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衣(拼音:yī、yì)是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 [2]  ,其古字形像上衣,本義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後為衣服的總稱。又引申為覆蓋在或包在物體表面的東西。以上義讀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蓋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動詞,讀yì。
衣是漢字部首之一,序號:142。漢字中以“衣”為意符的字多與衣着有關。“衣”在左邊時變作“衤”,如:襯、衫、袖、裙、被;在下邊時仍作“衣”,如:袋、袈、裘、襲;在左下時也作衣,如:“裁”;在上邊也作衣,如:裔;“衣”字拆開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在中間插入一個字時“衣”大多作意符,如:袞、衰、褻、裹等。 [14] 
中文名
拼    音
yī,yì
部    首
五    筆
YEU [3] 
倉    頡
YHV [3] 
鄭    碼
SRH [3] 
筆    順
點、橫、撇、豎提、撇、捺
字    級
一級(0520) [1] 
平水韻
上平五微,去聲五未 [4] 
注音字母
ㄧ,ㄧˋ
筆畫數
6+0
造字法
象形字
結    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異體字
𠅃
統一碼
基本區-8863
四角碼
0073₂

文字溯源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象形字。甲骨文(圖1)的“衣”就像衣服之形,上部的“人”字形部分就是衣領;兩側的開口處就是衣袖;下端像衣服的下襬。金文(圖2)的形體也基本上同於甲骨文。戰國(圖3、4)文字、小篆(圖5)沒有多大變化,只是下部的衣襟部分是向右拐。西漢末,在隸變過程中,某些筆畫被平直、連接等,遂失去了象形性。圖6、7為漢代俗體,下半部分像兩個人字,許慎分析衣“象覆二人之形”,可能就是受了漢代俗體影響。楷書形體則完全失去了衣服的樣子了。 [2] 
古代的人着上衣下裳。“衣”的本義是上衣,不包括下衣。上古漢語下衣叫裳,類似於現代的的裙子,例如《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這是説綠色的上衣,黃色的下衣。“衣”從上衣引申為衣服的總稱,這個意義一直沿用至今。
穿衣上身,“衣”字就具有了動詞“穿衣”的意思。例如《論語·子罕》:“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歟?”衣服穿在身體之上,把整個身體幾乎覆蓋無遺,因此“衣”還具有“覆蓋”“遮蔽”之義,例如《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覆蓋人體的織物叫“衣”,同理,覆蓋其他物體的也可以稱為“衣”,例如,覆蓋火炮的外罩叫“炮衣”,筍外面薄薄嫩嫩的外皮稱為“筍衣”,芋頭表層的薄皮稱為“芋衣”,等等。 [1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體或禦寒的東西。
clothing;clothes;
garment
《詩經·豳風·七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晉·陶淵明 《桃花源記》:“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衣服;衣着(zhuó);衣冠;衣不解帶
特指上衣。
upper garment
《詩經·邶風·綠衣》:“綠衣黃裳。”
《詩經·齊風·東方未明》:“ 東方未明,顛倒衣裳。”

蒙覆在器物或自然物表面的一層東西。
covering
唐·雍陶《罷還邊將》詩:“新鷹飽肉唯閒獵,舊劍生衣懶更磨。”
茅盾《子夜》十七:“那杯子裏的熱牛奶剛剛結起一張薄薄的衣。”
糖衣;腸衣
指胞衣。

明·馬愈《馬氏日抄·番藥》:“阿息兒,狀如地骨皮,治婦人產後衣不下。”

〈文言〉指鳥類的羽毛。

唐·陸龜蒙《奉和襲美二遊詩·任詩》:“魚驚尾半紅,鳥下衣全碧。”
宋·陸游《小園獨立》詩:“新泥添燕户,細雨濕鶯衣”。

〈文言〉昆蟲的翅膀。

宋·張耒《夏日》:“蝶衣曬粉花枝舞,蛛網添絲屋角晴。”

〈文言〉通“”。商朝。

禮記·中庸》:“壹戎衣而有天下。”

(Yī)姓氏用字,參看“衣姓”。



動詞
〈文言〉通“”。倚靠。

《尚書·康誥》:“今民將在祗遹乃文考,紹聞衣德言。”

動詞
〈文言〉穿(衣服)。
wear;
put on
莊子·盜蹠》:“不耕而食,不織而衣。”
〈文言〉給人穿上衣服。
garment
《詩經·小雅·斯干》:“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文言〉覆蓋。

《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文言〉在物體表麪包裹或塗抹。

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裂裳衣瘡,手注善藥。”

注①:“衣錦還鄉”的“衣”今讀yī。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6]  《漢語大字典》 [5] 

近義辨析

衣、裳、服
先秦時,“衣”本指上衣,“”本指下衣(即裙裳),“衣裳”連用泛指衣服。“”本指穿着,也指衣服;又特指喪服;“衣服”連用本指衣裳、服飾,後只指衣裳。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八】【衣部】於稀切(yī)
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凡衣之屬皆從衣。 [7] 

説文解字注

“依也”注:疊韻為訓。依者,倚也。衣者,人所倚以蔽體者也。
“上曰衣,下曰常”注:常、下帬也。
“象覆二人之形”注:孫氏星衍曰:當作二𠃋。𠃋,古文肱也。玉裁謂:自人部至此部及下文老部、屍部字皆從人。衣篆非從人,則無由次此。故《楚金疑義篇》作𠅃,雲《説文》字體與小篆有異。今人小篆作衣,乃是變體求工耳。下文表、襲、袤、裔四古文皆從𠅃,則知古文從二人也。今人作卒字,亦從二人。何以雲覆二人也。雲覆二人則貴賤皆覆,上下有服而覆同也。於稀切,十五部。 [8] 
【註釋】①帬:同“裙”。

廣韻

於希切,平微影 ‖衣聲微1部(yī)
衣,上曰衣,下曰裳。《世本》曰:“胡曹作衣。”《白虎通》雲:“衣者,隱,裳者,障也。所以隱形自障蔽也。”又姓,出《姓苑》。
於既切,去未影 ‖衣聲微1部(yì)
衣,衣著。於既切。又音依。一。 [9]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部】 衣;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韻會》並於希切,音依。《説文》:上曰衣,下曰裳。《世本》:胡曹作衣。黃帝時人。《白虎通》:衣者,隱也。《釋名》:衣,依也。人所以依以庇寒暑也。《玉篇》:所以形軀依也。《類篇》:象覆二人之形。《易·繫辭》: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禮·玉藻》:衣,正色。裳,閒色。傅玄《衣銘》:衣服從其儀,君子德也。衣以飾外,德以飾內。
又絲衣,祭服也。《詩·周額》:絲衣其紑。
又《博雅》:寢衣,衾,𩏩服也。
又《釋名》:中衣,言在外小衣之外,大衣之中也。
又心衣,抱腹而施鈎肩,鈎肩之閒施一襠,以養心也。
又面衣。《晉書·惠帝紀》:尚書高光進面衣。
又耳衣。唐《邊塞曲》:金縫耳衣寒。
又綴衣,掌衣服官名。《書·立政》:王左右常伯、常任、準人、綴衣、虎賁。
又白衣,未仕之稱。《後漢·崔駰傳》:憲諫以為不宜與白衣會。
又牛衣,編亂麻為之。即今俗呼為龍具者。《前漢·王章傳》: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
又垣衣,苔也。王融詩:垣衣不可裳。
又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祐。
又人名。《高士傳》:被衣,堯時人。蒲衣,舜時人。
又青衣,地名。《史記·彭越傳》:處蜀靑衣。注:今為臨卭。
又借服膺意。《書·康誥》:紹聞衣德言。
又《唐韻》於既切,讀去聲。服之也。《玉篇》:以衣被人也。《增韻》:著衣也。《晏子·雜下篇》:衣十升之布。《前漢·東方朔傳》:身衣弋綈。
又《韻補》於斤切。齊人言衣聲如殷,今姓有衣者,殷之謂歟。 一作㐆。《通志·六書略》:卽衣字,從向、身。
考證:“《正字通》:明有衣勉仁,衣𧙗。”謹照原文𧙗改祐。 [10] 

字形書寫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提示

“衣”字書寫演示 “衣”字書寫演示
上窄下寬。“亠”居上居中,點筆在豎中線上端。下部長撇從豎中線左側起筆,撇尖超出上部;㇙(豎提)寫在豎中線左側;末筆捺從長撇上端起筆,捺腳超出上部。 [11] 

書法欣賞

以上參考資料: [12]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韻系
聲母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八微
開口呼
全清
於希切
ʔjəi
去聲
八未
開口呼
全清
於既切
ʔjəi
中原音韻


陰平
齊微

齊齒呼

全清

i
洪武正韻

平聲
二支


全清
於宜切
ʔie

去聲
二寘


全清
於戲切
ʔie

平聲
八真




伊真切

分韻撮要

陰平
第三幾紀記





(參考資料:漢典 [13]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ʔ
i̯ər
先秦
王力系統
0
ǐəi
先秦
董同龢系統
ʔ
jə̆d
先秦
周法高系統
ʔ
jər
先秦
李方桂系統
·
jəd
西漢



東漢





jəi


jəi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ə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əi
隋唐
高本漢系統

ʔ
je̯i
隋唐
王力系統

0
ǐəi
隋唐
董同龢系統

ʔ
jəi
隋唐
周法高系統

ʔ
iəi
隋唐
李方桂系統

·
jĕi
(參考資料:漢典 [13]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i
55
陰平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i
213
陰平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i
21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i
55
陰平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i
44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ɿ
212
陰平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i
21
陰平

晉語
太原
i
11
平聲

吳語
蘇州
i
44
陰平

吳語
温州
i
44
陰平

湘語
長沙
i
33
陰平

湘語
雙峯
i
55
陰平

贛語
南昌
i
42
陰平

客家話
梅縣
i
44
陰平

粵語
廣州
ji
53/55
陰平

粵語
陽江
ji
33
陰平

閩語(閩南語)
廈門
i
55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ui
55
陰平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i
33
陰平
文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ui
33
陰平
白讀
閩語(閩東語)
福州
i
44
陰平

閩語(閩北語)
建甌
i
54
平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5]  、漢典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07-29]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729
  • 3.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14]
  • 4.    平水韻 五微  .搜韻[引用日期2019-07-29]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276
  • 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531;1542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126
  • 8.    辭書搜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19-07-31]
  • 9.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65;361
  • 10.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86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411
  • 12.    各體書法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31]
  • 13.    “衣”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7-29]
  • 14.    曹先擢,蘇培成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多功能字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12:837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96
  • 16.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 文化源流 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331-332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