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昕

(宋仁宗第二子)

鎖定
趙昕(1039年9月6日—1041年3月24日),字宗亮,小名最興來,河南開封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趙禎第二子,母為苗貴妃福康公主同母弟。 [3]  [9]  [23] 
康定元年七月戊寅(1040年9月4日),賜名昕,授檢校太尉、忠正軍(壽州節度使,冊封壽國公。 [10]  [17] 
慶曆元年二月己亥(1041年3月24日)去世,時年三歲,宋仁宗為兒子發哀成服,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豫王,諡號“悼穆”,陪葬永定陵 [1]  [9]  [13]  [26] 
別    名
最興來(小名)
宗亮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河南開封
出生日期
1039年9月6日 [3] 
逝世日期
1041年3月24日 [9] 
本    名
趙昕
諡    號
悼穆
爵    位
雍王(追封)

趙昕人物生平

趙昕,是宋仁宗的第二子,母為苗貴妃。 [15] 
寶元二年八月甲戌(1039年9月6日)出生,八月丙子(1039年9月8日),宋仁宗降三京囚罪一等,徒刑以下者釋放。 [3]  [7] 
八月丁丑(1039年9月9日),下詔給皇子俸錢每月二十萬,春服綾絹各十匹,紫羅一匹、冬服綾十匹,綿五十兩。 [4] 
八月庚辰(1039年9月12日),仁宗為皇子取小字為“最興來”。 [5] 
八月辛巳(1039年9月13日),因皇子出生,特命輔臣報祠高禖,在此之前高禖為特祀,從此後才成為常祀 [5]  [7]  [11] 
十一月癸巳(11月24日),因皇子誕生,宋仁宗在太清樓宴請宗室朝臣,讀《三朝寶訓》,並賜自己所制詩,又將寶元天人祥異書取出給輔臣觀看。 [6] 
康定元年五月十二日(1040年6月23日),賜皇子襲衣、彩帛百匹、金器百兩、馬二疋、金鍍銀鞍勒一副。 [18] 
七月戊寅(1040年9月4日),賜皇子名昕,授檢校太尉、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食邑三千户,食實俸一千户。 [8]  [10]  [17] 
慶曆元年二月戊戌(1041年3月23日),趙昕患急病,宋仁宗非常擔憂,召集京城內的民間郎中和太醫共同醫治,司天監發現天象顯示為“月掩心前星”(大凶之兆),仁宗得知後,知道這預示兒子病情不妙,悽慘落淚。 [12] 
二月己亥(1041年3月24日),趙昕去世,追贈太師、尚書令,追封豫王,諡曰“悼穆”,宋仁宗為兒子發哀成服,命端明殿學士李淑監護喪事,陪葬於永定陵,將豫王的旌節符印陪葬於墓中。仁宗自制挽辭,以五月為葬期,葬禮極為隆重,陪葬非常豐厚。孫沔以邊事不定,且水旱不調,豫王葬禮陪葬太多,此時舉辦葬禮花費過於巨大為由多次上書,請求暫緩豫王葬期,但宋仁宗此時傷心過度,非常懷念兒子,置之不理。豫王的葬禮上,宗室百官跪拜祭奠。 [9]  [13]  [19]  [26] 
因豫王去世之時,剛好放百官朝會,連值休假,三月庚戌(4月4日),宋仁宗下詔輟朝五日,等到趙昕靈柩出殯及啓菆、發引、下葬時,又各輟朝一日。 [14]  [21]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改追封為越王 [16] 
宋英宗即位,追封為唐王 [17] 
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為雍王 [2]  [17] 

趙昕親屬成員

親屬關係
姓名
簡介
祖父母
宋真宗趙恆
北宋第三位皇帝。 [1] 
宋仁宗生母,追封為章懿皇后。 [1] 
外祖父母
追贈東宮三少官、太師、吳國公。 [23]  [24-25] 
許氏
宋仁宗乳母,追贈陳、楚國夫人。 [23] 
父母
北宋第四位皇帝。 [17] 
宋仁宗妃嬪,累封貴妃。 [1]  [23] 
同母姐姐
嫁宋仁宗表弟李瑋,累封楚國大長公主,去世後追封為秦國大長公主,諡曰“莊孝”。 [22-23] 

趙昕軼事典故

當初,宋仁宗在城外祭祀高禖,又以五行中的火來附會宋朝歷運,在宮中繪製赤帝畫像,用來祈求皇子到來。不久苗美人懷孕,看見太陽在帷帳中,紅光從殿門的台階升起,又發現神光照耀庭苑。等到皇子誕生,資質端碩,宋仁宗好像聽到神仙在訴説:“最興來。”,所以以此為皇子的小字。 [5] 

趙昕史料索引

宋會要輯稿·帝系一》 [2] 
《宋會要輯稿·禮四一》 [27] 
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九十·宗室傳十》 [2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一》 [19]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4-24]
  • 2.    《宋會要輯稿·帝系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20]
  • 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四》:(寶元二年)八月......甲戌,美人苗氏生皇子。——經換算可知寶元二年八月甲戌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39年9月6日
  • 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四》:(寶元二年)八月......丁丑,給皇子俸錢月二十萬,春服綾絹各十匹,紫羅一匹、冬服綾十匹,綿五十兩。——經換算可知寶元二年八月丁丑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39年9月9日
  • 5.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四》:(寶元二年)八月......庚辰,命起居舍人、知制誥韓琦為益利路體量安撫使,西染院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王從益副之;户部副使、吏部員外郎蔣堂為梓夔路體量安撫使,左藏庫副使、兼閣門通事舍人夏元正副之。初,帝用禮官議,祀高禖於郊,又以宋火德,制赤帝像於宮中,以祈皇子。已而苗美人有娠,見日在帳中,赤慐出於殿墀,又神光照庭。及皇子生,資質端碩,帝聞若神人告曰「最興來」,因以為小字。辛巳,命參知政事王鬷以太牢報祠高禖。——經換算可知八月庚辰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39年9月12日,八月辛巳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39年9月13日
  • 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五》:(寶元二年)十一月......癸巳,以皇子生,燕宗室於太清樓,讀三朝寶訓,賜御詩,又出寶元天人祥異書示輔臣,其書蓋上所集天地、辰緯、雲氣、雜佔,凡七百五十六,釐三十門,為十卷。——經換算可知寶元二年十一月癸巳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1月24日
  • 7.    《宋史·卷十·本紀第十》:(寶元二年)八月......甲戌,皇子生。丙子,降三京囚罪一等,徒以下釋之。辛巳,命輔臣報祠高禖。——寶元二年八月丙子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39年9月8日
  • 8.    《宋史·卷十·本紀第十》:(康定元年)秋七月乙丑,遣使以討元昊告契丹。庚午,閲諸軍習戰。戊寅,皇子昕為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康定元年七月戊寅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40年9月4日
  • 9.    《宋史·卷十一·本紀第十一》:(慶曆元年)二月己亥,壽國公昕薨。——經換算可知慶曆元年二月己亥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41年3月24日
  • 10.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二十八》:(康定元年)七月......戊寅,皇子初賜名昕,授檢校太尉、忠正節度使,封壽國公,置旌節於資善堂,命端明殿學士李淑典其書奏。故事,皇子封國公,食邑三千户,食實俸一千户。而中書誤封邑千户【一四】,實封三百户。翌日,詔當制學士貼麻改正之。——康定元年七月戊寅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40年9月4日
  • 11.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慶曆元年)正月......壬申,詔太常禮院歲以春分祠高禖,遣兩制官攝事。初,高禖為特祀,及皇子昕生,既報祠之,於是載為常祀,依寶元詔不設弓韣弓矢。
  • 12.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一》:(慶曆元年二月)戊戌......是日,西賊再寇劉璠堡。忠正節度使、壽國公昕暴得疾,帝憂甚,集京城知方書者與太醫治之。司天言月掩心前星。帝慘然垂涕。——經換算可知慶曆元年二月戊戌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41年3月23日
  • 13.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一》:(慶曆元年二月)己亥,薨,贈太師、中書令、豫王,諡悼穆,命端明殿學士李淑護喪事,陪葬永定陵,納旌節符印於壙中。帝自制挽辭,葬期以五月,且厚為之禮。知諫院孫沔言:「啓土壇山,期日迫卒難就。非特此也,自元昊盜邊,三司力屈,今一品之葬,其飾頗繁,而祔葬者復眾,非五十萬計不可,是又益一邊費也。元昊之窺中國久矣,以水旱不調,謂得天時,以將帥不和,謂合人事。如因我之役工倉猝之際,悉力幸災,以驚邊吏,則重為陛下憂,豈不可慮?願緩葬期,以俟西事之定。」書凡再上,不報。時帝悼王甚,人莫敢言,而沔獨言之。豫王之喪,宗室既就奠,又拜伏於位。知大宗正事允讓獨致哀而止,人以為得禮。
  • 14.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一》:豫王之薨,止放百官朝會,連值休假。(慶曆元年)三月庚戌朔,始詔輟視朝五日。——經換算可知慶曆元年三月庚戌對應的陽曆日期為4月4日
  • 15.    《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九十·宗室傳十》:仁宗三子。俞才人生揚王昉,苗昭儀生雍王昕,朱才人生荊王曦,英宗以濮安懿王子為子,揚懷靖王昉生未踰月而薨,追封褒王,賜名及諡,後封魏王,治平中,封周王,徽宗追贈雍恆。穆王昕,封壽國公,三歲而薨,追封豫王,賜諡,改封魏王,治平中,封唐王,徽宗時追贈荊悼,懿王曦,慶曆三年生,五年賜名,封鄂王,未及宣制而薨,賜諡,改封陳,治平中,封燕王,徽宗時追贈【以上三王並據東都事略補】。
  • 16.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九十》:(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加贈皇長子褒王昉為魏王,次子豫王昕為越王,次子鄂王曦為陳王,皇第二女楚國公主為周國,第三女唐國為漢國,第四女越國為秦國,第五女鄆國為魏國,第七女隋國為吳國,第八女韓國為燕國,第六女未及封,於是追封魯國。——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60年1月10日
  • 17.    《宋會要輯稿·帝系一》:雍王昕,仁宗子。寶元二年八月十五日生。康定元年七月賜名,授檢校太尉、忠正軍節度使,封壽國公。二年二月十九日薨,贈太師、尚書令,封豫王,諡曰悼穆。嘉佑四年十二月,追封越王。英宗即位,追封唐王。元符三年三月,追封雍王。
  • 18.    《宋會要輯稿·帝系二》:康定元年五月十二日,樞密院言:「皇子八月十五日生,請依郡王使相例,賜襲衣、彩帛百匹、金器百兩、馬二疋、金鍍銀鞍勒一副。」從之。——經換算可知康定元年五月十二日對應的陽曆日期為1040年6月23日
  • 19.    《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三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8-02]
  • 20.    《續通志·欽定續通志·卷一百九十·宗室傳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08-02]
  • 21.    《宋會要輯稿·禮四一》:豫王昕,慶曆元年二月,輟五日,殯及啓菆、發引、葬各輟又一日。
  • 22.    《宋史·列傳第七》:周、陳國大長公主,帝長女也。寶元二年,封福康。嘉佑二年,進封袞國。主幼警慧,性純孝。帝嘗不豫,主侍左右,徒跣籲天,乞以身代。帝隆愛之。帝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養,故擇其兄子李瑋使尚主。瑋樸陋,與主積不相能。主中夜扣皇城門入訴,瑋皇懼自劾。諫官王陶論宮門夜開,乞繩治護衞,御史又共論主第內臣多不謹,帝為黜都監梁懷一輩十餘人。後數年不復協,詔出瑋於外,主降封沂,屏居內廷。久之,復召瑋,使為附馬都尉如初。英宗立,進越國長公主。神宗治平四年,進楚國大長公主。熙寧三年薨,年三十三。以瑋奉主無狀,貶陳州。輔臣議諡,帝以主事仁祖孝,命曰莊孝,追封秦國。徽宗加周、陳國。政和改封莊孝明懿大長帝姬。
  • 23.    《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苗貴妃,開封人。父繼宗。母許,先為仁宗乳保,出嫁繼宗。帝登位,得復通籍。妃以容德入侍,生唐王昕、福康公主。封仁壽郡君,拜才人、昭容、德妃。英宗育于禁中,妃擁佑頗有恩。既踐阼,疇其前勞,進貴妃。贈其父至太師、吳國公,母陳、楚國夫人。福康下嫁,當貤恩外家,抑不肯言。元祐六年薨,年六十九。哲宗輟朝,出奠,發哀苑中,諡曰昭節。
  • 24.    《皇宋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卷第五十二》:嘉佑二年......七月丁丑,特贈賢妃三代為東宮三少官。乙未,禮官言:『《禮閣新儀》:公主出降前一日行五禮。古者結婚,始用行人告夫家採擇之意,謂之納采;問女之名歸,卜夫廟,卜而獲吉,以告女家,謂之問名、納吉。今選尚一出,朝廷不待納采。又公主封爵,已行誕吉,不待問名而卜之。若納成,則既有進財請期,則有司擇日,宜稍依五禮之名,存其物數。俾知古者婚姻之事重而夫婦之際嚴,如此,亦不忘古禮之義也。欲俟公主降日,令李瑋主婚之人具合用雁、帛、玉、馬等陳於內東門外,以授內謁者進入內中,付掌事者受之。其馬不入。』從之。丁酉,兗國公主受冊,百官拜表稱賀。
  • 25.    《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二》:嘉佑二年七月三日,特贈賢妃苗氏三代為東宮三少官。
  • 26.    《宋會要輯稿·禮四一》:康定二年二月二十日,皇子壽國公昕薨,年二歲。禮官言已有爵命,宜同成人,遂發哀成服。
  • 27.    《宋會要輯稿·禮四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08-0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