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龍蔚

鎖定
袁龍蔚,流變學家,中國流變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倡導缺陷體流變學、加工工藝流變學、中醫基礎理論流變學三個新的分支學科。運用新技術於材料破壞過程中裂尖斷裂過程區內形成的温度場、位移場、質量場、磁場的變化規律,建立了缺陷體流變學的基本理論框架,應用於水電站混凝土大壩的裂紋擴展分析及加固處理獲得成功。
袁龍蔚是中國流變學家、流變力學學科創始人、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政協常委、湘潭市政協副主席、湘潭大學流變力學所所長。 [2] 
2004年12月9日,袁龍蔚教授逝世,享年77歲。 [2-3] 
中文名
袁龍蔚
出生日期
1928年4月
逝世日期
2004年12月9日 [2]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理學院
性    別

袁龍蔚簡介

袁龍蔚 男,1928年4月生,北京市人。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理學院。湘潭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九三學社湘潭市委主委、湘潭市政協副主席、中國流變學學會主任委員、中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南地區高校學位評估委員會委員、省市區三級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中外合資華盛空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先後開創了缺陷體流變學、加工工藝流變學、中醫基礎理論流變學三門新分支學科,從理論經實驗到應用,建立了較完善的體系,取得顯著的效益。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部委級科技進步獎3項、省校級各種獎勵與榮譽稱號15次。在國外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24篇;在國內出版專著5部,發表論文82篇。科研課題3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及中國科學院力學所資助,還獲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資助。在中美、中波間簽有聯合科研協議。曾赴羅、捷、美、澳、法、南、日、瑞士等國訪問與講學及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組織過全國流變學會議4次,主持過國際流變學會議1次,為發展整個流變學學科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國家級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推薦權。作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是第一批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袁龍蔚人物生平

袁龍蔚,1928年4月12日出生於北京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他的中小學時代正值抗日戰爭時期。1935年至1946年,他隨其父母輾轉流離,從北京到南京,經武漢到長沙,不久,又經貴陽到重慶,翌年再經西安到蘭州。1946年夏季畢業於青海西寧湟川中學,同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這11 年中,他受到了全國奮起抗日的愛國主義教育,親身體驗到祖國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深重苦難之中,因而立志獻身科學,走“科學救國”之路。在北京大學的5年學習中,他先後讀了物理系、數學系、化學系的必修課程,這使他得以為後來發展交叉學科——流變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1年,袁龍蔚獲理學學士學位後,服從國家統一分配,到中央交通部交通科學研究院,主要從事瀝青材料和土的流變性能改善、瀝青路面施工方法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與工程實踐,1956年,被破格晉升為工程師。自1954至1959年間,他翻譯出版了前蘇聯B.B.米哈伊洛夫的《道路石油瀝青》、英國J.普菲的《地瀝青的性質》等7部譯著。1961年,他奉調到湖南省交通廳工程管理局從事科研、設計與施工,先後參加毛主席家鄉韶山及大託鋪飛機場的路橋工程建設。在這期間,他發表了10多篇論文,還撰寫出版了《表面處治與簡易處治》一書,在國內第一次提出公路路面簡易處治的設計理論與施工方法,成為全國有名的黑色路面專家。
1979年,袁龍蔚被調到湘潭大學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1980年晉升為副教授,1981年再次破格提升為教授。1985年3月至1989年2月任湘潭大學機械工程系系主任兼流變力學研究所所長,為系、所的發展付出了大量勞動,深得師生愛戴。
袁龍蔚是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 袁龍蔚是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委員
袁龍蔚是我國最早從事流變學研究與傳播的力學家之一。1961年他編著了國內第一本介紹流變學的書《流變學概論》,成為高校各有關專業流變學課程的主要參考書。他的第二本專著《流變力學》起草於1968年,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情況下寫作條件是十分艱苦的,他憑着一顆真城的愛國心和對科學事業的執着追求,歷經18年,這部65萬字的鉅著終於在1986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獲得了199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80年代,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他更加發奮工作,首先與智榮斌、李之達合作,編寫了《流變斷裂學基礎》一書,該書於1992年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除理論推導外,首次刊出裂紋擴展過程裂尖區温度場變化規律的實驗彩照48幅。繼之,於1994年又出版了《缺陷體流變學》一書,依據材料失效過程中顯示的流變與耗散現象的實驗量測結果,採用非平衡態熱力學、統計物理學、非線性流變動力學相結合的方法,把現有的損傷力學與斷裂力學從本質上統一起來,做到宏、細、微觀的結合。同年,在美國,他與S.E.斯渥茲(Swartz)和K.K.胡(Hu)兩位教授合寫出版了《The Phenomena of Rheology and Diss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ack Propagation》一書,書中除理論公式外,主要向國際上介紹了宏觀裂紋擴展過程中裂尖過程區温度、質量、磁場變化規律的實驗結果。自80年代以來,總計他在國內外發表論文達102篇,還編寫教材5部、發表譯文6篇。
袁龍蔚為我國流變學的發展與人才培養做了許多工作。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前夕,他參與並領導制定《全國力學發展規劃》中的流變學分支學科發展規劃,同時參與並主審了我國第一本流變學名詞《英漢化學化工詞彙補編(流變學部分)》。
袁龍蔚是中國流變學學術組織的主要籌建者之一。1985 年11月,英籍華裔陳文芳博士與錢人元、周光坰、袁龍蔚等教授共同發起在長沙召開了第一屆全國流變學學術會議。會上成立了流變學專業委員會,陳文芳任主任委員,袁龍蔚任副主任委員。自1990年至1995年,袁龍蔚任主任委員。
1985年湘潭大學成立了國內第一家流變力學研究所,袁龍蔚任所長,同年獲得國內第一個流變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至1993年間,袁龍蔚還先後受聘為青島化工學院(現青島科技大學)、中國包裝工程學院(現株州工學院)兼職教授,1995 年他受聘為國防科技大學博士副導師。他是《科學探索學報》主編,湖南省力學學會第一屆理事會副理事長。中國力學學會名譽會員。他還是全國政協第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第六屆委員會常委,湘潭市政協副主席及中外合資華盛空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1980年他加入九三學社,任該社第七、第八屆中央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該社湘潭市主任委員。

袁龍蔚成就及榮譽

早在1980年前後,袁龍蔚揚棄國際已有的線彈性、彈塑性及粘彈性斷裂力學理論,由於裂紋擴展過程中有熱傳導和熵產生,所以舊理論的若干前提假設與熱力學不相容。他認為材料的局部損傷是用缺陷而不是用強度來表徵,時間因素不可忽略,代表性單元中的損傷演化首先要依損傷基元類型[微孔洞損傷與匯合、微裂紋損傷與臨界串接、界面損傷(含滑錯、空穴化與斷裂)及變形局部化帶與沿帶損傷]來選擇一個最佳描述損傷現象的尺度,各類損傷間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影響。因此,在局部化的同時,平均化亦顯得極為重要。基本方程的整體形式向局部形式推導時,反映裂尖過程區特性的局部化剩餘不容忽視。首次提出細觀損傷演化過程與宏觀裂紋擴展過程具有如下共同特性:1.含缺陷流變性材料破壞過程是具有微結構不連續體系的非平衡態統計熱力學相容的一個非線性流變動力學過程。2.內部各種不同尺度、不同類型的細觀缺陷呈現無序分佈,相關缺陷間的相互作用形成集體協同效應。3.在破壞過程中,細觀缺陷周圍和宏觀主裂紋端部均形成局域非均勻温度場,故熱-力耦合效應不容忽視。4.細觀缺陷導致宏觀主裂紋端部過程區幾何形貌發生變化,經常表現為非線性的裂紋擴展形貌。5.演化過程中,細觀缺陷匯合算子與閉合算子間的關係符合微觀物理學中的費米(Fermi)對易關係,而相關缺陷的匯合條件可由非線性流變動力學參量ξc確定,ξc則取決於劉維爾(Liouville)算子的非對角化特徵。6.破壞過程中,材料的內部電子與電子、電子與聲子、聲子與聲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造成相關細觀缺陷與周圍分子鍵間動量、能量的交換,從而熱量以波的形式傳播。7.含缺陷流變性材料在其破壞過程中的能量耗散是以流變變形功、宏觀動態裂紋擴展、細觀損傷演化、擴展裂紋的耗能尾區等多種形式進行的,因而流變性與耗散性是材料破壞過程的本質特徵。
以上幾點認識構成了缺陷體流變學的基本框架,突出了時間、温度、流變、耗散四項基本要素。理論成功地應用於柘溪水電站混凝土大壩的防裂紋擴展措施,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及能源部一等、水利部二等科技進步獎,並獲湖南省1988年十大科技成果獎。
1984年,袁龍蔚首次提出金屬材料的組織超塑性變形,其本質是晶界流態化區產生粘塑性流變變形的新觀點,認為熔體不定常流動是引起温度脈動的重要起因,而流動狀態則有温度梯度在重力場作用下引起的浮力流動、晶體旋轉引起的強迫對流及自由表面上表面張力梯度引起的流動。實驗證明,採用交替加載技術可發揮超塑性的潛力和縮短超塑性成形時間。在進行超塑性材料通過錐形模口的穩態拉絲和擠壓工藝以及吹膜工藝等流態場的流變學理論研究後,袁龍蔚提出流變鑄造和蠕變成型兩種熱流變加工新工藝。紅箭8號運載火箭彈託和運7直升飛機發動機軸流葉輪的加工實踐表明,新工藝具有如下優點:充填型腔性能好,採用複合擠壓力可以在一次成型中獲得形狀複雜、薄壁、高筋的構件,適用温度範圍較廣且不受合金種類限制,構件整體具有較均勻的機械性能,總收縮量降低,減少裂紋產生的可能性,表面光潔度改善,壓鑄模具壽命及鑄件尺寸精度有較大提高。可見,“加工工藝流變學”這一新分支學科的創建,對發展宇航、航空及兵器工業具有重要意義。
袁龍蔚創建的第三個新分支學科“中醫基礎理論流變學”從泛系理論入手,為構成微模擬,研究了流變性物質元的泛對稱,再通過泛系投影構成宏模擬,宏微兩個層次的模擬構成流變學理論模型。在此基礎上,根據中醫脈象的病理成因,將臨牀常見的27種病理脈象分成虛症脈象和實症脈象兩大類,以能給予醫生指感的入射脈動效應顯著與否為主要標誌,提出血液脈動速度分佈和紅細胞微旋分佈兩個基本特徵量,應用拉普拉斯變換與有限漢克爾變換的聯合變換進行了計算,為中醫脈象學及診斷手段的現代科學化奠定了一個量化基礎。人體經絡是一種生命現象,根據熱力學中熵的概念直接建立信息量度,應用數學中的算子譜論,給出人體生物場的數學模型。人體生物場是耗散結構,屬熱力學開放系統,與自然界的時間性和週期性密切相關;人體經絡系統的感傳具有微觀量子性,生物能粒子傳導主要是複雜的生物信息高分子電子流,且以超距傳遞的弧波為主要形式。從而,從流變學基本理論出發,建立起考慮電磁效應和熱力效應的人體生物場場方程以及經絡感傳的動力學方程。為探討中醫的針灸和針麻原理提出一些新思路。

袁龍蔚學術活動

袁龍蔚在頑強進行教學與科研工作的同時,還致力於國際間的學術交流,把我國的流變學研究成果介紹給國際學術界。
1986年他赴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和捷克的布拉格進行學術交流並參加第二屆歐洲流變學家學術會議。1987年赴美國休斯敦參加國際混凝土斷裂力學會議,首次在國際上介紹了流變斷裂學理論,引起與會者的極大注意。
1988年赴澳大利亞的悉尼參加第10屆國際流變學會議,並任分會主席;隨後去法國第六巴黎大學訪問與講學。於1989年,他分別邀請波蘭科學院院士S.扎赫爾斯基(Zahorski)、美國土木工程學會理事長S.E.斯渥茲(Swartz)和美國堪薩斯州大學教授K.K.胡(Hu)來華訪問與講學。
1990年,他再次赴美,先後訪問了斯坦福大學、明尼蘇達州大學,在對堪薩斯州大學進行訪問的同時總結了科研合作項目的成果。
1991年,袁龍蔚作為中方主席在北京成功地主持了中日國際流變學會議,同參加會議的原蘇聯流變學學會主席V.G.庫裏欽克漢(Kulichikhin)、日本流變學學會主席小谷壽、澳大利亞流變學學會主席R.I.坦尼爾(Tanner)及參加會議的德、英、意、日、美、瑞典、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香港等的同行們進行了廣泛的接觸與交流。
1994年,他在瑞士作短暫停留後,又赴西班牙塞維利亞參加了第四屆歐洲流變學會議,為增進國際間同行們的友誼和推動流變學事業的發展,袁龍蔚做了大量工作。在這些工作的基礎上,中國力學學會向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IUTAM)提出申請,於1997年9月在北京舉行IUTAM Symposium on Rheology of Bodies with Defects,王仁任會議主席、袁龍蔚為籌委會主席。也正因為如此,他的科研課題不但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NSF-1880360)和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LNM開放研究實驗室(1990)的資助,還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INT8812995)資助。
1996年,由他牽頭和北京大學黃築平教授、華中理工大學楊挺青教授等共同申報的“含缺陷流變物體的材料破壞理論”被NNSF列為重點項目予以資助(NNSF 19632002)。此外,袁龍蔚還在中美、中波間簽有科研合作及成果交流協議書,與美國馮元禎、薛昌明、法國J Lemaitre、墨西哥A S Balankin等也有較頻繁的科研成果交流,為青年一代走向國際提供了方便。
在“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精神指引下,袁龍蔚在流變學科研與教學工作中刻苦耕耘了40多個春秋,他既是我國流變學界的先驅,又是享譽國內外的流變學家,為我國的流變學事業作出了貢獻。

袁龍蔚人物簡歷

1928年4月12日 出生於北京市。
1946-1951年 北京大學理學院,獲理學學士學位
1951-1961年 中央交通部科學研究院技術員,1956年任工程師。
1961-1979年 湖南省交通廳工程管理局工程師。
1979-1980年 任全國重點大學湘潭大學副教授。
1981年 任湘潭大學教授。
1985年3月-1989年2月 任機械工程系系主任兼流變力學研究所所長,兼任青島化工學院、中國包裝工程學院教授。
1984-1987年 任《科學探索學報》主編。
1986-1994年 分赴羅、捷、美、澳、法、瑞士、西班牙等國訪問與講學。
1990-1995年 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化學會流變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6年 被國防科技大學聘為博士生副導師。

袁龍蔚主要論著

1 袁龍蔚.流變性概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1.
2袁龍蔚.流變力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3袁龍蔚.論裂紋擴展過程中的流變與耗散現象.力學進展,1989,19 (1):20~35.
4 袁龍蔚,智榮斌,李之達.流變斷裂學基礎.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2.
5 袁龍蔚.缺陷體流變學.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4.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