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辯,漢語一級字 [4]  ,讀作biàn,其本意為辯論,申辯。也指有口才,善言辭。
中文名
拼    音
biàn
部    首
筆畫數
16畫
注    音
ㄅㄧㄢˋ
四角碼
00441

字源演變

biàn 並紐、元部;並紐、獮韻、符蹇切。 [1] 
形聲字。從言,從辡聲。。“辯”字最早見於睡虎地秦簡,呈上下結構,作“”, 《説文小篆則是把“言”插入“辡”之間。此後結構基本不再變化,僅在個別筆畫處有微小的調整,直至楷書。漢字簡化時將中間的“言”變為“訁”,“辯”就成為“辯”了。本義為爭辯。《墨子·經上》:“辯,爭彼(彼,指論題)也。辯勝,當也。”爭辯是為了分清對錯,並糾正錯誤,所以可引申為辯正、糾正的意思。《禮記·曾子問》:“康子拜稽顙於位,有司弗辯也。”孔穎達疏:“有司,謂當時執事之有司,畏季子之威,不敢辯正。”而在上者由爭辯以決是非,故引申為治理。《説文》:“辯,治也。”段玉裁注:“治者,理也。”《管子·五輔》:“大夫任官辯事,官長任事守職。”能治事、決是非者必聰明,故“辯”又引申為慧、聰明的意思。《史記·李斯列傳》:“辯於心而拙於口。”此外,由“爭辯”還引申出“巧言”、“善言辭”的意思。《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河上公注:“辯,謂巧言也。” [1] 
“辯”即辯是非,別真偽,這種文體的特點是批駁一個錯誤論點,或辨析某些事實。如韓愈的《諱辯》、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如:《兩小兒辯日
中國古代邏輯學術語。指對一個命題或論點的是非展開爭論,亦泛指邏輯學。
《墨經·經上》説:"辯,爭彼也。辯勝,當也。"認為"彼"是辯論的對象,指所爭論的命題或論點。"辯"是對彼進行爭論,或謂之是,或謂之非。如一個牲畜,"或謂之牛,或謂之非牛,是爭彼也"。而論斷與實際相符便是"當"。
在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中,各家都力圖通過辯論,戰勝論敵。辯論多了,逐漸摸索到一些應當遵循的法則,積累起一套辯論的方法。《墨經·小取》對辯的法則作了這樣的説明:"夫辯者,將以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焉。摹略萬物之然,論求羣言之比;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説出故以類取,以類予;有諸己不非諸人,無諸己不求諸人。"這裏概括了當時辯的基本內容,"辯"稱得上是一種專門學問,即辯學。它相當於近代的邏輯學,所以後世有人將邏輯學譯為"辯學"。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biàn
動詞
形聲。從言,辡( biǎn)聲。本義:辯論,申辯
argue;debate
辯,治也。——《説文》
辯其獄訟。——《周禮·鄉士》
分爭辯訟。——《禮記·曲禮》
辯者言之信。——《韓非子·八經》
勿辯乃司。——《書·酒誥》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列子·湯問》
狼亦巧辯不已以求勝。——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辯證;辯日(古代傳説辯論太陽離地球遠近的故事)
分別,辨別。通“辨”
distinguish
辯其功苦。——《國語·齊語》
若白墨之於目辯。——《淮南子·滫務》
目能辯色,耳能辯聲。——東漢· 仲長統《昌言·理亂》
辯章(辨別彰明。同辨章);辯析(辨別分析);明辯是非;辯白(申辯明白。同辨白)
治理,辦理
manage;handle
辯治百官,領理萬事。——《淮南子·泰族》
-
形容詞
有口才,善言辭
adept at talk
子言非不辯也。——《韓非子·五蠹》
辯武(善辭令的人。即辯士);辯人(善於辭令的人。如説客之流);辯捷(能言善辯,口才敏捷);辯口(口才便捷,善於辯論)
(參看資料: [2] 

古籍釋義

【酉集下】【辛字部】
同“辨”。《説文》:判也。《廣韻》:別也。《易·履卦》: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
又詳審也。《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辯方正位。
又明悉也。《易·大有》:明辯晳也。
又《集韻》:巧言也。《禮·王制》:言偽而辯。《史記·荀卿傳》:鄒衍之術,迂大而閎辯。
又爭辯也。《禮·鄉飲酒義》:不慢不爭,則遠於鬭辯矣。
又《説文》:治也。《書·酒誥》:勿辯乃司。《左傳·昭元年》:主盟者誰能辯焉。注:辯,治也。
又微辯,諷諭也。《禮·儒行》:其過失可微辯而不可面數也。
又與“徧”通。《禮·樂記》:其治辯者其禮具。注:辯,徧也。《史記·五帝紀》:辯於羣神。《書·舜典》作“徧”。
又與平通。《字彙補》:平均也。《史記·五帝紀》:辯秩東作,辯秩西成。《書·堯典》作“平”。
又《五音集韻》:下辯,地名,在武鄉
又《集韻》、《韻會》:筆列切,《正韻》:必列切,並音䇷。與“貶”同。《周禮·秋官·士師》:若邦凶荒,則以荒辯之法治之。注:辯,當為貶。遭饑荒,則刑罰、國事有所貶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