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 本 名
- 趙迪
- 所處時代
- 元朝
- 民族族羣
- 漢族
- 出生地
- 真定藁城
- 出生日期
- 1183年
- 逝世日期
- 1252年
- 主要成就
- 參與成吉思汗西征
趙迪人物經歷
編輯起初,攻破真定,趙迪馬上入城索要城中的藁城人,得千餘人,諸將欲分取之,趙迪説:“是我所掠者,宜歸我。”諸將許諾。趙迪對眾人説:“我怕你們為他將所得,則成為奴隸之矣,故索以歸之我。今放你們離去,宜各遂生產,為良民。”趙迪放走所有的人,眾人皆感泣。後戰骨蔽野,趙迪修建大冢埋葬之。遷永安軍節度使。
趙迪親屬成員
編輯子:趙椿齡(1218~1290),字壽卿,襲父職為永安軍節度使、藁城丞,不久遷縣令。有甲、乙二人共飲,甲返,乙不知所往。於是乙的家人控告甲殺人,甲被迫認罪。趙椿齡以不得乙屍,推遲甲的死刑。一個月後,河水解凍而屍體出,於是知道乙是醉後墮水死,縣人稱讚其詳審。遷西京總管,兼大同尹。詔採民女充實掖庭,趙椿齡上言:“山西距京師甚遠,又無大家,民女寒陋,無可充掖庭之選。徒令嫁娶失時,非朝廷之盛舉。”同僚不敢署名,趙椿齡獨奏之。於是作罷。改任南京總管,兼開封尹。未上任,元裕宗在東宮,留為兵部尚書。不久,改任户部尚書,又改任禮部尚書。建言:“省部用人,率御其私,非獨名器日濫,且啓仕者之爭,無忌憚者至遮乘輿自訴,其風不可崇長。”得到輿論的支持。至元十七年(1280),出為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至元十八年(1281),遷中奉大夫、荊湖北道宣慰使。
- 參考資料
-
- 1. 元史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15]
- 2. 新元史(民國)柯劭忞編撰-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7-15]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45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adam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