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褐法螺

鎖定
褐法螺(學名:Ranella olearia):貝殼在大小、厚度及花紋上變異很大,但形狀卻相當固定。殼厚且堅實,螺塔高,體層膨大,縫合線淺,前水管溝長,略微扭轉。每一螺層兩側都有縱脹肋。殼口幾乎為圓形,在頂端有一小溝;向外翻卷的外唇上約有17枚齒。螺軸光滑,前水管溝的軸側邊緣有小齒。軸盾薄而外張,強縱肋於弱螺肋相交。殼表乳白色,有褐色斑紋。殼口與外唇白色,新鮮螺殼的殼皮為黃褐色。
喜歡棲息在海藻繁茂的岩石和珊瑚礁上,過附着生活。肉食性殼類,喜歡吃海蔘和水螅。多在春、夏季進行繁殖。主要分佈於大西洋南部和中部、印度洋、太平洋西南部、地中海、非洲東部、澳大利亞和百慕大。
中文名
褐法螺
拉丁學名
Ranella olearia
別    名
歐洲法螺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亞    綱
前鰓亞綱
中腹足目
嵌線螺科
法螺屬
褐法螺
亞    種
無亞種 [5]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6] 
同義學名1
Ranella olearium (Linnaeus, 1758)
同義學名2
Ranella giganteum J. B. Lamarck, 1816

褐法螺形態特徵

褐法螺的大小在90 - 240 毫米之間。 [2]  此種螺在大小、厚度及花紋上變異很大,但形狀卻相當固定。殼厚且堅實,螺塔高,體層膨大,縫合線淺,前水管溝長,略微扭轉。每一螺層兩側都有縱脹肋。殼口幾乎為圓形,在頂端有一小溝;向外翻卷的外唇上約有17枚齒。螺軸光滑,前水管溝的軸側邊緣有小齒。軸盾薄而外張,強縱肋於弱螺肋相交。殼表乳白色,有褐色斑紋。殼口與外唇白色,新鮮螺殼的殼皮為黃褐色。 [3] 
神經系統相當集中,沒有唇神經連索。平衡器1個,僅僅有1枚耳石唾液腺位於食道神經節的後方;通常沒有食道附屬腺、吻和水管。排泄和呼吸系統沒有對稱的痕跡,右側相應器官退化。心臟只有1個心耳,不被直腸穿過。鰓1枚,櫛狀,通過全表面附在外套膜上。腎直接開口在身體外面,有的具有一條輸尿管。具有生殖孔。雄性個體具有交接器。齒式通常為2-1-1-1-2。 [1] 
褐法螺

褐法螺棲息環境

該物種為暖海產,多棲息在岩礁底淺海區和珊瑚礁間,有些種羣則生活在沙或泥沙質海底,從潮間帶到幾百米水深的海底都有它們的蹤跡。 [1] 

褐法螺生活習性

常以海星、雙殼類如珠母貝幼貝等為食。足富有肌肉質,適合於在各種條件下運動,但常與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相關。這些在水底爬行的種類,是以足部肌肉的收縮來推動身體前進。運動時是先由足部的縱肌收縮,收縮到最高峯時,足底局部抬起離開地面,隨後縱肌鬆弛,抬起的部分落回地面,這樣便前進一步,如此的收縮波可以在足的局部範圍內進行,也可在足的全長內發生,也可以左右交替收縮前進。縱肌的收縮由後向前推動身體前進,所以伸縮波與運動波方向一致。 [1] 
屬於前鰓亞綱中肉食性腹足類。其消化道的前端常形成吻,周圍包有吻鞘,吻中含有口腔、齒舌。取食時是由於頭部充血而將吻伸出,縮回時是受肌肉控制,由縮吻肌將吻鞘拉回。肉食性種類的齒舌上細齒的數目減少,但硬度增加,齒舌末端有倒勾、棘等,適合於切割及撕裂食物,有時齒上還有毒腺。肉食性種類口腔中常有顎,消化道一般較植食性的短,消化腺分泌的酶主要是蛋白酶。 [1] 

褐法螺分佈範圍

分佈於大西洋南部和中部、印度洋、太平洋西南部、地中海、非洲東部、澳大利亞、百慕大。 [2]  [4]  [7] 
褐法螺分佈圖 褐法螺分佈圖 [7]

褐法螺繁殖方式

雌雄異體,雄性個體包括精巢輸精管,輸精管的後端有前列腺以產生授精液,輸精管的末端形成交配器官陰莖(penis),前列腺開口在陰莖內,其授精液幫助交配。雌性個體有卵巢、輸卵管,輸卵管可膨大形成蛋白腺(albumin gland)、受精囊(seminal receptacle)及粘液腺(mucous gland)。蛋白腺及粘液腺可分泌營養物及粘液,以形成卵膜及卵囊,輸卵管的末端還伸出一交配囊以貯存交配後的精子。雌雄性需交配後方能使卵受精。卵多形成卵囊,產卵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上。 [1] 
腹足類均為螺旋卵裂,經內陷法與外包法形成原腸胚,沒有獨立生活的擔輪幼蟲期,在卵內已渡過擔輪幼蟲期。有自由游泳的面盤幼蟲期,它具有兩個大的纖毛葉,是來自擔輪幼蟲期的口纖毛環,具有運動與取食的作用。面盤幼蟲期已出現了足、觸手、眼及殼,在面盤幼蟲後期出現了扭轉,這一過程可能在數分鐘內或數日內完成。足生長迅速,用以爬行,以後用足附着在底部變態成成體。 [1] 

褐法螺貝殼功能

外殼體螺層非常膨脹。貝殼的主要成分為95%的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素。一般可分為3層,最外層為黑褐色的角質層(殼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蝕的作用,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殼質素構成;中層為稜柱層(殼層),較厚,由外套膜邊緣分泌的稜柱狀的方解石構成,外層和中層可擴大貝殼的面積,但不增加厚度;內層為珍珠層(底層),由外套膜整個表面分泌的葉片狀霰石疊成,具有美麗光澤,可隨身體增長而加厚。 [1] 

褐法螺主要價值

這種動物的殼體大,殼厚,一般殼層表裝飾性極豐富。可供賞玩和裝飾,大型體層的螺殼可當樂器。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