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哺

鎖定
走哺是指上見嘔逆,下見二便不通的病症,汪必昌《醫階辦證》認為系“由下不通,濁氣上衝而飲食不得入”所致。

走哺病因

水穀之海。水谷之精,以為血氣,榮潤臟腑。因產則臟腑傷動,有時而氣獨盛者,則氣乘腸胃;腸胃燥澀,其氣則逆,故嘔逆不下食也。”可見此證多因產後勞傷臟腑,寒邪乘虛而襲脾胃,氣逆而嘔吐;亦有因瘀血上衝胃失和降者;亦有痰濁中阻,胃氣上逆者。寒邪乘脾胃者,症見嘔逆不食,胃脘冷痛,喜温等,治宜温中散寒,方用温胃丁香散;瘀血上衝者,兼有惡露量少,少腹疼痛拒按,治宜活血祛瘀,降逆止嘔,方用生化湯加生薑半夏;痰濁中阻者,兼有胸悶痰多等症,治宜除濕祛痰,降逆止咳,方用平陳湯。

走哺症狀

①病名。因下焦實熱而致二便不通,嘔吐不停。出《千金要方》卷二十。《張氏醫通》卷四:“下焦實熱,其氣內結,不下泌糟粕。而淤濁反蒸於胃,故二便不通,清逆不續,嘔逆不禁,名曰走哺。人蔘湯主之。”
②生理名詞。指下焦。《中藏經》卷中:“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又名玉海、水道。上則曰三管,中則曰霍亂,下則曰走哺,名雖三而歸一,有其名而無形者也,亦號曰孤獨之腑。”
氣逆而產生嘔吐的感覺。《金史·方伎傳·張元素》:“頭痛脈緊,嘔逆不食。”《三國演義》第四九回:“ 瑜 ( 周瑜 )曰:‘心中嘔逆,藥不能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丙子九月,餘患暑瘧,早飲 呂 醫藥,至日昳,忽嘔逆,頭眩不止。”

走哺鑑別

產後氣血尚虛,風冷之氣,傷於脾胃,令食飲俱不能營運,則痞而不通,其氣上衝,故令嘔逆,久不已,則中焦虛而不能食,強食亦令人噎塞也。

走哺治療

走哺人蔘湯
【藥物組成】人蔘3錢,黃芩3錢,知母3錢,葳蕤3錢,蘆根半兩,竹茹半兩,白朮半兩,梔子仁半兩,陳皮半兩,石膏(煅)1兩。
【處方來源】《醫宗必讀》卷十。
【方劑主治】大小便不通,下焦實熱。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一鍾半,煎7分服。

走哺飲食保健

食療治走哺的方法、食譜很多。下面給你舉幾個食療治走哺的食療方:
1.紅薯、南瓜蜂蜜粥:紅薯、南瓜等量,煮爛,加少量蜂蜜,早晚喝。
2.鮮韭菜葉搗爛,加少量蜂蜜調,早晚吃2匙。
3.鮮無花果、鮮白蘿蔔等量洗淨切碎,搗爛加少量蜂蜜同食,清晨、睡前各服2匙。堅持數日必有效。
4.紅薯250克、紅豆50克、海帶50克共煮至熟爛,分3日吃完。
5.香蕉一根,每日早晚各吃一次。適用於習慣性走哺者。
6.牛奶250克,雞蛋一個,蜂蜜適量。將雞蛋打入牛奶中,煮沸後待温,調入適量蜂蜜,頓服,每日早晨服一次。適用於習慣性走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