一心向漢”的決心,李成桂上書洪武帝朱元璋,請求將揚州改名為“漢城”,即英語的“hansung”。由於漢城位於漢江北岸,根據“水北為陽”的風水道理,這座城市又被稱為“漢陽”。韓國有個大學叫“漢陽大學”起名也源於此。
中文名
漢陽
別    名
又稱作漢城,後改為首爾
簡    介
韓國古代地名
由    來
14-15世紀,高麗政權更迭

漢陽簡要介紹

李成桂建立朝鮮王朝之後,覺得高麗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裏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嶽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兩班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Hanyang,한양),並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eong,한성)。在李氏朝鮮時期,漢城又稱“都城”、“京”。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衞國戰爭爆發。5月2日,留都大將金命元、副元帥申恪率兵千餘,屯濟川亭,望見日軍聲勢浩大,不敢拒,悉沉軍器於江中,以匹馬走逃,諸軍皆潰。加藤清正率領日本軍隊度過漢江,攻佔漢城。日軍入城前後,漢城遭到很大的破壞。在國王出逃前夕,城中宮殿、社稷、衙署、城門以及宮內珍寶、歷代典籍、文物禮器全部被朝鮮方面焚燬,而宗廟獨存。日將平秀家長盛入城後曾處其中。後長盛焚宗廟,移寓南別宮,指揮諸路之倭向北追擊。1593年4月,日本軍隊撤兵南下,臨行前將城中人民屠戮殆盡。是年11月朝鮮宣祖國王返京時,宮闕俱燼,荊棘滿城,百官依牆壁以坐,不得不以月山大君舊第為行宮,桂林君家為大內,沈義謙家為東宮,故領相沈連源家為宗廟,以附近大小民家為闕內各司(稱時御所)。光海君時期將宗廟和宮殿擇要修復。
壬辰倭亂之後,漢城又經歷了後金軍(1636年改稱大清)的兩次入侵,即丁卯胡亂和丙子胡亂。丙子胡亂中,仁祖以沈器遠為留都大將,逃往南漢山城。清兵至漢城後,駐紮於慕華館至南廟一帶,後又於興仁門留屯。皇太極嚴令無得侵掠城中人民,但後金軍隊撤離時掠走了大量人口、金銀、牲畜。後金將領阿敏四大貝勒之一)羨慕朝鮮宮殿城闕壯麗,一度不願返回東北苦寒之地,被皇太極疑有異圖而猜忌。
隨着清朝剿滅南明勢力,日本德川幕府頒佈鎖國令,東亞的政局平定,漢陽得以回覆昔日的繁榮。在朝鮮英祖朝鮮正祖年間,漢城的人口已經發展到了30多萬。李朝正祖曾經計劃把首都遷到南方新營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終由於條件的限制,最終沒有實現遷都計劃。

漢陽發展現狀

2021年4月4日,韓國首爾連下兩天大雨後,漢陽都城仁王段一處城牆突然坍塌,受損面積為56平方米,現場磚石碎一地。市政府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修復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