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語文

(201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語文》是201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語文
出版時間
2010年9月1日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308079310

語文內容簡介

《中等職業學校烹飪專業教學用書:語文》根據教育部頒佈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的基本精神,為滿足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職業模塊教學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新形勢的需要而編寫。《中等職業學校烹飪專業教學用書:語文》凝結了近幾年烹飪專業語文教學改革成功經驗,很好地實現了烹飪專業學生學習的基本狀況與他們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基本語文能力之間的結合,可供三年制中等職業學校的高二烹飪專業師生使用。
一、編寫指導思想
(一)突顯中等職業教育語文教學職業模塊的特色
本教材將與烹飪專業相關的語文能力、語文知識以及道德情感有機地融人選文與活動的編寫中,注重趣味性、實用性、實踐性,是在高一語文基礎模塊學習的基礎上,在堅持語文學科獨立性的前提下,進一步將語文學習與專業學習完美地結合起來,既為烹飪專業學生的實習就業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又為有志於升學的學生提供提升語文應用能力和文化素養的途徑。
(二)注重提高烹飪專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本教材積極貫徹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目的,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指導思想,注意遵循語文教學的規律和學生認知特點,提高烹飪專業學生對美的感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對中國烹飪文化的瞭解,追求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的質量提升。
(三)體現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改革理念
本教材的編寫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蒐集和篩選資料、合作與交流、研究與探索、體驗與反思的能力,教材具有開放性、生動性的特點,以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 

語文圖書目錄

第一單元 烹飪境界
哲學家馮友蘭認為,人“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但是因為每個人做事的感悟不同,所達到的境界就不相同。本單元 的四篇文章必定會讓你對自己的專業、對將來的事業及人生有另一番思考。
庖丁解牛:用寓言的方式告訴我們如何做一個“神廚”
治學三境界:用三首詞包涵了人生所有的境界
笑傲江湖·傳劍:令狐沖學習絕技與我們學習各種技藝頗有相同之處
起飛,以純淨的心靈:來自烹飪專業學生的真實感悟
第二單元 烹飪名人
烹飪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藝術,有着獨特的內容、豐富的形式和深厚的文化。中國烹飪歷史悠久,儘管千百年來社會興衰、朝代更替,卻絲毫也沒有影響烹調技術和烹飪文化的發展。這其中名廚和名人功不可沒。本單元 我們將一起走近與烹飪有着千絲萬縷聯繫的名廚和名人,領略他們的別樣風采。
第三單元 地方風味
天南海北的飯桌上都得有幾碗菜,紅燒肉、葱油魚、油撥辣子、糖醋生薑。表面上看起來就是一碗下飯菜,其實不然,這一碗菜,還藴含了一方風情,一段歷史,一種文化。本單元 將帶領同學們走近各地美食,領略美食背後的風土人情!
第四單元 各國菜餚
中華美食享譽盛名,讓我們引以為豪,而世界各地的菜餚也有其獨特的魅力。讓我們用心靈與各國美食進行一次交流,在菜餚中領略各國的文化精髓!
第五單元 飲食美文
中華烹飪天下獨絕,文人雅士吃在嘴裏,回味無窮,就忍不住把自己的感受寫在紙上。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同時也是美食家,文人下筆寫美文炒美食,二美合一美,相映成趣。於是,就有了那些美妙無比的飲食文字,經久不衰地傳遞着佳餚的芬芳,讓我們在文學的餐桌上享受盛筵,反覆咀嚼,總有新味。本單元 選了四組文章,多方面展示了文學美食家們對“吃”的不同體味與情感
抒發。
飲食小品三則:
昆明食菌——文字如昆明雨季中的菌菇一樣清新自然
豆汁兒——梁實秋身居台灣,卻對當年北平的“豆汁兒”念念不忘
藕與蓴菜——能激起很多人的內心共鳴:故鄉的食物總是最好的
蔡瀾談吃兩則:“吃”也可以這樣隨性活潑
豆腐——白白的豆腐接近禪,誰能體會
吃的講義——對吃有過深入研究,才會有那麼多的感悟
蟹:看愛蟹成痴的李漁如何詮釋吃的最高境界
紅樓美味——茄鯗:看茄子是如何成為中華美食一絕
第六單元 飲食成語
烹飪文化是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成語中也有所體現。許多成語都不同程度地藴含着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信息。有些成語還體現了飲食觀念,有些成語直接記錄了菜名。這個單元 通過對與飲食文化有關的成語典故的研究和積累,加深對烹飪文化的理解。
第七單元 飲食詩詞
詩詞是語言凝練、感情豐富、韻律和諧的文學形式。從古到今,文人雅士吟誦飲食的辭章浩如煙海。有吟詠酒的,有吟詠茶的,也有吟詠食的,這些文字構成了永不散席的飲食文化的閲讀盛宴。本單元 通過對飲食詩詞進行回顧、品讀和鑑賞,積累詩詞,探尋詩詞中的飲食文化。
第八單元 菜餚命名
中華菜餚,色、香、味俱絕,光聽名字,就可以叫人垂涎三尺。菜餚集美食和美辭於一身,給予人們多方位的享受。中華菜餚既注重營養價值,又注重文化氛圍,尤其在菜餚命名上狠下工夫。本單元 主要通過對菜餚藝術命名的欣賞、分析與探究,瞭解菜餚藝術命名的規律,提高菜餚藝術命名的能力。
第九單元 烹飪人生
在本書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中的一部分同學要告別學校,走向社會。如果將人的一生進行分段計算的話,那麼工作大概佔到了人們生命的三分之一。有些人尋找不到工作中的意義,因此工作對於他們毫無樂趣;有些人則從工作中尋到了人生的快樂,因此樂此不疲。
給河馬刷牙: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對兒子安德烈未來工作的一番建議能否讓你產生更多的思考
張三的工作:在這樣的枯燥中人又應該如何尋找到工作的動力呢明子出師:明子很巧妙地通過了師傅的測試,他的這種做法對於你的工作是否有些啓示呢
做個儒廚:看我們的同學是如何詮釋“儒廚”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