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西葫蘆

(葫蘆科南瓜屬植物)

鎖定
西葫蘆(Cucurbita pepo L.)是葫蘆科、南瓜屬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稜溝。葉柄粗壯,被短剛毛;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彎缺半圓形,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兩面均有糙毛。卷鬚稍粗壯。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頂端鋭尖;雄蕊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雌花單生,子房卵形。果梗粗壯,有明顯的稜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佈。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營養物質,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果實作蔬菜。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西葫蘆
拉丁學名
Cucurbita pepo L. [10]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9] 
葫蘆目
葫蘆科
南瓜屬
西葫蘆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西葫蘆形態特徵

西葫蘆
西葫蘆(5張)
一年生蔓生草本;莖有稜溝,有短剛毛和半透明的糙毛。葉柄粗壯,被短剛毛,長6-9釐米;葉片質硬,挺立,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先端鋭尖,邊緣有不規則的鋭齒,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深0.5-1釐米,寬3-4釐米,上面深綠色,下面顏色較淺,葉脈在背面稍凸起,兩面均有糙毛。
西葫蘆
西葫蘆(22張)
卷鬚稍粗壯,具柔毛,分多歧。雌雄同株。雄花單生;花梗粗壯,有稜角,長3-6釐米,被黃褐色短剛毛;花萼筒有明顯5角,花萼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黃色,常向基部漸狹呈鍾狀,長5釐米,徑3釐米,分裂至近中部,裂片直立或稍擴展,頂端鋭尖;雄蕊3,花絲長15毫米,花葯靠合,長10毫米。雌花單生,子房卵形,1室。
果梗粗壯,有明顯的稜溝,果蒂變粗或稍擴大,但不成喇叭狀。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種子多數,卵形,白色,長約20毫米,邊緣拱起而鈍。 [2] 

西葫蘆分佈範圍

西葫蘆原產北美洲南部,中國於19世紀中葉開始從歐洲引入栽培,世界各地均有分佈,歐、美洲最為普遍。中國各地均有栽培。 [2-3] 

西葫蘆生長習性

生長期最適宜温度為20-25℃,15℃以下生長緩慢,8℃以下停止生長。30℃以上生長緩慢並極易發生疾病。種子發芽適宜温度為25-30℃,13℃可以發芽,但很緩慢;30-35℃發芽最快,但易引起徒長。開花結果期需要較高温度,一般保持22-25℃最佳。根系生長的最低温度為6℃,根毛髮生的最低温度為12℃。夜温8-10℃時受精果實可正常發育。光照強度要求適中,較能耐弱光,但光照不足時易引起徒長。光週期方面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條件上有利於莖葉生長,短日照條件下結瓜期較早。西葫蘆喜濕潤,不耐乾旱,高温乾旱條件下易發生病毒病;但高温高濕也易造成白粉病。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砂土、壤土、黏土均可栽培,土層深厚的壤土易獲高產。 [4] 

西葫蘆栽培品種

花葉西葫蘆
花葉西葫蘆 花葉西葫蘆
又名阿爾及利亞西葫蘆。中國北方地區普遍栽培。蔓較短,直立,分枝較少,株形緊湊,適於密植。葉片掌狀深裂,狹長,近葉脈處有灰白色花斑。主蔓第五至六節着生第一雌花,單株結瓜3-5個。瓜長橢圓形,瓜皮深綠色,具有黃綠色不規則條紋,瓜肉綠白色,肉質緻密,纖維少。 [5] 
無種皮西葫蘆
種子無種皮,為以種子供食用的品種。植株蔓生,蔓長1.6米,第一雌花着生於第七至九節,以後隔1-3節再出現一朵雌花。瓜短柱形,嫩瓜可做蔬菜。老熟瓜皮橘黃色,單瓜重4-5千克。 [5] 
綠皮西葫蘆
長蔓西葫蘆 長蔓西葫蘆
植株蔓長3米,粗2.2釐米。葉心臟形,深綠色,葉緣有不規則鋸齒。第一雌花着生於主蔓第四至六節。瓜長橢圓形,表皮光滑,綠白色,有稜6條。一般單瓜重2-3千克。 [5] 
長蔓西葫蘆
植物匍匐生長,莖蔓長2.5米左右,分枝性中等。葉三角形,淺裂,綠色,葉背多茸毛。主蔓第九節以後開始結瓜,單株結瓜2-3個。瓜圓筒形,中部稍細。 [5] 

西葫蘆栽培技術

西葫蘆整地施肥

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餅肥75公斤、複合肥40公斤、草木灰80公斤。將肥料均勻撒於地面,深翻30釐米,整平地面。 [6] 

西葫蘆開溝整畦

採用深溝高畦,地膜覆蓋栽培。一般畦寬100釐米,畦高20釐米,溝寬25-30釐米。蓋膜前應再次將畦面整平,並噴灑除草劑。蓋膜時一定要拉緊、蓋平,使地膜與畦面蓋貼緊密,膜的四周用土壓實。整地施肥作畦蓋膜後,在定植前用45%百菌清煙劑每畝1公斤燻煙,封閉大棚進行悶棚消毒7天左右。 [6] 

西葫蘆定植

定植 定植
一般於3月中旬定植,當秧苗在3葉1心或4片葉剛展開時,苗齡在30天左右即進行定植。小型品種按株距40×40釐米雙行定植,每畝1800株左右。大型品種按株距50×50釐米雙行定植,每畝1600株左右。定植前1天將苗牀澆透水,選壯苗、好苗,儘量使根部多帶土移栽,定植時應讓根系正常舒展,定植後澆搭根水,並把定植孔用細土封蓋嚴密,以後每天澆1次水,至秧苗成活。 [6] 

西葫蘆温度

緩苗階段不通風,提高棚温度,促生根。白天棚温應保持25-28℃,夜間18-20℃,晴天中午棚温超過30℃時,可適當通風。緩苗後白天棚温控制在20-25℃,夜間12-15℃,有利於雌花分化和早坐瓜。坐瓜後白天保持温度至22-26℃,夜間15-18℃,最低不低於10℃,加大晝夜温差,有利於營養積累和瓜的膨大。 [6] 

西葫蘆保果

早春季節氣温低時,必須採取人工授粉,一般在上午9時前,摘取當日開放的雄花,去掉花冠,在雌花柱頭上輕輕塗抹。或用防落素、座果靈等植物激素按使用説明操作。 [6] 

西葫蘆肥水

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澆水。後期缺肥時,可採取破膜每畝追施10-15公斤複合肥或噴施葉面肥。 [6] 

西葫蘆採收

西葫蘆以食用嫩瓜為主,達到商品瓜要求時進行採收,長勢旺的植株適當多留瓜、留大瓜,徒長的植株適當晚採瓜。長勢弱的植株應少留瓜、早採瓜。採摘時不要損傷主蔓,瓜柄儘量留在主蔓上。 [6] 

西葫蘆病蟲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
西葫蘆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霜黴病、灰黴病等;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蝨紅蜘蛛美洲斑潛蠅。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抗(耐)病蟲的優良西葫蘆品種。合理佈局,切忌連作,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蟲能力。清理田園雜草,深翻土壤,消滅越冬病原、蟲蛹,減少病蟲源基數。
物理防治
利用害蟲的驅避性進行防治:懸掛黃色黍蟲板或黃色機油板誘殺蚜蟲;利用頻振式殺蟲燈和性誘劑誘殺夜蛾科害蟲的成蟲等。

西葫蘆化學藥劑防治

西葫蘆病蟲害化學藥劑防治方法表 [6] 
序號
防治
對象
農藥名稱
使用方法
最多施用次數
安全間隔期(天)
1
20%粉鏽寧乳油
50%硫磺懸浮劑
75%百菌清
2000倍液噴霧
250倍液噴霧
800倍液噴霧
3
3
3
7
7
7
2
病毒病
1.5%植病靈
20%病毒A可濕性粉劑
5%菌毒清水劑
高錳酸鉀與愛多收混合噴施
600倍液噴霧
500倍液噴霧
200-300倍液噴霧
1000倍液與6000倍液混合噴霧
3
3
3
3
7
7
7
7
3
霜黴病
70%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
72.2%普力克水劑
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
64%殺毒礬可濕粉劑
500倍液噴霧
800倍液噴霧
200倍液噴霧
400倍液噴霧
3
3
3
3
7
7
7
15
4
灰黴病
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
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2000倍液
1000-1500倍液噴灑
3
3
7
7
5
蚜蟲
10%大功臣可濕性粉劑
2.5%天王星可濕性粉劑
2.5%功夫乳油
1000倍液噴霧
2000倍液噴霧
2000倍液噴霧
3
3
3
7
7
7
6
10%吡蟲啉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
25%撲蝨靈可濕性粉劑
(1000-1500)倍液
1500倍液噴霧
3
3
7
7
7
73%可蟎特乳油
25%滅蟎猛可濕性粉劑
2000倍液噴霧
1000倍液噴霧
3
3
7
7
8
美洲斑潛蠅
1.8%蟲蟎克乳油
1.8%阿維菌素
2500倍液噴霧
3000倍液噴霧
3
3
7
7

西葫蘆主要價值

西葫蘆營養

西葫蘆 西葫蘆
西葫蘆含有較多維生素C葡萄糖等其他營養物質,尤其是鈣的含量極高。
中醫認為西葫蘆具有除煩止渴、潤肺止咳、清熱利尿、消腫散結的功效。對煩渴、水腫腹脹、瘡毒以及腎炎、肝硬化腹水等症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能增強免疫力,發揮抗病毒和腫瘤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預防肝腎病變,有助於增強肝腎細胞的再生能力。 [7] 

西葫蘆食用

西葫蘆果實呈圓筒形,果形較小,果面平滑,以採摘嫩果供菜用。西葫蘆以皮薄、肉厚、汁多、可葷可素、可菜可餡而深受人們喜愛。若食用時發現西葫蘆有苦味則可能含有苦味物質“葫蘆素”,請勿食用。 [3]  [8] 

西葫蘆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西葫蘆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9 千卡
蛋白質 0.8 g
脂肪 0.2 g
碳水化合物 3.8 g
不溶性膳食纖維 0.6 g
5 mg
9 mg
17 mg
92 mg
15 mg
0.04 mg
0.3 mg
0.03 mg
0.12 mg
0.3 μg
維生素A 5 μ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1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3 mg
煙酸(煙酰胺) 0.2 mg
維生素C(抗壞血酸) 6 mg
維生素E 0.34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