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裂變同質異能素

鎖定
一種新型的同質異能素,它是以自發裂變為主要衰變方式的、處於特殊激發態(裂變同質異能態)的重核素,與同一核素的基態相比,自發裂變半衰期短得很多,相差可達1025倍以上。裂變同質異能態的激發能一般為2~4兆電子伏。
中文名
裂變同質異能素
外文名
Fission nuclear isomer
主要衰變方式
自發裂變
激發能
2~4兆電子伏
學    科
核化學

裂變同質異能素概念

裂變同質異能素研究歷史

裂變同質異能素的存在是1962年由С.М.波利卡諾夫等人首次發現的。B.M.斯特魯金斯基1967年提出的雙峯裂變勢壘理論,很好地解釋了這一現象以及另外一些當時尚未得到解釋的事實。 經典的液滴模型裂變理論認為,在裂變過程中,原子核發生形變,形變增大到一定程度後,斷開成兩部分。隨着形變的增大,原子核的勢能先是上升,到達一極大值,然後再下降,這就是裂變勢壘。斯特魯金斯基把核殼層模型的概念從球形核推廣到大形變核(見綜合模型),對上述液滴模型理論進行校正。由於大形變的殼修正,某些中子數接近147的原子核,勢能曲線上出現一個凹坑,形成了兩個峯。這樣的勢壘稱為雙峯勢壘。
對於雙峯勢壘,除了基態外,還存在一個亞穩的同核異能態。它和基態之間由一個勢壘隔開,所以儘管自旋差異不大,核素也不會很快躍遷回基態去。核素可以穿透外壘而發生自發裂變。同基態的自發裂變相比,穿透的勢壘要低得多,也薄得多,所以自發裂變半衰期基態的短很多。

裂變同質異能素理論成因

裂變同核異能態的成因與原子核的一般同核異能態(見同質異能素)的不同,並非由於較大的自旋差異,而是由於該態原子核的形狀同基態的不一樣,所以又被稱為形狀同核異能態。有趣的是,形狀同核異能態本身還可以具有自己的自旋同核異能態。因此,一個核素可以有兩個裂變同核異能態,它們之間自旋相差很大,激發能、壽命也不一樣。
到1979年為止,在的33個核素中(質子數92~97,中子數145~152),總共已觀察到44個裂變同質異能素,以鈈、鎇為最多。其中,半衰期最短的只有10-12秒量級,最長的為14毫秒。 裂變同質異能素的發現及深入研究,豐富了人們對於裂變過程的認識,也加深了對於重原子核特性的瞭解。 [1] 

裂變同質異能素半衰期的測量

研究進展
表1 裂變同質異能素的分佈 表1 裂變同質異能素的分佈
自從1962年發現形狀同質異能素以來,在錒系區域已發現約有35個核素具有同質異能素,其中最重的同質異能素為245mBk,最輕的為234mU;以及壽命最長的是242mAm;最短的是244mGm。並發現有些形狀同質異能素(如Pu,Gm)具有兩個壽命,其中一個是第二極小中的基態,而另一個是對應的激發態——自旋或K禁戒的同質異能素,證實了Vandenbosch等人曾在1969年首先提出在第二極小中存在雙準粒子激發態的預言。
1974年Metag等人發展了尋找壽命為微微秒級的裂變同質異能素的技術——投影法,此方法能探測在10微米以內發生的緩發裂塊,這是半衰期測量技術的重大貢獻。從此以後,短壽命的同質異能素不斷髮現,使實驗數據更加完善。對於Z大於或等於98的同質異能素的半衰期預言可能更短,故能否探索在1微米內發生的緩發裂塊顯得尤為重要。
Pu裂變同質異能素測量
圖1 裂變同質異能素半衰期與中子數的關係 圖1 裂變同質異能素半衰期與中子數的關係
有關裂變同質異能素性質的研究,最廣泛的是測量它們的半衰期,將1979年9月份之前世界上已發表的裂變同質異能素半衰期的實驗值編於表1,並將它們的半衰期的對數值和中子數關係列於圖1。高度形變的原子核亞穩態,即所謂形狀同質異能素的出現,反映了形狀穩定是與新的殼結構相聯繫的。幻數最穩定,壽命應最長,通過分析壽命可以確定幻數是多少。由圖1推知,奇奇核Am壽命最長的是中子數為127,奇偶核Am壽命最長的是中子數為148;奇偶核241mPu壽命最長,它的中子數為147。真正的檢驗要看偶偶核,如238mU,240mPu,242mGm壽命最長,它們的中子數皆在146,所以從實驗結果可以判定中子數為146時,形狀同質異能素特別穩定。
在一定中子數時,半衰期的對數值隨質子數的增加而線性地下降,並不出現極大值,這是與液滴部分的外壘高度隨Z2/A的增加而減少是一致的,不存在幻質子數。由此可知,形狀同質異能素主要是由中子殼效應(強的負殼修正)而引起的高度形變——形成雙峯位壘,並非質子殼效應。故認為形狀同質異能素長短軸之比為2:1,它的幻中子數為146的預言,與實驗結果相符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