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贈人

(李羣玉詩作)

鎖定
《贈人》是唐代詩人李羣玉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借用宋玉高唐賦》與《神女賦》的典故寫出,表達對失戀友人的勸慰之意。全詩將這種情感寫得十分含蓄,委婉得體,切理近情,給詩情平添了許多韻味。
作品名稱
贈人
作    者
李羣玉
創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贈人作品原文

贈人
曾留宋玉舊衣裳,惹得巫山夢裏香
雲雨無情難管領,任他別嫁楚襄王 [1] 

贈人註釋譯文

贈人詞句註釋

⑴宋玉:戰國後期楚國辭賦作家,相傳他長相秀美,風流倜儻。
⑵巫山:指神女。
⑶雲雨無情:指男女間的私情。
⑷楚襄王:戰國時楚國國君。楚懷王之子。 [2] 

贈人白話譯文

曾經留下宋玉的舊衣裳,惹得巫山神女夢裏添香。
男女有情無情很難把握,任由她另又嫁給楚襄王。 [2] 

贈人創作背景

這首《贈人》詩,所贈之人雖不可考,具體創作時間也不能確證,但從內容可知,對方是一位失戀的多情男子。 [3] 

贈人作品鑑賞

贈人整體賞析

全詩借用宋玉《高唐賦》與《神女賦》的典故寫出。據《高唐賦》與《神女賦》:楚懷王在遊覽雲夢澤台館時,曾經夢遇巫山神女。臨別時,神女告訴懷王,她“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後人便根據神女的話,用“雲雨”來指代男女間的私情。後來宋玉陪侍楚襄王到雲夢澤遊覽,又都曾在夢中會過神女。《贈人》詩開頭兩句即用宋玉夢遇神女之事。詩人將失戀男子比成宋玉,將他所愛女子比成神女。首句以“衣裳”喻文采,暗示受贈者的文采風流一似宋玉。次句接着説,“惹得”神女動情而入夢。神女因宋玉之文采風流而生嚮往之情,入夢自薦。然而,美人的心是變化難測的,就説這位巫山神女吧,她先傾心於懷王,後來又鍾情於襄王。“惹得”二字很有意味,也很有分寸感,又照顧到了對方的體面。後兩句議論,出語真誠,在曠達的勸説中見出對朋友的深情。“雲雨無情難管領”的説法儘管偏頗,但對於失戀中的朋友卻有很強的針對性,不失為一劑清熱疏滯的良藥。
這首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力於典故的運用。寫詩向一位失戀的朋友進言,最易直露,也最忌直露。這首詩由於借用典故寫出,將對失戀友人的勸慰之情説得十分含蓄,委婉得體,給詩情平添了許多韻味。 [3] 

贈人典故糾正

作者弄錯了典故。據《高唐賦》,楚先王夢中與神女結合,《神女賦》則寫楚襄王夢見自己的求愛被潔身自持的神女拒絕,而所謂“宋玉夢神女”是學術界對《神女賦》中究竟是襄王夢還是宋玉夢的另一種學術觀點。也就是説和神女有過關係的只有楚先王一人,並無作者所謂“別嫁宋玉”、“別嫁楚襄王”的情況。 [4] 

贈人作者簡介

李羣玉,唐代詩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縣)人。工書法,好吹笙。舉進士不第。後以布衣遊長安,因獻詩於唐宣宗,授弘文館校書郎。不久,辭官回鄉。其詩善寫羈旅之情。有《李羣玉詩集》。 [5]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57
  • 2.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757
  • 3.    陳志明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40
  • 4.    戰國楚宋玉《神女賦》:“懷貞亮之潔清兮,卒與我兮相難。陳嘉辭而云對兮,吐芬芳其若蘭。精交接以來往兮,心凱康以樂歡。神獨亨而未結兮,魂煢煢以無端。含然諾其不分兮,揚音而哀嘆!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幹。”
  • 5.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