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許包野

鎖定
許包野,潮汕人,籍貫汕頭澄海 [1]  ,泰國華僑,中國共產黨傑出人物。在廈門諸多地下黨領導同志和雨花台2401名烈士中,許包野是惟一取得博士學位的 [2]  ,1923年2月經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許包野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任教,任教5年,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32年10月,黨中央任命許包野為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書記。1934年7月,中共江蘇省委連遭敵人破壞,黨中央調許包野任江蘇省委書記,領導恢復和重建江蘇省委機關。由於叛徒出賣,1935年2月20日,許包野在旅館被捕。1935年春壯烈犧牲 [3] 
中文名
許包野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廣東汕頭
出生日期
1900年5月
逝世日期
1935年
出生地
泰國
母    語
潮州話、國語
學    歷
博士
外    語
通曉泰英法德意俄奧西等國語

許包野簡介

許包野 許包野
許包野,祖籍廣東省澄海縣,潮汕人,1900年5月生於泰國一個華僑家庭,7歲回到祖國。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後在法國、德國和奧地利攻讀哲學,並獲得博士學位。1923年2月經朱德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旅歐期間,他一面鑽研馬克思主義,一面在中共旅歐支部的領導下參加實際鬥爭。1926年,許包野被派往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任教,任教5年,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九一八”事變後,許包野受共產國際的派遣,從蘇聯秘密回國,於1931年底到上海向中共臨時中央報告共產國際情況。1932年3月抵達廈門。5月,受中共廈門中心市委的派遣,他先後到安溪、惠安、泉州、莆田等地巡視工作,瞭解情況,發動羣眾,健全農會組織,建立農民武裝,協助整頓游擊隊,鞏固紅色根據地。
1932年10月,黨中央任命許包野為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書記。1934年7月,中共江蘇省委連遭敵人破壞,黨中央調許包野任江蘇省委書記,領導恢復和重建江蘇省委機關。同年10月,中共河南省委遭敵人破壞,黨中央又調許包野任河南省委書記,在處境十分危險的環境中領導河南省委堅持鬥爭。
1935年2月,由於叛徒出賣,許包野在河南鄭州被捕,隨即被押解到南京國民黨中央軍人監獄。1935年在南京英勇就義,時年35歲。

許包野生平經歷

許包野,自小離家赴暹謀生,是一個思想開朗、熱愛祖國、熱愛故鄉的華僑。母親吳阿棉,是暹羅人。許包野兄弟4人,他居長,二弟許澤藻,三弟許英藻,四弟許文藻。許包野 7 歲回國跟隨嫡娘,先在家鄉念私塾,11 歲進縣城縣立鳳山小學, 15 歲進澄海縣立中學,因勤奮又聰穎,考試常名列前茅。平時愛讀古書,涉獵頗廣,孔子、老子、墨子的著
故居 故居
作,他都啃過;《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他也潛心進行研究。17 歲那年,嫡娘逝世,父親按家鄉“娶孝婦”的習俗,給他物色了一位賢良卻沒有文化的農村姑娘叫葉巧珍的為妻。婚後,他給妻子改名叫葉雁蘋。 1919 年上半年,許包野中學畢業,時值五四運動,他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響,於是年冬毅然投考蔡元培為會長的“華法教育會”組織的赴法勤工儉學,以優異成績被錄取。 1920 年4月,他辭別故鄉,到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哲學也學法律。同年,他生一子,取名適歐( 7 歲夭折)。這年冬,他寫信給暹羅的父親,告訴法國社會動盪,法郎貶值,生活費用太高,而德國的生活費用較低,科學較發達,打算轉到德國留學,要求寄給 2000 塊銀元,作為轉學的準備。父親經過設法籌措,滿足了他的要求。第二年,他便從法國轉到德國的哥丁根,進入格奧爾格——奧古斯特大學繼續學哲學,並學習了軍事學。在這裏,年青的許包野如飢似渴地自學馬克思主義書籍,研究馬克思的哲學思想,認真探索革命真理,並積極參加中共旅歐支部組織的革命活動。

許包野革命經歷

1923 年,經朱德介紹,許包野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旅歐支部的一名先鋒戰士。
1925 年6月,五卅運動的消息傳到德國。中共旅歐支部立即動員全體黨員,全力以赴,組織廣大旅歐華人,反對帝國主義鎮壓中國革命,聲援國內五卅運動。許包野響應號召,積極投入運動。他在朱德的帶領下,同旅德的中共黨員,到一些城市和工業區講演,組織中國留學生和僑民舉行示威集會。 6 月 18 日晚 ,在柏林陶樂珊中學舉行集會時,朱德和許包野等40 餘名中國革命者被德國當局逮捕。3 天后,在德國共產黨的營救下,他們全部被釋放。不久,許包野被驅逐出德國,來到奧地利的維也納,繼續學哲學。他在德國和奧地利都獲得了博士學位。
1926 年,中共組織安排許包野到蘇聯莫斯科,在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任教,還兼任過地方法官。這時,他曾用許寶如、伯勒等名字。他在蘇聯工作 5 年多,不遺餘力地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作出貢獻。
許包野在國外學習和工作達11年之久,他除了英國沒有去過外,幾乎所有西歐的國家都去過,他懂法、德、意、俄、奧、西班牙等 6 國文字。
雨花台烈士像 雨花台烈士像
中國革命運動的蓬勃發展,工農紅軍隊伍的不斷擴大,需要更多的德才兼備的幹部到紅軍中工作。 1931 年九·一八事變後,共產國際便派許包野回國工作,要他到紅軍中與朱德一起領導武裝鬥爭。他從蘇聯的西伯利亞經黑龍江秘密回國。入國境後即受到國民黨特務的監視。他設法擺脱了敵人的跟蹤,幾經周折,於年底回到澄海縣冠隴鄉,與闊別10 餘年的親人會唔。
許包野在家裏只住了10 天,當他得悉二弟許澤藻在廈門搞地下工作時(注:許澤藻當時化名許依華,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常委兼宣傳部長),因急要同黨中央聯繫,便匆匆辭別親人奔赴廈門。為瞞過敵人耳目,他在香港停留了一個多月,才化裝成海員乘船到新加坡,再從新加坡到達廈門。此時是 1932 年 3 月初(即農曆正月底)。
許包野回國時不能隨身攜帶組織介紹信,只記下共產國際同中共中央約好的聯絡暗號,所以,他雖在廈門找到了黨組織,卻沒有正式組織關係。直到廈門中心市委把許包野寫的回國詳情報告黨中央之後,黨中央才把許包野的組織關係轉到廈門。在這之前,許包野以一個普通黨員的身份,服從中心市委的工作安排。在廈門,他化名阿寶、寶霞
4月,紅軍入漳前,中心市委原決定派他到漳州迎接紅軍。 20 日夜,當他要出發時,紅軍已於是日入漳,故取消此行。後中心市委計劃在漳州成立閩南蘇維埃,創辦工農大學,擬由他主持大學工作,又因當時交通斷絕和紅軍撤出漳州而未實現。
5月初,他接受中心市委派遣,巡視安溪。他認真聽取安溪縣委彙報,幫助整頓游擊隊,幫助建立農會、赤衞隊和少先隊等組織。 6 月中旬,中心市委來信,説中央電召他,要他馬上離開安溪,並順便到泉州、惠安一帶巡視。於是,他又先後到惠安、泉州、莆田等地檢查工作。在莆田,他幫助縣委端正指導思想,放手發動羣眾,開展抗捐鬥爭,還幫助他們建立了游擊隊和赤色根據地。
8月中旬,中心市委要他刻不容緩回廈。他匆匆趕回廈時,才知道中心市委書記王海萍不幸被捕犧牲,由宣傳部長許依華接任書記職務。中心市委要求中央將許包野留在廈門,並決定任他為中心市委宣傳部長。 9 月間,許依華也不幸被捕。中心市委決定許包野暫時代理書記職務。

許包野任廈門市委書記

1932年10月初,中共中央正式任命許包野為廈門中心市委書記。從此,他卓有成效地領導廈門和閩南 10 幾個縣的革命活動。
許包野着力整頓各級黨的組織,改組了惠安、泉州漳州黨的領導機構,在很短的期間內使黨組織得到了鞏固與發展。他發起援助東北義勇軍運動,組織“東北義勇軍後援會”,發動募捐,並揭露國民黨反動派藉機向羣眾敲詐勒索的卑鄙行徑。
1933 年初,他在廈門組織失業工人委員會,為這個委員會制定鬥爭綱領,提出“要飯吃、要衣穿、要工做”的口號,迅速把失業工人組織和發動起來。年底,他領導廈門馬路工人、碼頭工人、海員和商學日報工人先後舉行罷工,取得了增加工薪的勝利。
他還動員廈門數十位工人和 60 餘名失業者到漳州和安溪參加紅軍游擊隊,同時發動廈門互濟會募捐了 2000 塊銀元,買了 1 挺德國造的重機槍,命名“閩南號機關槍”,以武裝游擊隊。在閩南農村,他發動農民組織“農民委員會”、“農民協會”、“僱農工會”,發動赤衞隊隊員參加游擊隊
永遠的豐碑 永遠的豐碑
許包野重視黨的宣傳工作和理論建設,親自領導廈門文化協會,建立發行部、印刷機關,秘密出版《發動機》、《艦》、《戰鬥》、《舵》、《實話報》、《青工畫報》、《街頭號外》和《鷺華》等刊物,恢復《羣眾報》,把中央文件編成《革命叢書》,引導黨員羣眾學習馬列主義理論。
1934 年5月,叛徒周劍津(原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宣傳部長)從福州竄到廈門,聲稱尋找組織關係,要求與許包野會面。許感到周此時來廈事有蹊蹺,囑咐與周接觸的同志,要周詳細彙報福州地下黨被破壞的情況及其如何逃脱的經過,然後才與其見面。過了 3 天,周見誘捕不到許,迫不及待地帶領敵人破壞了地下團秘書處和印刷處,終於暴露其叛徒面目。由於許包野的警惕,使黨組織避免了一次大破壞。
6 月,許包野為保護革命力量,把謝仰真、黃秀珍兩位已暴露身份的女同志送往中央蘇區。他還根據蘇區福建省委的要求,安排中心市委機要文書謝飛到中央蘇區工作,並親自送謝到碼頭交給秘密交通員。
在許包野擔任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書記期間,中心市委所屬閩南地區 10 多個縣、市的革命運動蓬勃發展,黨員發展到近千人,廈門地區的“反帝大同盟”、“革命互濟會”、“赤色工會”等羣眾組織紛紛建立,漳州泉州安溪游擊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許包野被捕入獄

1934 年7月,在中共江蘇省委接連遭到敵人破壞之後,黨中央調許包野到上海擔任江蘇省委書記,化名寶爾。黨中央還派原江蘇省委常委、秘書長楊光華(化名子才)幫助許包野建立新的省委。新省委實行了“一個人只知道一個地方”的組織方案,即楊光華知道宣傳部長的家,宣傳部長知道書記的家,書記知道組織部長的家,組織部長知道宣傳部長的家。新省委建立不久,敵人企圖通過叛徒龔某誘捕楊光華和許包野,作為破壞新省委的突破口。有豐富地下鬥爭經驗的許包野,同楊光華互相關照,加倍警惕,機智地領導江蘇省委從內外兩個方面同敵人進行鬥爭,並及時地配合黨中央處決了叛徒龔某,使敵人的陰謀不能得逞,只好哀嘆“寶爾太機靈了”。
10 月間,由於中共河南省委遭受破壞,黨中央又調許包野到河南任省委書記,化名老劉。他從上海到開封赴任,同行有小汪(陳綠漪,女)、小葉(往河南任團省委書記)。他到河南工作時,適逢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紅軍也開始西征,白區地下黨的工作遇到更大的困難。在極其艱苦險惡的情況下,許包野不顧個人安危,天天早出晚歸,為着恢復發展黨的力量,發展武裝隊伍和建立革命羣眾組織而奔忙。正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還在準備搞武裝暴動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1935年2月19日(農曆正月16日)下午,許包野到省委宣傳部長張國誠(化名老王,同小葉小汪住在一起)的住處等待黨中央派來接頭的交通員。當時,張發現接頭地點有陌生人,知情況有變,通知許趕快從後院走。許和小汪從後院走脱,張與小葉從前門出走時即被國民黨特務捕獲。許沒有返回原來住處,立即和小汪分頭通知有關同志轉移。由於叛徒出賣,第二天晚上,許在旅館被捕。

許包野壯烈犧牲

許包野被捕後,敵人對他使用各種酷刑,但他始終堅貞不屈。不久,敵人將他同張國誠從開封解往南京國民黨特種監獄。在監獄裏,敵人又對他採取了各種各樣的軟硬兼施的手段,先是用金錢美女勾引,後又用高官厚祿拉攏。當這些手段失敗後,敵人採取了法西斯最野蠻、最殘酷的刑罰,用竹針扎進他手指,用辣椒水灌進他鼻子、眼睛,用小刀割破他的耳朵,扎進他的大腿、小腿,一直扎到他皮開肉綻、頭破腿斷。而許包野則以最英勇最堅強的革命精神與敵人鬥爭到最後一口氣。終因傷勢過重,於1935年春犧牲在南京監獄裏。

許包野評價

許包野懂得建立革命武裝反對反革命武裝的偉大意義。在他擔任中心市委書記期間,經常指示漳州中心縣委和安溪縣委,要努力擴大紅軍隊伍,增強革命武裝力量,要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並強調要密切聯繫羣眾,保護羣眾利益,嚴格遵守三大紀委八項注意;還動員廈門一些工人到那裏參加游擊隊。從而使這支自 1932 年 4 月紅軍主力入漳後建立起來的紅軍游擊隊,不斷壯大,並在打擊反動勢力,保護人民利益方面,做出了貢獻。
永遠的豐碑 永遠的豐碑
他注意抓好黨的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注意發展城市工人黨員,特別注意在郵電工人和碼頭工人中建立黨支部或黨小組;注意整頓黨團組織,建立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加強黨員的紀律觀念和組織觀念。因此,中共廈門黨的各級組織雖多次遭到破壞,許多同志被捕,有的被敵人殺害,有個別叛變了革命,但都能夠使受破壞的組織重新建立起來。到 1934 年 7 月,許包野離開廈門時為止,廈門和閩南黨員總數達近千人,在廈門有工廠、有工人的地方,幾乎都有共產黨的支部或小組,黨員隊伍有了很大的發展,黨員素質也有很大的提高。
許包野的工作作風是深入、踏實、細緻的。他在廈門工作兩年多,幾乎每天都出去參加各個基層組織的會議,或找黨員、幹部談話,或交代交通員到外地接送文件、護送來往幹部,很少見他在機關裏休息,只有一次病重才休息幾天。
包野的生活也是艱苦樸素的。每天吃兩餐最簡單的飯菜,他從不在外面吃一餐飯。他穿衣服也很簡單樸素,除從國外帶回來的一套舊西服外,兩件長袍輪換穿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