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賀派鄉

鎖定
賀派鄉位於耿馬縣城南面,東至南碧河與四排山鄉相連,南至擋壩河與滄源縣勐來鄉和勐省鎮隔河相望,西接福榮鄉,北連耿馬鎮,鄉政府駐地距離縣城10公里,國土總面積為251.74平方千米。各村委會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耿滄油路、耿雙油路貫穿全鄉,全鄉通車裏程417公里。 賀派鄉是1973年由耿宣區(現耿馬鎮)劃出而建,鄉以駐賀派村而得名,“賀派”傣語意為“壩頭”。
中文名稱
賀派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耿馬縣
電話區號
0883
地理位置
北緯13°29′、東經99°22′
面    積
251.74平方千米 [1] 
人    口
18483人(2017年) [1] 
車牌代碼
雲S
建立時間
1972年6月

賀派鄉人口數據

鄉政府大院
鄉政府大院(2張)
全鄉轄7個村委會,下轄62個自然村,分為89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8483人(2017年),2006年實現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4665萬元,糧食總產量4797噸,農民人均有糧240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585元。有19個鄉直機關及駐賀單位,有12個黨支部,10個團總支。 [2] 

賀派鄉氣候特徵

賀派鄉 賀派鄉
全年氣候温和,日照長,霜期短,無霜期為350天,年平均氣温為18.5℃,雨量適中,年平均降雨量為1303.6毫米,為亞熱帶半濕潤氣候類型。適宜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

賀派鄉資源環境

賀派鄉 賀派鄉
全鄉耕地面積66800畝,(其中水田19058畝,旱地47742畝),人均耕地面積4.2畝。以甘蔗糧食為主要經濟支柱的農業鄉,主產水稻、旱谷、玉米等糧食作物,甘蔗、核桃、茶葉、竹子、桑樹、木薯、八角等經濟作物,發展芒果、西瓜、菠蘿、板栗等經濟林果。主要特色產品有者賣古茶,熱帶水果,傣、佤、景頗等民族風味小吃等。
賀派鄉地形分為山地、山麓壩兩類,地勢西高東低。山區半山區約佔70%左右, 有少部分地勢較平緩的小凹地約佔30%。境內與福榮鄉交界的回漢山最高,海拔2977米,最低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適宜各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生長。流經賀派鄉的主要河流有4條,水利資源豐富,有利於水電開發,水面面積171畝,其中養殖面積171畝。全鄉以甘蔗、糧食為主要經濟支柱,擁有草地32350畝,林地24456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045畝,其中:茶園面積1197畝,(其中可採摘面積1197畝)、核桃面積3400畝,主要種植核桃、木爪、菠蘿等經濟林果(其中:種植甘蔗54840畝,當年新種植核桃2700畝)。旅遊景觀遍佈全鄉各個角落,有環境優美的耿馬土司避署山莊——莫陸同護佛寺,有芒抗佛寺,崩弄石佛洞、響水河瀑布、者賣古竹城、另楞水庫等風景別緻,自然風光優美,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金等礦產資源具有開發潛力。 [3] 

賀派鄉基礎設施

賀派鄉
賀派鄉(2張)
截止2006年底,賀派鄉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全鄉有4
17户通自來水、3539户通電、883户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户883户(分別佔農户總數的100 %、25%和79.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户數1254户,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户數800户(分別佔總數的38.7%和22.6%)。鄉到縣道路為柏油路面;進村道路為彈石路或土路路面;鄉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崩弄村、芒底村、落陽村通達工程項目23公里沙石路正在建設中,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投資15萬元的鄉機關食堂建成投入使用,同時鄉機關辦公樓項目正在建設中,農貿市場已建成投入使用,芒抗村、賀派村衞生室建設和5個行政村衞生室規劃選址工作已完成,同時公共衞生、疾病預防、保健艾滋病防治等工作有效推進。全鄉共有拖拉機633輛,摩托車1215 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9735畝,有效灌溉率為4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93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4畝。
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户799户;裝有太陽能農户87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户350户。全鄉62個自然村已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122個自然
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賀派鄉農户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425户居住磚混結構住房; 2105户居住磚木結構住房;363户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464户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旅遊文化工作取得進展,者賣古竹城、莫陸同護佛寺、景頗目瑙縱歌、初具旅遊網絡。
全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完善。有資料顯示 [2]  ,流經賀派鄉的主要河流有4條,水利建設發展較快,有那雨箐、者賣2個水庫,灌溉面積2200畝,有者賣、芒底、回朽、賀廣、水平、芒弄、芒款、那雨箐、崩弄九條大溝,有效灌溉面積為29031畝,有各種大小橋16座,有擋帕河、響水河兩座電站。各村委會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耿滄油路賀派段(16.4公里)貫穿全鄉通滄源,耿雙油路賀派段14公里,總通車裏程417公里。累計建沼氣池563口。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有電話446部。電視機覆蓋率70%。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啓動建設規劃,街面實施了油路改造。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大力發展非公經濟,有個私經濟業主754個,從業人員800餘人,總產值539萬元,實現利税169萬元。

賀派鄉特色產業

賀派鄉 賀派鄉
核桃產業
賀派鄉因地制宜,突出重點,認真落實“一個產業、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
機制、一筆工作經費”的產業政策,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2006年甘蔗產業全鄉銷售總收入2092.3萬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43%;2007年計劃種植核桃8000畝,已完成備地工作;計劃新植桑園面積2000畝,養蠶80張,實現經濟收入5-6萬元,畝產效益3000元;種植高優茶園2989畝;種植薯類1456畝,其中在芒抗村、水平村連片種植535畝,在縣薯類產業辦的指導下,引進新品種(預薯一號)紅薯種植900畝;在水平村者賣組連片種植亞麻100畝,涉及農户43户,種植總投入2.8萬元。繼續重點發展八角、花椒、波蘿等種植業賀派鄉擁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其中,已登記註冊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600人。

賀派鄉農村經濟

賀派鄉是一個以甘蔗、糧食為主要經濟支柱的農業鄉,主產甘蔗、水稻、旱谷、玉米、茶葉等。2006年農業户數3539户,農業人口16036人,勞動力8884人,農村經濟總收入為484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215萬元,佔總收入的66%;畜牧業收入430萬元,佔總收入的8.8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596頭,肉牛396頭,肉羊120頭);漁業收入24萬元,佔總收入的0.49%;林業收入111萬元,佔總收入的2.28%;第二、三產業收入885萬元,佔總收入的18.25%;工資性收入69萬元,佔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1838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鄉外出務工收入5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0人(佔勞動力的2.3%),在省內務工100人,到省外務工100人。重點扶持運輸業、建築業、飲食業、釀酒、米及飼料等加工產業發展。 [4] 

賀派鄉文教科衞

全鄉文教科衞事業得到全面發展。實施科教興鄉戰略,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地位,“普六”、“普九”得以鞏固。有資料顯示 [2]  ,有中學1所,有小學21所,有中心幼兒園1所。衞生事業發展迅速,有鄉衞生院1所,有13個衞生室,每個村民小組都有衞生員,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計生工作正常開展,人口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人口素質不斷提高。 [2] 

賀派鄉地理位置

賀派鄉位於耿馬縣城南面,北緯13°29′東經99°22′,東至南碧河與四排山鄉相連,南至擋帕河與滄源縣勐來鄉和勐省鎮隔河相望,西接福榮鄉,北連耿馬鎮。鄉政府駐地離縣城10公里,總面積為250.38平方公里。賀派鄉於1973年從耿宣區(現耿馬鎮)劃出而建,以駐賀派村而得名,“賀派”傣語意為“壩頭”。境內居住着傣、佤、拉祜、景頗等14種少數民族。

賀派鄉歷史文化

該鄉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民風民俗淳樸,各民族來往密切,融會貫通,長期合作與共。尚存的歷史古蹟主要有:一是者賣古竹城。“古竹城”遺址距離耿馬縣城15公里,是一個有56户261人組成的小村,是縣委、政府全力打造的“鄉村文化旅遊”景點之一,遮賣,在傣語裏的意思是用繩子記留的地方,遮為繩子,賣為記留。二是同護佛寺。相傳是安奉佛祖的胸骨上凹部舍利之地。另一種傳説為賧金耳環而得名,從寺廟的建築特點看,有雙龍抱柱,麒麟看門,建築風俗奇異獨特,像一座晶玲的小宮殿,此寺在佛教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主要民族節日有:潑水節、新米節、聖誕節、景頗族目瑙縱歌等傳統民族節日。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