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

鎖定
它的關鍵技術是小汽輪機代替電機驅動引風機,適用於電力行業火電廠。例如:華能海門電廠3機組。
中文名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
適用範圍
電力行業火電廠
典型用户
華能海門電廠#3 機組
關鍵技術
小汽輪機代替電機驅動引風機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技術名稱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適用範圍

電力行業火電廠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技術背景

當前,我國電力行業節能環保標準日趨提高,要求電廠的脱硫系統與機組同時建設同時投產,引風機與脱硫增壓風機合併將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對於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廠機組,引風機與脱硫增壓風機合併後驅動功率將達到8000~10000kW。若採用常規的電動機驅動,電機容量增大後將帶來廠用電的增加、啓動電流過大導致廠用電電壓短時過低等問題。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技術內容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技術原理

採用小汽輪機代替電動機驅動引風機方案,通過對汽輪機驅動引風機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工藝方案、控制方案、節能效益的研究,結合引風機的轉速和功率要求,對凝汽式汽輪機配套技術特點進行研究,經過技術經濟的分析比較,確定最佳替代電機驅動的方案。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關鍵技術

(1)小汽輪機代替電機驅動引風機;
(2)引風機與增壓風機合併的聯合風機節能優化方案;
(3)採用國產二級變速齒輪型,變傳動比為7.3;聯軸器“柔性連結”及兩級變速;
(4)軸系振動研究;
(5)小汽輪機驅動引風機的全程自動化過程控制。 [1]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主要技術指標

(1)廠用電率由聯合風機前的4.22%降低至3.10%;
(2)減少煙風道30米以上,煙道阻力明顯降低,綜合供電標煤耗降低0.47~0.90g/kW·h。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技術應用情況

該技術已於2010年12月在華能海門電廠3號機組投運,設備運行穩定可靠,運行參數達到設計要求,節能效果明顯。目前,國內電力行業引風機汽輪機驅動技術已開始大量採用,北侖電廠7#機組(1000MW)於2011年5月改造後(電機驅動改為汽輪機驅動,背壓)投運,6#機組計劃於2012年1月進行改造;華能沁北電廠二期兩台1000MW機組引風機汽輪機目前已安裝完成,計劃2011年底投運。引風機採用小汽輪機驅動,可以大幅降低廠用電率,提高電廠的運行指標,增加發電量,節能效益顯著;同時,能有效提高引風機在半負荷工況下運行的效率,使綜合供電標煤耗降低0.47~0.90g/kW·h,並徹底消除大電機啓動時啓動電流對廠用電系統的影響。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建設典型

典型用户:華能海門電廠#3 機組
建設規模:火電1000MW 機組。主要技改內容:引風機採用小汽輪機驅動,在系統上需要設置開式循環冷卻水、凝汽器抽真空系統、小汽輪機進汽系統、凝結水回收系統、小汽輪機軸封系統、小汽輪機潤滑油系統。相對應的設備有小汽輪機、凝汽器、凝結水泵、真空泵、汽封冷卻器、潤滑油供油裝置等。節能技改投資額3350 萬元,建設期1 年。每年可節能4829tce,節能經濟效益年增加利潤935 萬元,投資回收期3.6 年。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前景和潛力

引風機和增壓風機合併後採用汽輪機驅動引風機可以大幅降低廠用電率,有效降低供電煤耗,提高電廠的運行經濟指標,降低機組能耗指標。小汽輪機可以經濟可靠地實現轉速調節,使風機在不同負荷下保持高效率開度運行,明顯提高風機的運行效率。同時,可以避免大電機啓動時啓動電流對廠用電系統的影響。預計到2015 年,該技術在電力行業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中的推廣比例可達20%,形成的節能能力可達24 萬tce/年。 [1] 

超臨界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引風機小汽輪機驅動技術關係網

該技術入選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四批);該批次技術共有22條,如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