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諸葛亮評傳

(餘明俠著評傳)

鎖定
《諸葛亮評傳》是餘明俠創作的評傳,首次出版於1996年1月。 [1] 
該書評述了諸葛亮的生平業績及其思想。 [1]  作者認為,諸葛亮的根本思想是“興復漢室”。其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能以非常理性的方式分析天下大勢,提出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他雖然設計了明晰的戰略,但從劉備關羽,或見識不高、或意氣用事,結果破壞了吳、漢聯盟,痛失荊州,逼得諸葛亮只能從西路孤軍深入。後主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本身平庸,蜀國開始出現衰相,而魏吳兩國新立,特別是魏國豪傑之士雲集,諸葛亮雖天造智慧,最終還是死在疆場。 [3] 
作品名稱
諸葛亮評傳
作    者
餘明俠
文學體裁
評傳
字    數
412千字
首版時間
1996年1月

諸葛亮評傳內容簡介

《諸葛亮評傳》共十一章,前六章為傳略部分,後五章為思想部分。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家、軍事家,作者根據確鑿可靠的史料,實事求是地論述他在干戈擾攘、風雲變幻的三國時期,輔助劉備、劉禪父子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肯定他的嚴於律己、鞠躬盡瘁的高貴品質,較全面地展現他在政治、軍事、經濟、法制、哲學等思想領域的熠熠光采,揭示其以“拯世濟民”“興復漢室”為核心的思想特徵及對實踐所起的指導作用。 [1] 

諸葛亮評傳作品目錄

第一章 諸葛亮生長的時代及其家世
第二章 流寓襄陽,隆中耕讀十年
第三章 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鼎足三分形勢初步形成
第四章 劉備進取益州,鼎足之勢的形成
第五章 白帝城劉備託孤,諸葛亮開府治蜀
第六章 北伐曹魏,鞠躬盡瘁
第七章 諸葛亮的政治思想
第八章 諸葛亮的軍事思想
第九章 諸葛亮的經濟思想
第十章 諸葛亮的法制思想
第十一章 諸葛亮的哲學與倫理思想 [1] 

諸葛亮評傳成書過程

“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由匡亞明教授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由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組織編撰,總計200部、6000餘萬字,是南京大學文科重要的標誌性工程,凝聚了當代一批學有所長專家的集體智慧。叢書的學術顧問包括丁光訓、王元化、安子介、趙樸初、馮友蘭、張岱年、楊向奎、任繼愈、蘇步青、程千帆、杜維明等數十位學者。他們與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共同研討,從2500年曆史長河中選取了270多位不同時代、不同民族、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作為傳主,從整體組合上奠定了中華民族傑出人物思想研究的格局。2006年,該叢書全部編撰完成,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諸葛亮評傳》即該叢書中的一本。 [2] 

諸葛亮評傳作品鑑賞

作者認為:諸葛亮的根本思想是“興復漢室”。其可貴之處,就在於他能以非常理性的方式分析天下大勢,提出影響深遠的戰略決策。全書詳細分析了《隆中對》和《出師表》的思想。三百多字的《隆中對》包含了多方面的內容:(1)具體分析客觀形勢,提出持久決戰的戰略:“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不可與爭鋒”“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均是要作長期的打算。(2)應在荊、蜀建立根據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3)在根據地要採取正確的政策和方略:“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從相對的劣勢地位轉為局部的優勢,集中全力打擊篡竊漢朝權柄的曹操。(4)選擇適當時機,兵分兩路,以箝形攻勢夾擊曹操,收復兩京復興漢室:“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5)強調“人謀”之作用,所謂“信義著於四海”“求賢若渴”“內修政理”,都是強調人的作用,以此來鼓舞戎馬征戰24載竟然未得寸土的劉備。作者説:“此番諸葛亮的精心謀劃,就為劉備提供了明確的努力方向,為以後蜀漢政權的建立和三國鼎峙局面的形成,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輝的藍圖”。而其後劉備與孔明聯手,以《隆中對》之方略,苦心經營。對於“內修政理”,作者設數章詳加分析。概而論之,治國興兵,要在安民、富民和整肅社會風氣。為此,特將發展農業生產放在政務之中心,“唯勸農業,無奪其時;唯薄賦斂,無盡民財”。大力維護“都江堰”,使之水旱從人,不知饑饉;又重視井鹽業、桑棉的發展,作為決敵之資;積極屯田漢中,作為永住之基;以先進技術開發南中,“國以富饒”。所有這些,皆藏恤民之義。而治國靠選賢任能:“治國猶如治身,治身之道,務在養神,治國之道,務在舉賢。是以養神治身,舉賢求安。”為此,他“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並在實踐中注意選拔“志慮忠純”的人。賢人必須遵照“治以大德、不以小惠”的方針,建立嚴明的懲治貪官、奸民的法律制度。由於魏軍緊逼,諸葛亮拖着萬般疲憊之身,親領蜀兵進駐漢中,誓與曹帥司馬懿一決雌雄。行前,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寫下了《出師表》,依作者之分析,內容大體有三:(1)激勵後主之雄志,勵精圖治,以完成先帝未竟之業:“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2)要親賢遠佞,牢記“桓、靈”之教訓:“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3)表明素志,決心興復漢室:“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在作者筆下,諸葛亮是一位悲劇性人物。他雖然設計了明晰的戰略,但從劉備到關羽,或見識不高、或意氣用事,結果破壞了吳、漢聯盟,痛失荊州,逼得諸葛亮只能從西路孤軍深入。諸葛亮帶兵“戎陣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街亭之敗,揮淚殺愛將馬謖;又以大信為本,凡諾必行,儘管戰事緊急,凡士兵輪到休假時定按時輪休,使“去者感悦,願留一戰;住者憤踴,思致死命”;出師行陣,將帥必身先士卒,上下渾若一體,“退若山移,進如風雨,擊潰若摧,合戰如虎”。他注意使用先進木牛流馬技術,他又特別講究作戰隊形,所謂八陣圖,隱而不見蹤影,發而如卷狂風。然而,後主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本身平庸,蜀國開始出現衰相,而魏吳兩國新立,特別是魏國豪傑之士雲集,諸葛亮雖天造智慧,最終還是死在疆場。 [3] 

諸葛亮評傳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諸葛亮評傳》
1996年1月
南京大學出版社
7-305-02885-1 [1] 

諸葛亮評傳作者簡介

餘明俠,男,1925年9月生,安徽省壽縣人。1947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法律系,現為徐州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並任中國太平天國史學會顧問、江蘇省太平天國史學會會長、江蘇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徐州市歷史學會會長等職。著有《徐州煤礦史》《諸葛亮傳》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