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威後

鎖定
趙威後(?~前264年),戰國時期趙國太后。趙惠文王的王后,趙孝成王的母親。 [7] 
趙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年),趙惠文王趙何去世,趙丹以太子身份即王位,是為趙孝成王。因趙孝成王年幼,趙威後便代理國家大事。其執政時期,秦國派兵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但齊國提出讓趙太后愛子長安君到齊國為質,太后不肯聽從,左師觸龍進諫,趙太后採納了觸龍的建議,從而順利得到齊國的援兵。 [5] 
趙威後重視民生,體恤百姓,頗具威信。一次,齊國派使者到趙國問候趙威後。其先詢問使者齊國的年成和百姓的情況,最後才問到齊王,體現了其先民後君的“民本”思想。 [6] 
別    名
趙惠文後
孝威太后
所處時代
戰國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64年(趙孝成王二年) [2] 
本    名
趙威後

趙威後人物生平

趙威後執掌朝政

趙惠文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趙何去世,太子趙丹繼位,史稱“趙孝成王”。 [1] 

趙威後觸龍説後

趙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秦國發兵進攻趙國。趙國沒有實力同強大的秦國對抗,只好向關係較為密切的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威後的兒子長安君做人質才肯發兵。趙威後溺愛其子,不肯這樣做,多位大臣力諫均無果。左師觸龍最後説服了趙威後,將長安君送到齊國做人質,齊國最終發兵救援趙國。 [3] 

趙威後齊王遣使

齊王建派遣使者問候趙威後,還沒有打開書信,趙威後問使者:“今年收成還可以吧?百姓安樂嗎?你們大王無恙吧?”使者有點不高興,説:“臣奉大王之命向太后問好,您不先問我們大王狀況卻打聽年成、百姓的狀況,這有點先卑後尊吧?”趙威後回答説:“話不能這樣説。如果沒有年成,百姓憑什麼繁衍生息?如果沒有百姓,大王又怎能南面稱尊?豈有捨本問末的道理?” [4] 

趙威後太后去世

趙孝成王二年(公元前264年),趙威後去世。 [2] 

趙威後治國思想

趙威後 趙威後
如,趙威後答齊王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使者的奴性太強,聽了不很高興,説“今不問王而問歲與民,豈不先賤而後尊貴乎?”他的意思是王為貴,歲與民皆下賤,應先問候“王亦無恙耶?”才合禮儀。威後立即回答:“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難道“有問捨本而問末者耶?”她特別強調“民為本,君屬末”,不可本末倒置! 看來,趙威後的思想實在是太先進了!
“以民為本”,尚在宣傳、提倡之中,説明真正實行起來是多麼之難。那麼,已被倒置了幾千年的“本末”,能不能重新再倒置過來呢?這的確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無歲則無民,無民則無君,輕視人民就是捨棄根本——這就是趙威後的治國思想。
由此觀之,歲比民重,君比民輕,治國就要有“以民為本”的思想。
為什麼“無歲”就會“無民”呢?倘若一國一年收成不好,糧食就會缺乏,人民就會處在飢餓之中,處在死亡邊緣,那麼一國有再多的民,有再多的珍藏,也會無所用處。最終民只會是野上餓莩,珍藏只會是他國之物,因此無歲則無民。
既然一國之“歲”如此重要,那些“歲”又從何而來呢?歲在於天時,在於地利,但更在於人和,人和則心聚,心聚則歲成。有天時有地利而無人和,發亦無成!可見人和的重要,民心團聚的重要。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國好比汪洋之中的一葉扁舟,而人民大眾則是運船推舟的浩浩汪洋。沒有汪洋,就沒有扁舟的存在,沒有汪洋的承載與推動,就沒有扁舟的順利前行。因此,無民則無君,治國須以民為本。
這一“民本”思想,不僅在古代有其深遠的影響,在當今國際社會,亦有其積極的意義。

趙威後家族成員

父輩
公公:趙武靈王
婆婆:吳娃
平輩
丈夫:趙惠文王
子輩
兒子:趙孝成王長安君
女兒:燕後(燕武成王王后)。

趙威後小説形象

在明代馮夢龍所編著的演義小説東周列國志》中,趙惠文王在位十年時,娶了齊湣王的女兒,是為威後。

趙威後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東方小故事之觸龍説後》:倪以臨飾演趙威後;
2004年電視劇《西風烈》:嚴曉頻飾演趙威後。
參考資料
  • 1.    《史記·趙世家》:三十三年,惠文王卒,太子丹立,是為孝成王。
  • 2.    《史記·趙世家》:二年,惠文後卒。
  • 3.    史記趙世家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6-18]
  • 4.    《戰國策.齊策四》: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威後問使者曰:“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説,曰:“臣奉使使威後,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後尊貴者乎?”威後曰:“不然。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捨本而問末者耶?”
  • 5.    祝玉湖編著.中華遠古帝王譜,第4分冊[M].西安:西安出版社;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12.第314頁
  • 6.    王爽,周家丞.國史經典,黨員幹部國學必修[M].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2021.07.第65-66頁
  • 7.    秦進才主編.中國帝王后妃大辭典.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