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調虎離山計

鎖定
調虎離山計,出自《三十六計》, 是兵法中的第十五計。原文為:“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誘之,往蹇來連。” [1]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中文名
調虎離山計
發    音
diào hǔ lí shān jì
近義詞
聲東擊西、圍魏救趙
出    處
三十六計
示    例
這自然是調虎離山之計,鄧和武漢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濤集·南昌之一夜》
釋    義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

目錄

調虎離山計相關起源

調虎離山計原文

待天以困之①,用人以誘之②,往蹇來返。

調虎離山計註釋

①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此句意為戰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②用人以誘之:用人為的假象去誘惑他(指敵人),使他向我就範。
③往蹇來返:語出《易經·蹇》卦。蹇,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坎上)。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蹇,困難;連,艱難。這句意為: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説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象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範,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調虎離山計按語

兵書曰:“下政攻城”。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敵既得地利,則不可爭其地。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漢末,羌率眾數千,遮虞詡於隊倉崤谷。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羌聞之,乃分抄旁縣。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倍增其灶者,惑之以人事也。

調虎離山計解析與典故

調虎離山計典故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勢力逐漸強大。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佔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心勃勃。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説劉勳功名遠播,令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勳交好。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他説,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勳哪裏聽得進去?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孫策時刻監視劉勳的行動,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説:“老虎己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佔據它的老窩吧!”於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抗,就十分順利地控制了盧江。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調虎離山計解析

孫子兵法》早就指出:不顧條件地硬攻城池是下等策略,是會失敗的。敵人既然已佔據了有利地勢,又作好了應戰的準備,就不能去與他爭地。應該巧妙地用小利去引誘敵人,把敵人誘離堅固的防地,引誘到對我軍有利的戰區,我方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天時、地利和人為條件,一定可以擊敗敵人。漢末虞詡智騙羌人的故事就是個好例證。他故意説等待援兵,鬆懈了敵人的鬥志,分散了他們的兵力;他日夜兼程行軍,充分利用了時間;他還增加灶的數量,讓敵人誤以為援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都在於擾亂故人的意圖。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己方的主動性,牽住了敵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圖隨意調動了敵方,終幹取得了平羌的勝利。 [2] 
常言道:龍游淺水遭蝦戲,虎卧平陽被犬欺。説的是叱吒風雲的巨龍,出了深潭大淵便無法施展本領,連蝦蟹都鬥不過;而威振山林的百獸之王,離了大山森林,便威風盡失,連犬羊之類的小傢伙也奈何不得。反過來,蝦蟹入龍潭鬥龍,犬羊入虎穴擒虎,縱使攻得進去,也只是白白送死。
軍事較量、政治鬥爭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情形不是十分驚人地相似麼?
軍事上,敵人勢力強大,又佔據堅固陣地和天然屏障,因此,如龍在潭虎在穴,硬攻是白費精力。所以,孫子以為攻打這類堅固城池是下等戰策。上策是引龍離潭,調虎出山,然後消滅它們。虞詡小計引誘羌敵離陳倉崤谷,予以全殲;赤風子反覆挑釁,激原伯貫帶兵出城,然後生擒;鄭莊公誘大叔段出據地京城,然後克之,等等,都是高招。
歷史上各種勢力集團,無時不在營造地盤或勢力範圍,並且倚仗地盤進行較量與爭鬥。而調虎離山,一直是一個集團消滅或兼井另一個集團最常用的手法。它的應用,方式也很多,或將最關鍵、最重要或最危險的敵手引出他的地盤,使他失去反抗的屏障。
在現代經商活動中,當自己和對手共同爭奪一塊市場時,如果用協商的方法不能解決,就可以考慮攻擊對手的另外一個市場,以分散對手和自己競爭的精力,使其首尾難以兼顧,迫使對手做出讓步,以達到自己成功的目的。

調虎離山計出處

《調虎離山》選自《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羣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説,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説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説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調虎離山計案例

調虎離山計探源

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它的核心在一“調”字。虎,指敵方,山,指敵方佔據的有利地勢。如果敵方佔據了有利地勢,並旦兵力眾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東漢末期,北邊羌人叛亂。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這時,羌人士氣正旺,又佔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又不能繞道,真是進退兩難。虞詡決定騙羌人離開堅固的據點,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紮營。對外散佈行軍受阻,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鬆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
虞詡見敵人離開了據點,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里,通過山谷。他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敵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虞詡順利地通過陳倉崤谷,轉入外線作戰,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被平定。

調虎離山計計例

三國魏少帝時,皇族曹爽為大將軍,司馬懿為太尉,曹爽無論資格、能力都遠遠比不上司馬懿,他擔心司馬懿遲早會篡奪曹氏江山,就讓魏少帝提升司馬懿為太傅,實際上是剝奪了他的兵權。司馬懿十分清楚曹爽的意圖,為了不上曹爽進一步加害於他,他乾脆裝病不入朝。曹爽又派親信李勝去探聽虛實,司馬懿故意裝瘋賣傻:僕人侍候他喝粥,他不能用手接,而是直接把嘴放到碗邊喝,只見粥順着碗邊流下來,把他的衣物全打濕了。李勝見此情景,覺得司馬懿病的不輕,回去全告訴了曹爽,曹爽大鬆了一口氣。
公元249年1月,“病”中的司馬懿乘機派人提醒魏少帝去祭祖,少帝果然領着他的王族及親信全部出城去祭祖。司馬懿聽報少帝一行剛出皇城,見“虎”已調出,立即披甲帶槍,同他的二個兒子,率領兵馬搶佔了城門和兵庫,並假傳丘太后的詔令,撤了曹爽的軍職。曹爽一行得知城裏情況,一時慌了陣腳,同時,他們都是些吃喝玩樂之輩,經司馬懿輪番的利誘與威逼,曹爽只得繳械投降。後來,司馬懿以“謀反罪”,殺了曹爽一干人,如此,魏國的軍、政大權盡歸於司馬懿一族人的手上。

調虎離山計事例

●範先生得天困之巧破“卜內門”
範旭東是位有遠見的企業家,原本從事鹽業生產,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洋鹼”輸入中國大幅度減少,中國的鹼市場出現異常稀缺的狀況。機會難得,在範旭東先生的極力倡導下,中國第一家制鹼工業永利制鹼公司於1918年宣告成立。
永利制鹼公司的成立,引起英國卜內門公司的極大不快,卜內門公司駐華經理對範先生説:“鹼在中國的確非常重要,只可惜先生辦得早了些,就條件上説,再晚30年不遲。”
範先生立刻反駁道:“恨不得早辦30年,事在人為,今日急起直追還不算晚。”
英國卜內門公司一直壟斷着中國鹼市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它又捲土重來,見到中國自己的制鹼企業成功了,便惱羞成怒地向永利制鹼公司發起猛烈進攻,但是沒有成功。卜內門公司不甘心與永利制鹼公司共享市場,便又調來一大批純鹼以低於原價的40%在中國市場傾銷,企圖以此擠垮永利制鹼公司。
面對卜內門公司的屢屢侵犯,永利制鹼公司老闆範旭東決心還擊。永利公司與卜內門公司實力相差懸殊,無法正面與其抗衡。如果永利公司也降價銷售產品,用不了多久,實力就會損失殆盡,如果不降價,產品賣不出去,資金無法收回,再生產無法進行,用不了多久,永利公司照樣破產。如何是好呢?
範旭東先生苦思冥想,某日,他在書房踱步,瞧見了自己年輕時因參加“戊戌變法”失敗後逃亡日本留學時的相片,觸景生情受到啓發,現在,為什麼就不能暫避卜內門公司的鋒芒而去日本發展呢?公司的創立,不就是鑽了卜內門公司無暇顧及的空隙嗎?範先生決定東渡日本,替永利制鹼公司謀求生存和發展,他立即着手市場調查分析及計劃實施。“日本是卜內門公司在遠東的大市場,戰爭剛剛結束,百廢待興。卜內門公司產量有限,能運到遠東來的數量就不會太多。卜內門公司現在在中國市場傾銷這麼多鹼,那運到日本的數量肯定不多,日本鹼市場肯定缺貨。我何不來個“調虎離山”之計,乘虛將鹼打入日本市場,等他回顧日本市場時,我公司再猛擊他在中國的鹼市場,令對手窮於應付,首尾難顧。”
永利制鹼公司的純鹼,雖然在日本的銷量只及卜內門公司的1/10,但是卻如一支從天而降的輕騎兵,向日本的卜內門公司發起突襲。
卜內門公司為了保住日本的大市場,迫不得已停止在中國鹼市場進攻永利制鹼公司,主動要求談判求和,並希望永利制鹼公司在日本停止挑戰行動。範旭東先生理直氣壯地説:“停戰可以,但得有個説法,卜內門公司今後在中國市場變動鹼價,必須事先爭得永利公司的同意。”卜內門公司別無選擇,只好同意了。上例談判的成功,是範旭東先生巧用“調虎離山”之計的結果,此計,使英國卜內門公司作出讓步,範先生為中國人民爭了口氣,同時又促進了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王經理用誘人之計低價購進大理石
王經理經營的“珠光商場”、“珠光酒店”、“珠光賓館”系列號稱“珠光城”。珠光城在省城是“城”上之明珠,商場、酒店、賓館三位一體,經營有方,獲利可觀,王經理也是省城的知名人士。最近,王經理爭得一地,準備再建一個“珠光夜總會”,並打算從本市的大發大理石加工廠購進一批大理石。
珠光城的王經理跟大發大理石廠韓經理商定,3天后進行談判。
韓經理知道,珠光城的王經理之所以選擇他們大發大理石廠,是因為附近只有他們廠生產的大理石質量最好,足以和進口大理石媲美,當然價格要比進口大理石便宜得多。韓經理是一個很有野心的人,他想在談判時提出一些要求作為銷售大理石的交換條件,他不是想抬高價格,而是想入股“珠光城”。
第四天,談判開始了,寒暄之後,王經理轉入正題,提出大量購進一批大理石。韓經理當即同意,並提出自己想入股珠光城的想法,否則將不把大理石賣與珠光城。王經理沒有同意,談判不歡而散。
王經理回去後,正為大理石一事發愁,一個剛成立的大理石廠經理找上門來,要以較低的價格賣給珠光城大理石。王經理知道,這個剛成立的大理石廠的產品質量肯定不如大發大理石廠,但他還是穩住這個人,並約定次日見面。
韓經理知道這件事後,立即着了慌,他沒料到珠光城會和別的廠家交易,只好立即答應一切條件,並再不提入股珠光城一事。
上例談判,王經理成功地運用了“調虎離山”之計,調開了韓經理投資珠光城的野心,促使他為保住銷路而和自己做這筆大理石生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