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艾滋病

(疾病)

鎖定
艾滋病,又稱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發的全身性疾病。常見類型包括HIV-1型和HIV-2型,其中HIV-1型在中國居主導地位。HIV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未經治療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於併發各種嚴重感染和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主要高危人羣包括男同性性行為者、靜脈注射毒品者、與HIV/AIDS患者有性接觸者、多性伴人羣、性傳播感染(STI)羣體等。
艾滋病的臨牀症狀、併發症等多種多樣,分佈在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疾病早期症狀可能包括髮熱、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症狀等。晚期患者常常患有多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如鏈球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蟲感染、鉅細胞病毒感染、卡波西肉瘤等。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經血液、性接觸、母嬰傳播。
目前尚無根治艾滋病的有效藥物。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體內的病毒複製,使患者獲得免疫功能重建並維持免疫功能,同時降低HIV感染與非艾滋病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被廣泛應用,同時也需要進行一般性治療,及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以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對於高危人羣應定期進行艾滋病病毒相關的檢測,且一旦發現有HIV感染的明顯症狀,應及時就醫。目前普遍認為艾滋病不可治癒,但早期發現且進行規範治療,艾滋病患者壽命可接近正常人羣。
中醫病名
艾滋病
別    名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就診科室
感染科、皮膚性病科
多發羣體
男男同性性行為者,靜脈注射毒品者,與HIV/AIDS患者有性接觸者,多性伴人羣,性傳播感染在人羣
常見發病部位
全身
常見病因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常見症狀
發熱,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神經系統症狀
傳染性
傳播途徑
通過性接觸,血液及血製品,母嬰傳播
是否遺傳
相關藥物
替諾福韋阿巴卡韋拉米夫定恩曲他濱,丙酚替諾福韋,齊多夫定,依非韋倫,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達蘆那韋/考比司他,多替拉韋,拉替拉韋,艾維雷韋/考比司他等

艾滋病歷史背景

研究認為,艾滋病起源於非洲,後由移民帶入美國。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週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後,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遊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後很快死亡,後被證實死於艾滋病,這是中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百科x混知:圖解艾滋病 百科x混知:圖解艾滋病

艾滋病病因

艾滋病患病的唯一病因是HIV侵襲機體,造成感染。HIV主要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最終導致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的發生。

艾滋病發病原因

艾滋病患病的發病原因是HIV侵襲人體,破壞CD4+T淋巴細胞(屬於人體的免疫細胞),造成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缺陷,抗感染和癌症的防禦功能下降。
有關HIV病毒的感染過程,現有以下幾個階段:
HIV進入人體後,在24~48小時到達局部淋巴結,5天左右在血液中可以檢測到病毒成分,繼而發生病毒血症,導致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期CD4+T淋巴細胞會出現一過性迅速減少。
大多感染者不經過特殊治療,CD4+T淋巴細胞可自行恢復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由於機體免疫系統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形成慢性感染,未經治療的患者會經歷無症狀感染期和有症狀感染期兩個階段。
在臨牀上可表現為典型進展、快速進展和長期緩慢進展3種類型。
  • 無症狀感染期:持續時間變化較大(數月至數十年不等),平均約6~8年,無明顯不適表現,僅血液檢查提示為CD4+T淋巴細胞數量持續緩慢減少;
  • 有症狀感染期:CD4+T淋巴細胞再次快速地減少時出現多種不適症狀,多數感染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在350個/μl以下。部分晚期患者甚至降至200個/μl以下,並快速減少。

艾滋病誘發因素

以下因素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關高危因素,可增加患病風險。
  • 無保護的性行為,肛交比陰道性交風險更大。中國男男性行為感染HIV者病情進展較快,感染後多數在4~5年進展到艾滋病期。此外,多性伴者感染風險會增加。
  • 靜脈注射藥物或毒品者。
  • 與性傳播感染(STI)羣體有性接觸。

艾滋病症狀

艾滋病潛伏期平均6~8年,可短至數月,長達數十年。
從初始感染HIV到終末期是一個較為漫長複雜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的不同階段,與HIV感染相關的表現也多種多樣。

艾滋病典型症狀

根據患者感染後症狀、體徵的不同,可將HIV感染的全過程分為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
  • 早期症狀
艾滋病比較有代表性的早期症狀,可以理解為其急性期表現的症狀。
急性期通常發生在初次感染HIV後2~4周。
部分感染者出現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症狀,大多數患者臨牀症狀輕微,持續1~3周後緩解。
此時的症狀以發熱最為常見,可同時伴有咽痛、盜汗、噁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及神經系統症狀等。
快速進展者在此期可能出現嚴重感染或者中樞神經系統症狀體徵及相關疾病。
  • 無症狀期症狀
患者可從急性期進入無症狀期,或無明顯的急性期症狀而直接進入無症狀期。
持續時間一般為6~8年。其時間長短與感染病毒的數量和類型、感染途徑、機體免疫狀況的個體差異、營養條件及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
在無症狀期,HIV在感染者體內不斷複製,導致免疫系統受損。
此期可出現淋巴結腫大等症狀或體徵,但一般不易引起重視。
  • 艾滋病期症狀
艾滋病期是感染HIV後的最終階段。
患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多<200個/μl,血漿中的HIV病毒載量明顯升高。
主要表現為HIV相關症狀、體徵及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HIV感染後相關症狀及體徵
主要包括:持續1個月以上的發熱(>38℃);盜汗;腹瀉(大便次數多於3次/天);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以上。
部分患者表現為神經精神症狀:如記憶力減退、精神淡漠、性格改變、頭痛、癲癇痴呆等。
患者還可能出現持續性全身性淋巴結腫大:除腹股溝以外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直徑≥1cm,無壓痛,無粘連;持續3個月以上。

艾滋病伴隨症狀

在艾滋病期,患者常會伴有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可累及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皮膚、眼部等,因而導致多種多樣的伴發症狀,常見如下。
  • 細菌感染
由於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細胞遭到大量破壞,因此易遭受各種細菌感染。
以下幾種為典型感染:
結核病是HIV/AIDS患者中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佔HIV感染者死因的首位。艾滋病患者合併結核感染時,典型症狀是全身性的播散性的多器官感染,表現為發熱、乏力、盜汗、體重下降、腹痛和腹瀉,可有慢性咳嗽。
肺孢子菌肺炎(PCP)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又稱卡氏肺孢子蟲肺炎、卡肺。PCP起病緩慢,主要表現為發熱、慢性咳嗽、進行性呼吸困難。
  • 原蟲感染
患者易遭受多種原蟲感染。
剛地弓形蟲感染:常發生在CD4+T淋巴細胞計數低下者。最常見的是弓形蟲腦病,症狀是局部腦炎,發熱、頭痛、意識障礙,四肢活動障礙,視網膜脈絡膜炎等。
微小隱孢子蟲感染:患者持續而嚴重的腹瀉,吸收不良和體重減輕。
  • 病毒感染
患者易遭受多種病毒感染。
鉅細胞病毒(CMV)感染:感染可累及多個臟器,且可能合併視網膜炎,嚴重時可導致患者死亡。
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主要引起黏膜和皮膚等部位皰疹,且易形成疼痛明顯的潰瘍,嚴重者可出現皰疹性肺炎及腦炎。
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病變多發生在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部位,呈水皰樣或伴有劇痛、潰爛或出血壞死。
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可引起疣病或尖鋭濕疣等。
  • 腫瘤
艾滋病患者易患卡波西肉瘤(Kaposisarcoma)、淋巴瘤、宮頸侵襲性腫瘤等。
卡波西肉瘤
相關症狀有可能作為艾滋病首發症狀出現。
其典型表現為下肢皮膚(足趾及腿部)和口腔黏膜皮損。
隨疾病進展,會出現多發的軀幹對稱性卵圓形皮損。
在淋巴結、消化道和肺臟部位,可觀察到深褐色或紫紅色的浸潤斑或結節,可融合,且在表面形成潰瘍並向四周擴散。
淋巴瘤
艾滋病患者還可出現全身各處的淋巴瘤,如原發中樞神經系統的淋巴瘤、轉移性淋巴瘤和皮膚的淋巴瘤等。

艾滋病就醫

由於HIV感染者可維持數年不出現特異性症狀,一旦發現明顯症狀很可能已經處於伴發嚴重感染及腫瘤的階段,因此對於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羣(詳見流行病學)應考慮定期接受艾滋病病毒相關的檢測。
對於有過不安全性行為,使用過共用注射器、針頭等懷疑自己可能暴露於HIV的對象應積極到醫院進行檢查;對於已經確診HIV的感染者,也應及時就醫。確診前,醫生會結合患者自身情況評估,問詢患者是否有冶遊史、家人是否患有艾滋病、是否有HIV暴露史等,如有必要,醫生會安排患者進行HIV-1/2抗體檢測,如陽性,需進一步行確證試驗,該試驗是HIV感染診斷的金標準。

艾滋病診斷流程

醫生會結合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如不安全性生活史、靜脈注射毒品史、輸入不明血液或血液製品、HIV抗體陽性者所生子女或職業暴露史等)、症狀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慎重做出診斷。其中,經過確證試驗證實的HIV抗體陽性是確診HIV/AIDS所必要的。
診斷依據
  • 急性期
近期內有流行病學史或急性HIV感染綜合徵,HIV抗體篩查試驗陽性和HIV補充試驗陽性(補充試驗的核酸檢測需兩次HIV核酸檢測陽性結果)。
  • 無症狀期
實驗室檢查患者HIV抗體陽性,伴或不伴流行病學史均可診斷。
  • 艾滋病期
HIV感染加以下各項中任何一項,即可診斷艾滋病或HIV感染。CD4+T淋巴細胞數<200個/μl的患者,也可診斷為艾滋病。
原因不明的持續不規則發熱38°C以上,>1個月;
腹瀉(大便次數多於3次/d),>1個月;
6個月之內體重下降10%以上;
反覆發作的口腔真菌感染;
反覆發作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或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肺孢子菌肺炎(PCP);
反覆發生的細菌性肺炎;
活動性結核和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深部真菌感染;
中樞神經系統佔位性病變;
中青年人出現痴呆;
活動性鉅細胞病毒感染;
弓形蟲腦病;
馬爾尼菲籃狀菌病;
反覆發生的敗血症;
皮膚黏膜或內臟的卡波西肉瘤、淋巴瘤。
15歲以下兒童,符合其中一項者即可診斷:HIV感染和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25%(<12月齡),或<20%(12~36月齡),或<15%(37~60月齡),或CD4+T淋巴細胞計數<200個/μl(5~14歲);HIV感染和伴有至少一種兒童艾滋病指徵性疾病。

艾滋病就診科室

由於疾病症狀特異性不強,患者可能會先就診於不同科室,確診後主要就診於感染科。
同時,感染科、皮膚性病科可作為篩查是否有HIV病毒感染時的首選就診科室。

艾滋病相關檢查

  • HIV-1/2抗體檢測:當該檢測結果為陽性時,可以確診。
  • CD4+T淋巴細胞檢測:該項檢查主要用於瞭解患者機體免疫狀態,以及病程進展、確定疾病分期、判斷治療效果(如之前接受過艾滋病抗病毒治療)。
  • HIV核酸檢測:機體感染HIV後,病毒會在血液中迅速增加。因此,通過檢查HIV核酸可以評估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進而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判斷治療效果。
  • HIV基因型耐藥檢測:該項檢測對醫生選擇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具有參考意義。
  • 影像學檢查:可用於對感染患者的併發症如肺孢子菌肺炎(PCP)進行診斷。

艾滋病鑑別診斷

原發性CD4+T淋巴細胞減少症與繼發性CD4+T淋巴細胞減少的患者,均可能出現與AIDS患者類似的感染症狀,結合流行病學史、病史及實驗室檢查可有效鑑別。

艾滋病治療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藥物。
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地抑制患者體內的病毒複製,使患者獲得免疫功能重建並維持免疫功能,同時降低HIV感染與非艾滋病相關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艾滋病的治療強調綜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恢復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療及機會性感染和惡性腫瘤的治療。
其中,抗病毒治療多采用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的高效聯合抗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又稱為雞尾酒療法。

艾滋病一般治療

  • 對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無須隔離治療。
  • 對無症狀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指南提倡發現即治療,對於病情控制者,可根據具體病情及患者個人意願進行抗病毒治療,並密切監測病情的變化。
  • 對艾滋病前期或已發展為艾滋病的患者,應根據病情注意休息,給予高熱量、多維生素飲食。不能進食者,應靜脈輸液補充營養。加強支持療法,包括輸血及營養支持療法,維持水及電解質平衡。

艾滋病藥物治療

抗病毒藥物
目前國際上共有6大類30多種藥物(包括複合製劑)可以治療艾滋病,分別為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RTIs)、非核苷類反轉錄酶抑制劑(NNRTIs)、蛋白酶抑制劑(PIs)、整合酶抑制劑(INSTIs)、融合酶抑制劑(FIs)及CCR5抑制劑。
中國國內的抗反轉錄病毒治療藥物有NRTIs、NNRTIs、PIs、INSTIs以及FIs五大類(包含複合製劑)。
抗病毒治療多采用多種抗病毒藥物聯合治療的HAART方案,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詳見下表:
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 成人及青少年初治患者抗病毒治療方案
藥物縮寫説明如下:
方案中上標a、b、c特別標註説明:
  • a:用於HLA-B*5701陰性者;
  • b:單片複方製劑;
  • c:對於基線CD4+T淋巴細胞>250個/μl的患者要儘量避免使用含NVP的治療方案,合併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避免使用含NVP的方案;
  • d:RPV僅用於病毒載量<105拷貝/ml和CD4+T淋巴細胞>200個/μl的患者。
此外,對於兒童及青少年開始HAART治療的時機,推薦如下:
  • 10~18歲青少年
所有患者不論臨牀分期及CD4+T淋巴細胞計數水平,均應進行HAART,對於CD4+T淋巴細胞<350個/μl的患者應優先儘快啓動HAART;
  • 小於10歲的兒童
不論臨牀分期及CD4+T淋巴細胞計數水平均應進行HAART,對於以下情況應優先儘快啓動HAART:①≤2歲的兒童;②>2~<5歲的兒童,CD4+T淋巴細胞≤750個/μl或CD4+T淋巴細胞百分比<25%;③≥5歲的兒童,CD4+T淋巴細胞≤350個/μl。

艾滋病合併其他感染的治療

艾滋病患者如合併其他感染,單獨接受上述藥物治療是不夠的,由於不同的艾滋病患者會感染不同類型的細菌、病毒,出現不同的症狀,所以需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對應的治療方案。患者主要可分為以下6種類型。
  • 伴有結核病
治療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利福布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根據情況也可選用對氨基水楊酸鈉阿米卡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及鏈黴素等。
  • 伴有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
主要為鳥胞內分枝桿菌複合體(MAC)感染,MAC感染治療首選方案為克拉黴素500mg/次,2次/d(或阿奇毒素500mg/d)+乙胺丁醇15mg/(kg·d),同時聯合應用利福布汀(300~600mg/d)。其他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需根據具體鑑定的菌種以及藥敏檢測結果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伴有鉅細胞病毒(CMV)感染
更昔洛韋5.0~7.5mg/kg,靜脈滴注,每12小時1次,14~21d;然後5mg/(kg·d)序貫維持治療。
也可使用膦甲酸鈉180mg/(kg·d),分2~3次用(靜脈應用需水化),2~3周後改為90mg/(kg·d),靜脈滴注,1次/d。
病情危重或單一藥物治療無效時可二者聯用。
CMV視網膜脈絡膜炎可球后注射更昔洛韋。
  • 伴有單純皰疹和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
主要治療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和膦甲酸鈉,不同部位和類型的感染,治療療程不同。
  • 伴有弓形蟲腦病
病原治療首選乙胺嘧啶(負荷量100mg,口服,2次/d,此後50~75mg/d維持)+磺胺嘧啶(1.0~1.5g,口服,4次/d)。
替代治療方案為SMZ-TMP(3片,口服,3次/d)聯合克林黴素(600mg/次,靜脈給藥,每6小時給藥1次)或阿奇黴素(0.5g/d),療程至少6周。
對症治療包括降顱壓、抗驚厥、抗癲癇等。
  • 伴有真菌感染
包括念珠菌、新型隱球菌等感染。
上述類型的患者需要遵循醫生給予的具體治療方案,與抗病毒療法同時治療。
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要定期進行臨牀評估和實驗室檢測,以評價治療的效果,及時發現抗病毒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是否產生耐藥性等,必要時更換藥物以保證抗病毒治療的成功。

艾滋病暴露後預防

假如發生HIV暴露,應對傷口進行緊急處理,並應用HIV阻斷藥進行阻斷。
HIV阻斷藥可在當地疾病控制中心或醫院進行購買。
  • HIV暴露後預防性用藥原則
治療用藥方案
首選推薦方案為TDF/FTC+RAL或DTG等INSTIs;根據當地資源,如果INSTIs不可及,可以使用PIs如LPV/r和DRV/r;對合並腎臟功能下降者,可以使用AZT/3TC。
開始治療用藥的時間及療程
在發生HIV暴露後儘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在2h內)進行預防性用藥,最好不超過24h,但即使超過24h,也建議實施預防性用藥。用藥療程為連續服用28d。
  • HIV暴露後的監測
發生HIV職業暴露後立即、4周、8周、12周和6個月後檢測HIV抗體。
一般不推薦進行HIVp24抗原和HIV RNA測定。

艾滋病預後

HIV/AIDS目前無法治癒,積極有效的治療可以幫助HIV感染者延緩疾病進程,但如果患者無法耐受藥物或不能按時、堅持服藥,感染者免疫功能缺陷進一步加重,加快進展到艾滋病期的進程,將會導致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死亡。
  • 治癒性
雖然有極個別的治癒病例的報道,但目前普遍認為艾滋病不可治癒,不過,如果發現的早,且進行了及時、規範的治療,艾滋病患者的壽命已經可以接近正常人羣。
  • 危害性
艾滋病可使人體產生嚴重的免疫缺陷,從而很容易患細菌(包括結核)、病毒真菌寄生蟲等感染,由於缺乏免疫力的抵抗,感染將更難治癒,並可導致患者死亡。
同樣,由於免疫缺陷,艾滋病還可使人更易患惡性腫瘤,從而導致患者死亡。
由於艾滋病可通過性及血液傳播,加上社會對艾滋病的恐懼,會使因此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婚姻、工作、社交諸多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 併發症
機會性感染類疾病:細菌、病毒、原蟲感染等各類機會性感染,最終患者可因各系統衰竭而死亡。
各類機會性腫瘤:是艾滋病患者最終死亡的重要原因。

艾滋病疾病對策

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尚未研製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於預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列入中國乙類法定傳染病,並被列為國境衞生監測傳染病之一。

艾滋病預防方法

目前尚無預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採取預防措施。其方法是:
  • 堅持潔身自愛,不賣淫、嫖娼,避免高危性行為。
  • 嚴禁吸毒,不與他人共用注射器。
  • 不要擅自輸血和使用血製品,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鬚刀、刮臉刀等個人用品。
  • 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預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 要避免直接與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觸,切斷其傳播途徑。

艾滋病最新進展

2019年11月6日,美國研究人員領銜的科研團隊獲得一種艾滋病病毒新毒株的基因組序列,在艾滋病病毒相關命名準則發佈19年後首次確認新毒株。發表在美國《艾滋病雜誌》上的研究論文顯示,這種新毒株屬於HIV-1型M羣,被確認為L亞型。世界上大多數患者感染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屬於HIV-1型,其中M羣最為常見。
2022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器官移植團隊為一名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疾病毒(HIV)合併腎功能衰竭的兒童進行腎臟移植手術。據悉,這是全國首例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兒童進行腎臟移植的手術。
2022年2月3日,《科學》雜誌的一篇論文指出,牛津大學大數據研究所的科學家在荷蘭發現了一種新的、高毒性的HIV病毒株。VB突變株的毒力更強、更具傳染性。
2024年3月3日消息,日本一個研究團隊發現,宿主細胞中一種擁有鋅指結構的蛋白能阻礙艾滋病病毒增殖,降低病毒的感染能力。這個研究成果或有助於研發新的艾滋病病毒控制方法。
2024年3月20日,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近期舉行的一次醫學會議上表示,他們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切除了受感染細胞中的艾滋病毒。這種技術目前還停留在 “概念證明”階段,真正應用於艾滋病治療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21] 

艾滋病疫苗研發

2020年12月1日,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及公民平安保護監督局局長安娜·波波娃表示,俄羅斯已擁有艾滋病病毒原型疫苗。

艾滋病相關事件

紐約一名感染艾滋病毒(HIV)且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女性在接受了來自對HIV具有自然抵抗力供體的幹細胞移植後,成為迄今為止全球第一位女性和第三位治癒艾滋病的人。
2022年2月15日,逆轉錄病毒和機會性感染會議(CROI)的會議摘要顯示,全球出現了第3例被治癒的HIV病例,然而這位患者的治療方法與前2例不盡相同,可能帶來了艾滋病治療的新思路。
2024年,68歲的美國加州男子保羅·埃德蒙宣佈,骨髓移植5年後,他的急性髓性白血病已基本治癒,同時成為全球第5個艾滋病被治癒的人。
參考來源: [1-2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