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強弩

鎖定
強弩是改造後的弩機,威力更大,射程更遠。強弩在古代作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太公曾對武王説: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長兵強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後,更發更止。敵之車騎雖眾而至,堅陣疾戰,材士強弩以備我後。
中文名
強弩
拼    音
qiáng nǔ
解釋一
強勁的弓
解釋二
指能開硬弓的射手
有效射程
70米 [1] 

強弩漢語詞彙

強弩釋義

1、亦作"強弩"。 強勁的弓;硬弓。 2、借指能開硬弓的射手。

強弩例句

1、亦作“彊弩”。強勁的弓;硬弓。
《吳子·應變》:“右山左水,深溝高壘,守以彊弩。”
漢 桓寬《鹽鐵論·伐功》:“以 漢 之強,攻擊 匈奴 之眾,若以強弩潰癰疽。”
《三國志.卷三十五.蜀書.諸葛亮傳》: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百餘里,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 [3] 
《新唐書·楊行密傳》:“友恭 鑿崖開道,以彊弩叢射,殺 章 別將,遂圍 武昌。”
王闓運《李仁元傳》:“強弩洞札,不及其後,瓦合相附,不堅一擊。”
2.借指能開硬弓的射手。
《後漢書·袁紹傳》:“馥 從事 趙浮、程渙 將強弩萬人屯 孟津。”
宋 吳曾《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唐 鹹通 六年,安南 久屯,兩 河鋭 士死瘴毒者十七。宰相 楊收 議罷屯軍,以 江西 為鎮南軍,募彊弩二萬,建節度。” [2] 

強弩強弩的出現

諸葛亮創造了連弩機,並對其進行了改進,據《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魏氏春秋》書中記載,他曾在前代可一次發射多支弩箭的連弩的基礎上,設計製作了一種“元戎”弩,可以一次發射十支長八寸的鐵弩箭,提高了強弩的殺傷效能。
雖然還無法確定諸葛連弩的真實面貌,但可以肯定諸葛亮對制弩技術的改革,做出了很大貢獻。正是在這些改革的基礎上,兩晉南北朝時期製成了威力更大的強弩,出現了“神弩”、“萬鈞神弩”等名號;在《晉書》、《宋書》、《南齊書》等史書中,不斷有關於在戰爭中使用“所至無不摧陷”的強弩的記載,它多用於攻奪城的戰鬥中,稱為“萬鈞”和冠以“神”名,當系誇張之詞,但也説明這種強弩的威力是很大的。

強弩強弩殺傷力

強弩 強弩
一般軍隊所用的弩,拉力是150-160斤,所以,箭不過兩錢,在50步以內,強勁有力,發射精準,但是,如果超過這個距離,則很難命中,而且力度下降,不能洞穿盔甲。所以,古人云: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1] 
秦朝末期,一步即為六尺,秦朝商鞅量尺,一尺為現代的0.231米,也就是説,一步為1.38米,這樣大概計算普通中等弩的有效射程是70米,強弩要遠一些。 [1] 

強弩歷史發展

強弩西漢

西漢對強弩的發展影響深遠。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礎上,又添刻度,使弩擁有了穩定的彈道參照,且隨着銅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對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強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達 370公斤,簡直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有效射程超過 500米,可惜由於實用性不如臂張和踏張,漢代以後就很少使用了。

強弩三國

到了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對抗魏國的強大騎兵,便製成了俗稱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時一種主將戰車,後代指將軍之意。元戎最誘人之處在於機巧而非實用,雖曇花一現,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設計,卻成了被當代人津津樂道的古代傳奇。

強弩南北朝

剽悍的草原之風,終於為南北朝召喚出巨大的強弩之王—牀弩。這種弩戰國亦出現過,當時稱為‘連弩’,應是取多張弩聯合一體之意,可惜後代一度失傳。此時的牀弩用多頭牛力絞軸上弦,威力已大大強於戰國人力絞軸的連弩,發射以皮或鐵葉為羽的巨大標槍,主要用於攻守城時撞毀樓台、攻城器、城牆等,其宋代極者的最遠射程超過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遠的冷兵器。

強弩唐朝

賦予牀弩以機動性的是唐代,用牛牽拉的車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靈活性和生存機會,更錦上添花的將絞繩與車軸鈎連,行進就可上弦,大為提高了效率。車弩裝置1張拉力860公斤的巨弩,有7個發射槽,最遠射程超過1公里,中間槽所用的箭有1米多長。

強弩宋代

弩在宋代得到大發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將其視作對抗北方騎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張弩,採用叁組輪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發明,使宋軍的有效射程可至 370米。牀弩則從兩弩至四弩,從小型至巨型,種類繁多,兩牀和叁牀弓還能在弦上綁一個裝有數十支普通箭的鐵兜子,使牀弩擁有了殺傷人馬的功能。

強弩元朝

許是善於騎射的元朝過於武斷,竟乾淨利落的手起刀落,將弩留在了前朝,於是弩從宋代的極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極衰,隨着火器的繼續發展,也就再沒機會翻身了。

強弩實戰案例

強弩馬陵之戰

孫臏以1萬弩兵埋伏於馬陵道路兩側,約定在夜晚以火光為號,萬箭齊發,並預先把路旁一棵大樹的樹皮剝掉,於其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字樣。 [1] 

強弩李陵血戰匈奴

李陵在浚稽山遭遇到單于主力,被匈奴三萬多騎兵包圍。李陵軍駐紮在兩山之間,以大車作為營壘,李陵領兵衝出營壘擺開隊伍,前排持戟和盾,後排用弓和弩,下令:“聽到擊鼓就進攻,聽到鳴金就收兵。”匈奴見漢軍人少,徑直撲向漢軍營壘。李陵揮師搏擊,千駑齊發,匈奴兵應弦而倒。匈奴軍敗退上山,漢軍追擊,殺匈奴兵數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