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

鎖定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是1978年6月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徒生。小説講述窮苦小女孩英格爾過上好日子之後忘本,最後受到了懲罰的故事。
書    名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
作    者
安徒生 [1] 
譯    者
葉君健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78年6月
頁    數
129 頁
定    價
0.35 元
裝    幀
平裝
副標題
安徒生童話全集之九
叢    書
安徒生童話全集
統一書號
10188-37 [1]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內容簡介

有一個叫英格爾(又譯作“英娥”)的小姑娘,她很窮,但是卻生性驕傲,自以為很了不起。她還喜歡惡作劇,要麼把蒼蠅的翅膀撕掉,把本來是飛蟲的它們變成爬蟲;要麼把金龜子和甲蟲穿在一根針上,翻來覆去地看它們如何痛苦地掙扎,還得意洋洋地説:“這是多麼有趣呀!”
英格爾一天天長大了,但她並沒有改變惡習,反而變得越來越頑皮。她的母親也拿她沒辦法,無奈地説:“你小的時候常常踩在我的圍裙上,恐怕有一天你會踩在我的心上!”
事實也正是如此。由於生活所迫,英格爾到一個有錢人家裏當傭人。這家的主人待她很好,把她打扮得很漂亮,加上她本來長得就很美,這下,她就更加放肆了。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作品評論

這啓示我們,犯了錯誤不要緊,但要主動承認和積極改正錯誤。而且還要學會節儉,牢記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作者簡介

安徒生1805年出生於丹麥一個鞋匠家庭,年輕時當過學徒,學過裁縫,也曾在濟貧學校上過學,1828年進哥本哈根大學學習。
安徒生寫過小説、劇本、遊記、詩歌,但他最大的才能表現在童話創作上。他的第一本童話故事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發表於1835年。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人閲讀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醜小鴨》、《豌豆公主》等經典童話度過美好的童年。
安徒生一生共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作品被翻譯成80多種語言。他的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深邃的智慧,幽默的諷刺反映窮人的悲慘生活,諷刺統治者及其附庸的昏庸和阿諛醜態,嘲笑富人無知和嬌柔,歌頌真善美的理想和信念,百餘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的小孩和大人所喜愛。 [2] 

踩着麪包走的女孩原文

你或許聽過一個因為怕弄髒鞋子而踩着麪包走的小姑娘,受了許多苦的故事吧。她是窮人家的孩子,但她生性傲慢,品行太差。
小時候,她撕下蒼蠅的翅膀,讓它們只能爬行。她抓來金龜子甲蟲,把它們串在針上,在它們的腳下放一片綠葉或紙片,可憐的蟲子抓住葉子或紙片,轉過來,又倒過去想掙脱掉針。
“金龜子在讀書呢!”小英娥——她的名字——會尖叫起來説,“你看,它正一頁一頁地翻呢!”
小女孩長大後不但沒有變好,反而更壞了。但她長得確實很漂亮,這一點也許正是她的不幸,不然,世界不會對她那麼殘酷。
“你的腦子得拿鹽水好好洗洗!”她母親説,“小時候你就站在我的圍裙上,我擔心你長大後會踩在我的心口上。”
她果然這麼幹了。
她到鄉下有錢人家去做女傭,男女主人對她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讓她穿得好好的。由於她很好看,她就認為自己很了不起。
一年後,她的女主人説:“小英娥,你應該回家看看你的父母了!”
她回去了,然而快到城裏的時候,她看見母親正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旁邊放着一捆劈柴。看到這些,英娥扭身回頭。她覺得,自己這麼漂亮,竟有一個破衣爛衫撿柴禾的母親,是件多麼可恥的事。
“你必須回家看看你年邁的父母,小英娥!”她的女主人半年後又對她説,“這一大塊白麪包你拿回去給他們吃吧。”
英娥於是穿上好看的衣服,漂亮的新鞋,提着裙子小心地走着。她來到一塊泥濘地,為了不讓鞋子沾上泥水,她把麪包扔到污泥裏,踩在上面走過去。不想麪包帶着她沉了下去,直到完全淹沒了她。
這就是人們常説的小英娥的故事。英娥去了什麼地方呢?
她到熬酒的沼澤女人那兒去了。沼澤女人是小妖精的姑媽。這些小妖精是相當出名的,市上有許多關於她們的歌和畫。
關於沼澤女人,人們知道的就少一些:夏天,一旦草地冒出霧氣,那就是沼澤女人在熬酒。英娥正是降落到她的酒廠裏去了,在這兒是不能久待的,所有酒缸都發出怪味,可以使人昏倒。
這些酒缸一個挨着一個,中間的小縫裏藏着癩蛤蟆和水蛇——小英娥就是沉到這些東西中間了。
沼澤女人正在家裏,這天魔鬼和他的曾祖母來酒廠串門,老祖母是一個毒辣的女人,總也閒不住。她將人的鞋子縫上耍“不停地走”一類的把戲,讓得到這種把戲的人永遠無法安寧。
她還會編謊話,把人們講的那些胡言亂語收集在一起拿來害人。
她一看見英娥,就把眼鏡戴上仔細看了她一眼,説:“這個女孩有靈性,很能幹!”她説,“把她送給我做個紀念吧!她可以成為一個雕像立在我重孫子的房前。”曾祖母得到了小英娥。可憐的小英娥就這樣來到了地獄。
地獄之門是一片找不到盡頭的前庭,這兒,一大羣死人正在等着慈悲的大門打開;吝嗇鬼站在那裏,他忘記帶上錢櫃鑰匙,雖然他知道鑰匙就插在錢櫃的鎖眼兒上。在地獄裏,大家遭受的痛苦和災難是難以敍述的。
英娥作為雕像立在那裏,體驗到了這種悲慘,然而,她的雙腳仍被面包粘着動彈不得。“一個人如果怕弄髒腳,就會落得這個結果!”她對自己説,“大家都在看着我!”是的,大家都在看着她。他們在講着話,但沒有出聲,看上去很可怕。
最糟糕的是,她這時覺得十分飢餓。她能不能彎下腰來,把腳下踩着的麪包弄一塊下來吃?不能,她的背脊骨是僵硬的,她的整個身子像一尊石像。她只能轉動眼睛為的是想看到背後,這可難辦了。
蒼蠅飛過來,在她的眉眼上爬來爬去。她眨着眼睛,但是蒼蠅並不飛開,因為它們飛不動:翅膀被撕掉,變成了爬蟲。這對英娥來説是一種痛苦,飢餓是另一種痛苦。到最後她覺得她的內臟被自己吃掉了,體內什麼也沒有了。
這時,一滴熱淚經過她的頭落到麪包上,接着又掉了許多滴。誰在為英娥流眼淚?原來是地面上她的母親。但是這些淚珠並未減輕痛苦,只會加深痛苦。
還有那無法忍受的飢餓和夠不到的腳下那塊麪包的折磨。她感到內臟都被吃光了,自己成了一副空殼,就像一支把一切聲音都吸進去的空管。
她聽見地面上的人尖鋭地責備她,她的母親邊哭邊説:“驕傲導致你墮落。這正是你的不幸,英娥!你讓母親傷心透了!”
“要是沒有我就好了!”聽了母親的話,她想,“母親現在哭又有什麼用?”
她聽到了她的主人在説:“她是一個有罪的孩子!她不珍惜上帝的禮物,把它踩在腳下,是最難進慈悲之門的。”
“為了這件事我得聽多少責罵,受多少罪啊!”英娥心想,“別的人也應該因為他們自己的罪孽挨罰的!唉,我是多麼痛苦啊!”她的內心比起她的身體變得更僵硬。
“在這裏,跟這些東西在一起,是無法變好的!而我也不願變好!”她憤怒了,對所有的人都憎恨。
有一天,當悲傷和飢餓在吃她的空洞的身軀時,她聽到有一位大人對一個小姑娘提到她的名字,講她的經歷,小姑娘哭了。“她還會上來嗎?”小姑娘問。
回答是:“她永遠上不來了!”
“要是她認了錯,保證再也不那樣做了呢?”
“可她永遠不會認錯的!”大人説。
“我想她會的!”小姑娘悲傷地説,“我想把我所有的洋娃娃都給她,只要她上來!地獄對小英娥是多麼的殘酷啊!”
這些話傳進了英娥的心裏,她感動得想哭一場,但她不能哭,那樣只會更加痛苦。
隨着時間的流逝,英娥很難再聽到上面關於她的談論了。忽然有一天,她聽到叫喊聲,有人在説:“英娥!英娥!你讓我多痛苦啊!我早就説過了!”這是母親死亡前的嘆息。
她還聽到女主人念着她的名字,女主人説:“我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見到你,英娥!到哪裏才能見你啊?”英娥明白,她那善良的女主人永遠也看不到她。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漫長而痛苦的日子。一天,英娥聽到又有人講到她的名字,在她的上方,有兩顆星星像眼睛似的眨呀眨。
自從那個小姑娘為英娥哭泣以來,幾十年過去了,小姑娘變成了老婦人,現在她要死了。就在這時,她終生難忘的懸念浮現在她的腦中。
她記得小時候,如何為了英娥的事情而哭泣,在臨終時她竟大喊:“上帝,不知道我是否也像英娥那樣常在你賞賜的禮物上踩過卻不自知。
“我從來沒有過高傲自大,因而您沒有拋棄我,現在請您不要離開我。”
老人閉上了眼睛,但心靈的眼睛卻睜開了,她看到了英娥陷得多麼地深。老婦人哭了,像個小孩似的哭泣着。哭聲和祈禱聲在英娥空洞的軀殼裏迴盪着。英娥那痛苦的心靈被天上來的愛感化了。
她身體裏充滿了對自己的悔恨,她覺得慈悲的門永遠不會為她打開。就在她認識到自己的一切過錯的時候,在這深淵中閃現出一道亮光,這道光讓英娥僵直的身軀化成煙霧,變成一隻小鳥向人間飛去,躲進一個黑洞。
它縮成一團,沒有聲音,很久,才安靜下來看看周圍,感覺到它蹲的地方是多麼地舒服,它的羽毛是那麼美麗。鳥兒心中激盪着做善事的思想,非常想唱歌。
聖誕節到了,一個農民在一口井邊豎起一根竿子,上面綁着一束麥穗,他也要讓天上的鳥兒過一個愉快的聖誕節。
早晨的太陽昇起來,鳥兒們圍着綁有食物的竿子轉,這時牆裏傳來微弱的唧唧聲,那是一首歡樂的讚歌,是善行的思想甦醒了,鳥兒從藏身之處飛了出來。天國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兒。
一個嚴峻的冬天,水結成了冰,鳥兒找不到食物。那隻小鳥在田間地頭尋找着,偶爾也找到一個麥粒,一兩塊麪包屑,它只吃其中的一部分,把其餘的部分都分給別的鳥兒。
一個冬天,鳥兒分給大家的麪包屑加起來,已經和小英娥踩着的那塊麪包一般大了,在它找到最後一塊並且把它分出去的時候,它的翅膀變成白色,並漸漸伸展開來。
“請看海上那隻海燕,它在橫渡海峽!”孩子們看到這隻白鳥的時候説。它一會兒衝向海面,一會兒高高升起。誰也不知道它飛向何處。有人説,它直接飛向了太陽。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