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謀道鎮

鎖定
謀道鎮,隸屬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地處利川市西北部,東與柏楊壩鎮交界,南與汪營鎮接壤,西與重慶市萬州區龍駒鎮毗鄰,北與萬州區鳳儀鄉交界,鎮人民政府距利川市42千米, [6]  區域總面積338.27平方千米。 [7]  截至2019年末,謀道鎮户籍人口為71445人。 [7] 
清代,為四川萬縣郭裏大十甲;1999年9月,撤鄉建鎮更名為謀道鎮。 [6]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謀道鎮轄8個社區、48個行政村; [8]  鎮人民政府駐謀道鎮武聖街1號 [6]  [18] 
截至2019年末,謀道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2個。 [7] 
中文名
謀道鎮
別    名
磨刀溪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
地理位置
利川市西北部
面    積
338.27 km² [7] 
下轄地區
8個社區、4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謀道鎮武聖街1號 [18] 
電話區號
0718
郵政編碼
445402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魚木寨,齊嶽山,蘇馬蕩,
車牌代碼
鄂Q
人    口
7144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7] 

謀道鎮歷史沿革

古時,為巴國地。
秦代,屬巴東郡朐忍縣。
漢代,屬羊渠縣。
西晉時期,屬南浦縣。
唐貞觀八年(634年),屬萬州南浦縣。
宋代,屬夔州路萬州。
元代,屬夔州路總管府。 [9] 
明代時,謀道鎮地屬湖廣施州衞施南土司,七曜山(今稱齊嶽山)在施南土司都會里;明正德八年(1513年),施州衞指揮使童昶在七曜山外,即距離施州城三百五十里處,建銅鑼關,與萬縣交界。 [10]  嘉靖中,黃俊佔據支羅洞寨反叛,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被官軍擒獲,死於獄中,其子黃中率餘黨投降,並被髮配守關。 [11]  其後,黃中逃回支羅再次反叛,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月,湖廣、四川兩省會剿,次年二月,黃中向湖廣方面投降。 [13]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九月,明朝將支羅新舊二寨改為守禦百户所,撥施州衞所轄兵丁前往防禦、給田屯種並分扼險要;當時夔州府南岸各寨頭人聚集,與慈洞溝安插夷民報復仇殺,於是朝廷派員勘定夔州府、石柱土司及施州衞之間的邊界,豎碑刻字為記。 [12] 
清初,謀道鎮仍屬湖廣施州衞。圖1為《康熙皇輿全覽圖》湖廣行省西北角,圖1中官渡壩即今利川城區,官莊即南坪鄉,支羅所塘即今船頭寨。
施州衞改土歸流後,隸屬於施南府利川縣,乾隆十年(1745),磨刀溪因“川民控爭,乃改屬萬縣”。[6]但東部支羅和磁洞仍屬利川,為南坪十二、十三保。 [14] 
此後,磨刀溪逐漸成為發展成為萬縣市郭裏的一大集鎮。磨刀溪之南,設有數個關隘防守:軟耳箐,在磨刀溪南五里,與七曜山對峙;打杵坳、龍門坳、鐵石坳、觀音巖,在軟耳箐右數里同一山樑;鹿鳴埡,在老鴉塘南十里;銅鑼關,天生絕險;百丈溝。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川總督趙爾豐路經磨刀溪,與紳首談及磨刀溪命名情由,得知傳説關羽在此磨刀“顯聖”故名,即言:既磨刀尚武,應謀道修文,併為關廟書對聯:“大丈夫磨刀垂宇宙,士君子謀道貫古今”。於是更名為“謀道溪”。 [16] 
民國時期,謀道溪、羅針田、大興仍屬四川萬縣,支羅、磁洞亦仍屬湖北利川。民國三十年(1941)分別設謀道溪鄉、太平鄉。 [17]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國科學家在萬縣謀道溪鄉發現水杉樹的消息震驚了世界,謀道也因此蜚聲海外。“名聞中外之巨樹即位於街南頭、路旁廟側,廟建於樹下,其四周則盡為稻田。” [15] 
1949年,太平鄉屬汪營區。
1950年,為萬縣羅田區謀道鄉。
1951年,改為太平區。
1954年11月,太平(第四區)併入南坪。
1955年5月19日,太平區的水田、大村、青龍、石家4鄉劃歸四川萬縣;同年12月20日,四川萬縣的謀道、大興、百勝3鄉劃歸湖北利川。
1956年1月,四川萬縣所屬謀道、大興、百勝3鄉劃歸利川縣管轄;同年5月,對全縣區劃又作了調整,同時將原數字命名區改為地名命名區,新設謀道區。
1958年,為謀道公社。
1961年,復為區。
1975年,為謀道公社。
1984年,為謀道區。
1996年12月,撤區建鄉改為謀道鄉。
1999年9月,撤鄉建鎮更名為謀道鎮。 [6] 
2002年8月,齊嶽牧業經濟開發區與謀道鎮合併,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17]

謀道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謀道鎮轄更新、桃園、豐祝、南浦、柏楊、大莊、光明、藥材、萬里、桂花、上磁、中台、響水、新進、興隆、寨包梁、洞溪、東風、團結、德勝、牛角洞太平、螞蝗、長坪、寨壩、支羅、龍水、朝陽、白雲、向陽、船頭、青沙塘、富強、星光、中壩、銅鑼、四合、沙帽、中山、農科、楊柳、魚木、海螺口、古樹嘴、茶圓溝、中心46個村民委員會。 [6] 
截至2021年10月31日,謀道鎮轄8個社區、48個行政村:南浦社區、更新社區、藥材社區、大莊社區、光明社區、鐵峯社區、柏楊社區、民生社區、桃園村、豐祝村、相元村、萬里村、桂花村、上磁村、中台村、響水村、新進村、興隆村、賽包梁村、洞溪村、東風村、團結村、德勝村、牛角洞村、太平村、螞蝗村、長坪村、賽壩村、支羅村、龍水村、朝陽村、向陽村、船頭村、青沙塘村、富強村、星光村、中壩村、銅鑼村、四合村、沙帽村、中山村、農科村、楊柳村、魚木村、海螺口村、古樹嘴村、茶園溝村、中心村、先鋒村、梨子園村、鹿池村、紅光村、堪金村、雙鹿村、中槽村; [8]  鎮人民政府駐謀道鎮武聖街1號 [6]  [18] 

謀道鎮地理環境

謀道鎮位置境域

謀道鎮地處利川市西北部,東與柏楊壩鎮交界,南與汪營鎮接壤,西與重慶市萬州區龍駒鎮毗鄰,北與萬州區鳳儀鄉交界,鎮人民政府距利川市42千米, [6]  區域總面積338.27平方千米。 [7] 

謀道鎮地形地貌

謀道鎮境內大部分為高山、二高山,地勢略為東高西低,海拔1800~800米,最高峯位於齊嶽山,海拔1800米;最低點位於芽莊湖,海拔800米。 [6] 

謀道鎮水文

謀道鎮境內屬小溪河水系。溪河自南浦村入境,由南而北,入芽江河,境內河道長17.5千米。 [6] 

謀道鎮自然災害

謀道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雪災、風災、洪澇和雹災等。雹災平均每年都有,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3年6月,降雹時間約20分鐘,涉及境內銅鑼關公社、謀道公社、長坪公社,受災面積達300畝。風災一年四季均有發生,最嚴重的次發生在1961年6月,造成1.5萬畝小麥受災,減產15000千克。 [6] 

謀道鎮自然資源

謀道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煤、石灰石等,其中煤炭儲量6352.5萬噸。已探明風電資源理論儲藏量80萬千瓦,可開發資源量30萬至50萬千瓦。2011年,謀道鎮耕地面積6.6萬畝,人均0.9畝,林地面積12萬畝。 [6] 

謀道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轄區總人口7.4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00人,城鎮化率6.8%。另有流動人口68人總人口中,男性38664人,佔52.2%;女性35356人,佔47.8%;14歲以下12000人,佔16.2%;15~64歲4000人,佔59.5%;65歲以上18000人,佔24.3%。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2000人,佔57%;有壯、苗、土家、蒙古、滿等11個少數民族,共32000人,佔43%。其中土家族1400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苗族9000人,佔28%;其他少數民族900人,佔28%。2011年,謀道鎮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7.4‰,人口自然增長率4.4‰。 [6] 
截至2019年末,謀道鎮户籍人口為71445人。 [7] 

謀道鎮經濟

謀道鎮綜述

2011年,謀道鎮財政總收入725萬元,比上年增長30%。 [6] 
截至2019年末,謀道鎮有工業企業21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52個。 [7] 

謀道鎮農業

2011年,謀道鎮農業生產總值43044萬元,比上年增長17.4%。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生產糧食81135噸,人均1096千克,其中水稻67126噸,玉米1061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菜、藥材、煙葉、茶葉。油菜種植面積0.8萬畝,產量604噸;煙葉種植面積4067畝,產量653噸;茶葉種植面積2128畝,產量99.8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592畝,產量924噸,其中花生45噸,芝麻4噸;蔬菜種植面積63475畝,產量6525噸,主要品種有白菜、苞菜、蘿蔔等。
2011年,謀道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山羊為主。生豬飼養量118萬頭,年末存欄5.2萬頭;羊飼養量15.5萬隻,年末存欄0.9萬隻;牛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0.9萬頭;家禽飼養量9.5萬羽。生產肉類7512噸,其中豬肉6634噸,牛肉526噸,羊肉96噸;禽蛋440噸。 [6] 

謀道鎮金融業

2011年末,謀道鎮各類存款餘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35%;人均儲蓄6081元,比上年增長1.29%。 [6] 

謀道鎮郵電業

2011年,謀道鎮郵政業務收入480萬元,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30萬元。 [6] 

謀道鎮社會事業

謀道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249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27所,在校生4643人,專任教師2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438人,專任教師12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5%,小升初升學率95.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謀道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3億元。 [6] 

謀道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有文化藝術團2個,會員40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17個,演職人員1408人;電影放映單位1個,放映112場次;文化專業户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8408人。 [6]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有體育場地20處,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6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0%。

謀道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55個,其中衞生院1個;病牀96張,固定資產總值0.8億元。專業衞生人員55人,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8人。2011年,謀道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5%。 [6] 

謀道鎮社會保障

2011年,謀道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3户,人數139人,支出33萬元,比上年增長0.1%,月人均198元,比上年增長0.3%;城市醫療救助67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9人次,共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0.5%;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2人次,支出0.7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502户,人數5864人,支出40萬元,比上年增長0.4%,月人均63元,比上年增長0.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8人,支出23萬元,比上年增長0.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8人,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0.3%;農村醫療救助298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94人次,共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1.4%;農村臨時救濟567人次,支出9萬元,比上年增長0.3%。 [6] 
2011年,謀道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013人,緊急轉移安置6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248畝,倒塌房屋2850間,直接經濟損失1450萬元,救災支出28萬元,比上年增長0.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3人。社會福利費40萬元,比上年增加1.7%。社會服務單位2個,牀位125張,其中收養機構牀位125張,生活無着人員救助牀位125張新增就業人員200人,有6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02%,全年共幫助148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1人就業,組織1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800人,比上年末增加1080人,其中參保職工68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580人,比上年末增加8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36人,比上年末增加216人。 [6] 

謀道鎮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謀道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50千米,投遞點56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3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1.5萬件,徵訂報紙10萬份、期刊8.9萬冊。 [6] 
2011年末,謀道鎮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5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户0.6萬户,比上年增加200户,電話用户普及達到0.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服務0.4萬户,比上年增加4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0.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98千米,主幹電纜達12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900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500個,寬帶接入用户500户,比上年增加30户。 [6] 
  • 給排水
2011年末,謀道鎮有鎮區自來水廠5座,鋪設幹線水管80千米,生產能力2000噸/日,年工業用水0.5萬噸、生活用水40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72.2%,排水管道1.6千米。 [6] 
  • 供電
2011年末,謀道鎮有鎮區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1台,總容量4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6條,總長度241千米,用電負荷3200千瓦時。 [6] 

謀道鎮交通運輸

2011年,謀道鎮客運總量50萬人次,貨運總量48萬噸。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65千米。利川至謀道民興客運站日均發送32輛客車,日客運量1000人次。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300輛,貨運量150萬噸。 [6] 

謀道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謀道鎮因民國時期四川總督趙爾豐為磨刀溪關廟作詩“磨刀尚武可輕,謀道修文該重”得名。 [6] 
  • 民間藝術
謀道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蓮湘、腰鼓、吹打樂等。 [6] 

謀道鎮風景名勝

  • 綜述
謀道鎮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理切割強烈,生態環境多異。境內有水杉王、魚木寨、齊嶽山、蘇馬蕩、女兒寨、船頭寨、都亭山、銅鑼關等風景名勝。
  • 水杉王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中國科學家在四川省萬縣謀道溪鄉率先發現一顆被稱作“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世界水杉爺”、“水杉王”的古老水杉樹,樹齡已達600多年,這顆古樹的發現震驚了世界,才知道這種堪稱“植物活化石”的樹種依然存在,謀道鎮也因此蜚聲海外,被稱為“水杉之鄉” [1] 
利川謀道鎮,生長着一棵古老蒼桑、龍骨虯枝、高大挺拔的水杉樹,樹高35米,胸徑2.5米,冠幅22米,樹齡達500多年。這棵古樹就被稱作“天下第一杉”、“植物活化石”、“世界水杉爺”、“水杉王”等。謀道水杉樹的發現,被稱為二十世紀植物學上的一大發現,利川也成了中國內外公認的“水杉之鄉”。在一億三千萬年前,水杉誕生於北極圈,後來逐漸分佈到歐、亞、北美三洲。第四紀冰川過後,人們只見過從地層中發掘出來的水杉化石,為此,植物學界宣佈水杉在地球上已經絕跡。民國三十年(1941年),中央大學幹鐸教授首先發現了這棵古樹,後經植物學家胡先、鄭萬鈞教授鑑定為水杉,並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發表了《水杉新科及生存之水杉新種》論文,推翻了“水杉早已滅絕”的定論,一時轟動世界植物學界。這棵“水杉王”既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世界之寶。近50年來,各國研究此樹發表的論文、著述達700多篇(部),獲得博士學位的專家有76人。水杉王是當地土家族苗族人民頂禮膜拜的神樹。
水杉羣落 水杉羣落
利川擁有水杉母樹5740棵,每年產籽1000公斤左右,為世界稀有珍品,先後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植物學家親赴利川考察引種。水杉樹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傳播友誼的使者。
  • 魚木寨
魚木寨寨頸 魚木寨寨頸
千年古堡“魚木寨”位於利川城西60千米處的謀道鎮境內,地處318國道利川至萬州途中,距長江萬州港50千米。景區面積20平方千米。相傳,古代馬、譚兩大土司連年征戰。馬土司困守山寨,譚土司久攻不下。一日,馬土司從山寨上拋下活魚無數,譚土司見魚興嘆:吾克此寨,如緣木求魚也!“魚木寨”由此而得名。魚木寨四周懸崖峭壁,兩道寨門一關,彷彿與世隔絕, 寨前有兩道關:一是南浦雄關,一是銅鑼關 。寨內有土家古堡、雄關、古墓、棧道和民宅,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土家山寨
魚木寨寨樓 魚木寨寨樓
清代以前,魚木寨人生時大多穴居野處,死後亦多棄置荒野巖穴,或者以石為棺加以安葬。清代以後,大型生基、碑屋及土坑石碑逐漸出現。寨上遺留下來的石碑數以百計,古墓有碑、路口有碑、峯頂有碑、叢林有碑。碑有塔式、牌坊式、牌樓多層式、圈頂式、平卧式等多種造型。其中最大的是建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成永高夫妻墓,三門二進,佔地100平方米。墓前碑高5.2米,寬5.3米,刻有花鳥人物90餘幅。石雕品種多,人物、花卉、圖案皆有,人物雕刻皆取材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説,碑林中的“雙壽居”集馬派雕刻藝術之大成,幾百名工匠雕鑿了三年,雕出了6齣戲劇故事中的500多個人物造像。所有石雕都是在整塊石料上雕鑿的,留下了近代書法名家各種字體的手跡和藝術珍品。
魚木寨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土家山寨,稱為“民間的十三陵”。
  • 齊嶽山
位於恩施自治州利川市西南部,距利川市僅30千米,距萬州港80千米,318國道從景區穿過,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主峯1911.5米。草場面積30萬畝,長達125千米,寬4至5千米不等, 恰似一壁巍峨的城牆橫亙西天,成為古時荊楚、巴蜀中間地帶的一大屏障和軍事要地,故有“萬里城牆”之美譽。
齊嶽山風光 齊嶽山風光
齊嶽山《水經注》上叫“大山”或“平頭山”。古名極多,傳説明朝時採藥道人採百草煉長生不老之丹,採遍天下名山,所需幾味主藥終不齊備,後來,他無意中來到齊嶽大山,發現他所需的幾味主藥,這裏幾乎遍山都是,因此,古時人們俗稱此山為齊藥山。齊嶽山山頂基本平齊,獨有黑大包、勘金大包、羅家大包、鄧家大包、萬家大包、大包、彭家大包等七個山包一翅兒擺開,儼如七星照耀,因此古人又叫它為七曜山。文革時稱“齊躍山”,因天下名山歸嶽,後叫齊嶽山,一直沿用至今。現有跑馬場三處。設有多個野營村、燒烤園、休閒山莊、賓館等。
“ 草原風情、石林畫廊、風電新景、天坑探密、草藥王國、滑雪天堂、南坪雲海、特色燒烤”是齊嶽山的特色,是中國南方的高山草場。
  • 蘇馬蕩
蘇馬蕩位於利川市謀道鎮藥材村,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有“中國最美的小地方”之美譽,她位於北緯30°,地處長江南岸,海拔1500餘米,距利川城48千米,西與重慶萬州接壤。
蘇馬蕩在土家族語言中是“老虎喝水的地方”的意思,蘇馬蕩地處長江南岸,面積20平方千米,景區保留着土家族原生態特色,堪稱“森林中的伊甸園”。
  • 女兒寨
女兒寨瀑布 女兒寨瀑布
女兒寨位於利川市謀道鎮南邊。清朝嘉慶初年,川江一帶白蓮教起義,抗爭封建壓迫,與清政府周旋近十年,使清王朝元氣大傷,後起義失敗,義軍分散作戰,一支百多人的娘子軍來到謀道、百勝一帶,見此地扼出入川鄂之要道,進攻退守自如,便紮根於此,她們在北面峭壁上鑿一條小徑,到懸崖的一個山洞裏刻上獨臂神尼的像,拜神尼為尊,領頭者為帝,便開始自立為國,再次與清朝作對。時八旗部隊和地方武裝聯合圍剿一年半,等他們攻入寨上,娘子軍全不見蹤影,有人説是説是全部跳了巖,也有人説是被神尼救走並遠走他鄉,從此這個不知名的寨子就叫女兒寨了。
女兒寨地勢險要,山峯獨立,瀑布高懸。與銅鑼、石鼓呈三角之勢。上有七里溝水庫擁天湖,消暑猶勝廬山;下有百丈溝溪流,養神可追池瑤。傳説女兒寨有一筆寶藏,有歌謠:“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識得破,買下重慶府”。
  • 船頭寨
船頭寨巖居 船頭寨巖居
船頭寨,位於謀道鎮北部,距市城區60千米左右。船頭寨地勢險要,四面懸崖峭壁,從山麓到山頂,相距800餘米,絕壁雄峯拔地而起,形如巨舟,破霧穿去,故名船頭寨。山下僅一條小道可通其上,山頂一片開闊,上有3個村民小組,正中是土家英雄黃忠的土皇城遺址,人稱衙門坪。
嘉靖年間,支羅峒長黃忠,施南土司覃寧、容美土司田世爵聯合反明。明王朝命湖北巡撫谷虛中鎮壓,調來施州、辰州、重慶、沔陽等軍隊及石柱、永順五寨土司進行圍剿。黃忠據險固守船頭,築48道卡門,英勇反抗,嘉靖40年受騙被擒。這是一曲反抗民族壓迫的壯烈悲歌,船頭寨是古戰場遺址,也是這場鬥爭的歷史見證。
當年黃忠所築卡門,至今能見者尚有十餘道,其中接近山頂的一道保存較完好,兩側石柱上“鐵壁山城盤古寨,螺蜂數道護雄關”的對聯朗朗顯目。衙門坪現已為龍船管理區所在地。
船頭寨古棧道 船頭寨古棧道
支羅船頭寨現存元明支羅遺址一處(遺址由舊寨壩、衙門平、老城牆、天子殿、武台衙門、城隍廟、禹王宮、馬道址、鳥經寺、狀元墳、殺人坳等組成);晉隋崖墓3孔;元明天然崖墓1孔;明代關卡10座;明清巖屋、兵洞5處;清代向氏、馬氏家族大型碑墓2羣23座;民國碑屋1座;明、清土家學校1座;清代祠堂3座;民國莊院1座;明代石橋1座;清代石牌坊、石橋各1座;明清石板古路8000餘米;民國及現代摩崖石刻4處。
  • 都亭山
都亭山位於利川西部,距利川城39千米,山體呈西南東北走向,自縣城西南鄂渝邊陲石門坎入境,至謀道下磁寨包梁新碗廠出境,長55千米,寬3——4千米,主峯洪山海拔1741.5米。都亭山是清江、磨刀溪、建南河的發源地,此山歷為名地,輕光緒《利川縣誌》稱:“巴國將軍蔓子自刎,葬其身於都亭山”,傳説在今白羊塘古墳陵至磨刀溪軟耳箐(雕上丫口)一帶。
都亭山一帶文化積澱深厚,不僅有南浦村、南浦雄關、蘇馬蕩齊嶽山,而且還有船頭寨魚木寨、女兒寨、人頭寨、石桶寨、馬頭大寨、馬頭小寨等眾多山寨,它是土家山寨的中心。
都亭山,《水經注》上叫小山,又叫尖山。巴蔓子、石達開、劉伯承都曾在此山激戰過,山上南浦雄關原有卡門、碉堡,上書楹聯:“十二險峯東川保障,三千遠路南浦雄關”,都亭山是以前楚蜀、後川鄂的分界線,同時它也是石灰岩地貌和石英沙地貌的分界線。
都亭山雪韻 都亭山雪韻
  • 銅鑼關
銅鑼關古廟遺址 銅鑼關古廟遺址
銅鑼關位於今湖北利川謀道西部(1955年12月20日前屬四川萬縣羅田管轄),在謀道與魚木寨之間。銅鑼關緊靠魚木寨,對面有一石巖象一面巨大的銅鑼,一根石柱柱酷似鑼槌,銅鑼關處則有一大石鼓,當地童謠:“銅鑼對石鼓,銀子五萬五,有人識得破,買下重慶府”。
銅鑼關是川鄂古道上的一道險關。過去這裏曾有一廟。銅鑼十景最為有名。有詩云:“峯迴路轉古隘關,絕壁千尺勁松懸,銅鑼石鼓聲尤在,女兒百仗凝凱旋”。
銅鑼關石鼓 銅鑼關石鼓

謀道鎮榮譽稱號

2005年,謀道鎮被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傳統習俗名鎮”。 [2] 
2012年,謀道鎮被評為“湖北省旅遊名鎮”。 [3] 
2017年,謀道鎮入圍住建部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4] 
2020年7月,全國愛衞會決定命謀道鎮為2017-2019週期國家衞生鄉鎮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