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

鎖定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七言詩。此詩以詠馬為主題,但其真實含意卻是表達人才不夠重用的悲哀。詩人把馬的神態和姿勢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作品名稱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
出    處
山谷集
作    者
黃庭堅
創作年代
北宋
創作時間
1087年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字    數
140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作品原文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
太史瑣窗雲雨垂,試開三馬拂蛛絲
李侯寫影韓幹墨,自有筆如沙畫錐
絕塵超日精爽緊,若失其一望路馳。
馬官不語臂指揮,乃知仗下非新羈
吾嘗覽觀在坰馬,駑駘成列無權奇
緬懷胡沙英妙質,一雄可將千萬雌。
決非皂櫪所成就,天驥生駒人得之。
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
李侯畫隱百僚底,初不自期人誤知。
戲弄丹青聊卒歲,身如閲世老禪師。 [1]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註釋譯文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詞句註釋

①太史:指蘇轍。蘇轍曾任起居郎,所以稱他為太史。項窗:刻連環花紋的窗户。
②試開:打開。三馬:指三馬圖。
③李侯:李公麟。寫影:即臨摹。
④筆如沙畫錐:意思是筆法就好像用尖錐利器在沙子上寫字畫畫一樣。
⑤仗下:天子的儀仗之中有立仗馬。新:新養的馬。
⑥覽觀:即觀看。坰:遙遠的郊野。
⑦駑駘:劣等的馬。權奇:指非凡奇特。
⑧緬懷:深切地懷念。胡沙:西域沙漠之地。古時稱西域為胡,故稱沙。英妙質:英姿颯爽的駿馬。
⑨皂櫪:即馬槽。
⑩戲弄丹青:即以作畫為遊戲。丹青,均為顏料色彩,常用以代指圖畫。聊卒歲:聊以度日。 [2]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白話譯文

在宮中,太史蘇轍居住的地方,打開很久不見天日的三馬圖畫卷,將上面的灰塵蛛絲慢慢抹去,窗外,白雲西垂。
李公麟此時正在臨摹唐代著名畫家韓斡的《三馬圖》,他的筆法遒勁有力,就好像用尖錐利器在平沙地上刻畫一般。
他筆下的馬精神煥發,奔跑起來像風一樣,每一匹馬都神情專注,只顧在路上向前奔馳,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馬官一句話也不説,只用手臂做手勢,指揮駿馬,我這才明白這些立仗馬訓練有素,而不是新養的馬可以與之相比的。
我曾經觀看過那些處在郊野中的馬,那些馬都是劣馬,沒有任何奇特的地方。
我十分懷念西城沙漠之地的那些雄婆英發的駿馬,它們當中一匹駿馬可以統率十萬匹的平常馬。
這樣的駿馬可不是在槽櫪之間飼養就可以得到的,那是天上的神驥生出的馬駒被人們所得到。
現在,以千金買良駒這樣的事情早就沒有了,有才能的士人有時候連五張羊皮都比不上。
李公麟官位低下,以繪畫作為隱居,他一開始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畫家,他多才多藝但大家卻只知道他是一位畫師。
因此他乾脆以作畫為遊戲,聊以度日,閒暇的日子就如一位老禪師,參禪閲世,用以消磨時光。 [2]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祐二年(1087),黃庭堅當時與蘇軾、蘇轍等都在京師任職。當時,李公麟應蘇軾之請臨摹了唐代著名畫家韓幹的三馬圖,蘇轍為這幅圖作詩,黃庭堅步蘇轍詩韻而作此詩。 [2]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作品鑑賞

這首作品以詠馬為主題,但其真實含意卻是表達人才不夠重用的悲哀。前六句,詩人描述了李公麟臨摹唐代韓斡的墨跡,而且他所摹的馬神采奕奕,把馬的神態和姿勢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後四句則一轉,寫那些神采不凡的良馬已經成為馴良的立仗馬。在這裏,詩人將良馬與那些平常馬相比,得出了“駑駘成列無權奇”的結論。以下四句,詩人又一轉,寫那些西域胡沙中的名馬,“一雄可將十萬雌”,但這樣的馬又怎麼能是槽櫪之間就可以飼養得到的呢?這可是天上神驥生出的馬駒被人們所得到。隨後兩句“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是作者對現實統治者對待有才之人的不滿,對於人才的漠視竟然到了不值五張羊皮的地步,這真讓人心寒。最後六句轉入對李公麟這樣的人才依舊懷才不遇的描寫,他多才多藝,但因為官位低下的緣故,無法施展自己的志向,所以只能以作畫為戲,參禪悟道以打發時間,這都是因為統治者不重視有才之人的結果啊。 [2] 

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作者簡介

黃庭堅(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治平進士。宋哲宗時以校書郎為《神宗實錄》檢討官,遷著作佐郎。後因修史“多誣”遭貶。早年以詩文受知於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詩以杜甫為宗,有“奪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風格奇硬拗澀,開創江西詩派,在宋代影響頗大。又能詞。兼擅行書、草書,為“宋四家”之一。有《山谷集》《山谷琴趣外篇》。 [3] 
參考資料
  • 1.    王雲五.山谷詩注內集外集別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120
  • 2.    東籬子解譯.黃庭堅集全鑑.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20:105-107
  • 3.    繆鉞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