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詩來見我

鎖定
《詩來見我》是李修文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4月。 [2] 
《詩來見我》以自己的風格與角度解讀中國古詩詞,以自身的真性情體味古人心意。 [4]  作者藉助兼具平行性、模糊性與整體性的詩性思維來實現古今詩境的互文性書寫,在詩教傳統中尋找以詩注我、以詩慰己的路徑,使古典詩歌由舊翻新、由客返主、由物及心,從而通向一種詩我互證的“心象”詩學的跨文體實踐。 [6] 
作品名稱
詩來見我
作    者
李修文
文學體裁
散文集
字    數
163千字
首版時間
2021年4月

詩來見我內容簡介

該書聚焦杜甫白居易劉禹錫元稹等人的世界,寫他們人在江湖的無奈與感嘆,寫他們猶在籠中的掙扎與艱辛;同時,讓古代詩人與當代生活交錯,描寫了一個又一個實實在在的普通人,如電工、泥瓦工、鄉鎮教師、超市小老闆,身患絕症的血頭等等。 [5] 

詩來見我作品目錄

寄海內兄弟
犯驛記
紅槿花開
枕杜記
遣悲懷
猶在籠中
偷路回故鄉
救風塵
致母親
雪與歸去來
十萬個秋天
樂府哀歌
追悔傳略
墓中回憶錄
自與我周旋
陶淵明六則
擬葬花詞
唯別而已矣
酒悲突起總無名
最後一首詩 [2] 

詩來見我作品鑑賞

《詩來見我》中,作者以詩為媒,書寫自我與古今詩人相遇時互相“照見”的心跡與心境;作者知人論世,通過“心象”風景的“參差對照”來為古典詩詞注入時代新解。“詩來見我”的命名,揭示了作為讀者心象之“再象”與作為詩人心象之“本象”的跨時空疊映與對話,體現出對王夫之“詩象其心”詩論主張的繼承與發揚。作者藉助兼具平行性、模糊性與整體性的詩性思維來實現古今詩境的互文性書寫,在詩教傳統中尋找以詩注我、以詩慰己的路徑,使古典詩歌由舊翻新、由客返主、由物及心,從而通向一種詩我互證的“心象”詩學的跨文體實踐。《詩來見我》表達的是作者自我開解的生命體驗,其中融入了一個現代文人對古典傳統的執着追求。因此,作者通過跨文體實踐融合多種質素,給散文創作帶來新的生命力,這是寫作技巧的拓新,並非是作者興之所至,消解文體。每篇散文中並置着三“境”——詩境、情境、心境。而林林總總的詩境、跨越時空而平行的情境,最終由“我”的心境統攝。換言之,“我”的解詩求內心之“真”甚於求讀解之“善”。 [6] 
《詩來見我》處理的是“詩”與“我”的一種關係。從文本上來看,《詩來見我》一個特點是20篇文章基本由兩種文本——“詩的文本”和“我”的言説文本組成。“詩的文本”和“我”的言説文本背後,浮動着三個基本的意義單元:意象、事件、主題。兩種文本在三個意義單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一種頗具有中國傳統抒情風格的綜合的文本。在意象上,一些篇目從標題就可以看出“雪”“秋”“花”“酒”等具有中國古典美學特色的意象。這些意象作為一種感覺或回憶的開關,在生命的諸多時刻開啓一種聯想。比如《枕杜記》出現的“湖”“船”“蘆葦”等意象,和接下來杜甫的“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對應,自然地讓讀者把自己和詩歌、作者自己的敍事文本聯繫在一起。從事件上來看,這些“詩來見我”的時刻,包括兩個層次的審美體驗,一是作者對詩的審美,二是書中所提及的古代詩人和作者對各自生命的審美體驗,兩者形成一種雙向的互動。一方面詩影響了“我”,另一方面“我”闡釋了詩。無論是書中所引的古詩,還是作者的敍事,在主題上大致可以概括為:愛、死亡、友誼、思鄉、離別。這些主題也正是自古以來中國詩歌中一切偉大的主題。但對於作者來説,這些主題或許又都可以歸納為一個,即不可逃避的命運以及與命運相抗爭的心靈。 [7] 

詩來見我作品影響

入選榜單
2023年3月,該書入選首屆“花城文學榜”。 [1] 

詩來見我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詩來見我》
2021年4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16903-0 [2] 

詩來見我作者簡介

李修文,1975年出生,湖北荊門人。著有長篇小説《滴淚痣》《捆綁上天堂》及散文集《山河袈裟》《致江東父老》等。曾獲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新人獎、南方文學盛典“年度散文家”獎等多種文學獎項。現任湖北省作協主席。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