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裳(拼音:cháng、sha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3]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見於先秦著作《詩經》。“裳”是形聲字,從衣、尚聲。“裳”本指古人束在下半身、長至膝蓋的一種衣服,類似於裙子,讀作cháng。後“衣”“裳”連用泛指衣服,其中的“裳”讀作shang。 [11] 
中文名
拼    音
cháng、shang [1] 
部    首
衣、
五    筆
IPKE [1] 
倉    頡
DBRYV [1] 
鄭    碼
KOSR [1] 
筆    順
豎—點—撇—點—橫鈎—豎—橫折—橫—點—橫—撇—豎提—撇—捺
字    級
一級(編號:3099) [3] 
平水韻
下平聲·七陽 [2] 
總筆畫
14(部首6,部首外8)
四角號碼
9073₂ [1] 
注音字母
ㄔㄤˊ、ㄕㄤ [1] 
統一碼
基本區 U+88F3 [1]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1] 
筆順編碼
24345251413534 [1] 
造字法
形聲字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形聲字。“裳”由“尚”和“衣”組成,“尚”表示字的讀音與“尚”字接近,“”表示字的意思跟衣服有關。“裳”最初是指穿在下身的衣裙,屬於裙子的一種,而不是褲子。這種“裙子”,無論男女皆可穿着。根據文獻記載,最早的裳是用整幅布做的,也就是不需要剪裁。把一整幅布圍在腰上,把多餘的布做成褶。褶的大小和多少,要根據人的腰圍的粗細來定。這樣的裳,實際上就是簡單的裙子。
學界多以為“裳”與“常”曾經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説文解字》就將“裳”作為異體字附於“常”後:“常,下帬(裙)也……裳,常或從衣。”後來,二字逐漸有了分工,“常”用於其他意義,而“裳”表示“下身穿的衣裙”的意義則沿用下來。
跟最初專指“上衣”的“衣”可以發展為“衣服”的通稱一樣,專指“下衣”的“裳”後來也可以泛指衣服。例如《木蘭詩》:“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以及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等等。
既然上為“衣”,下為“裳”,上下合在一起為“衣裳”,那麼,“衣裳”演變為衣服的通稱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説,“衣”和“裳”皆可泛指衣服,“衣裳”連用泛指衣服也是順理成章的。乃至到了後來,“裳”逐漸失去了獨立的身份,成為附着於“衣”的成分,讀音也發生了變化,變成了shang。由此,就有了“衣裳(shang)”的“裳”。 [10-11]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cháng
名詞
古代指下身穿的衣服,類似現代的裙子(男女都能穿)
dress
《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投袂赴門塗,攬衣不及裳。”
霓裳
泛指衣服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宋書·索虜傳論》:“於時戎車外動,王命相屬,裳冕委蛇,軺軒繼路。”
shang
-
【衣裳】衣服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4]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七】【巾部】市羊切(cháng)
(常)下帬也。從巾尚聲。
裳,常或從衣。 [6] 

説文解字注

“下帬也”注:《釋名》曰:“上曰衣,下曰裳。裳,障也,以自障蔽也。”《士冠禮》:“爵弁,服纁裳。皮弁,服素積。玄端,玄裳、黃裳、襍裳可也。”《禮記·深衣》:“續衽鈎邊,要縫半下。”今字裳行而常廢矣。
“從巾,尚聲”注:從巾者,取其方幅也,引伸為經常字。市羊切,十部。 [7] 

康熙字典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並音常。《説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詩·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為裳也。《集韻》:本作常。 [8]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1]

書寫提示

“裳”字的書寫筆順 “裳”字的書寫筆順
【規範提示】“尚”的第四筆豎改點,第五筆𠃌(橫折鈎)改㇖(橫鈎)。
【寫法】“尚”窄“衣”寬。“尚”居上半格,“冖”罩住“口”,首筆豎在豎中線,“口”的底部在橫中線上側。“衣”,首筆點在田字格中心左側,㇙(豎提)的鈎尖在豎中線,第三筆撇和末筆捺收筆持平,略高於㇙(豎提)的底部。 [12]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十陽

開口呼
全濁
市羊切
ʑjɑŋ
集韻
平聲
十陽
船/常
開口呼
全濁
辰羊切
dʑiɑŋ
禮部韻略

平聲





辰羊切

增韻

平聲





辰羊切

中原音韻

陽平
江陽
穿



次清

ʈʂʼiaŋ
中州音韻

平聲
江陽





池傷切

洪武正韻

平聲
十七陽


全濁
陳羊切
dʒ‘iaŋ
分韻撮要
陽平
第九張掌帳着
(參考資料:漢典 [9]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ȡ
i̯aŋ
先秦
王力系統
ʑ
ǐ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ʑ
ja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d
j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d
jang
西漢



東漢





jang


jang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陽唐

jɑ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陽唐

jɑ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陽唐

jɑŋ
隋唐
高本漢系統

ʑ
i̯aŋ
隋唐
王力系統

ʑ
ǐaŋ
隋唐
董同龢系統

ʑ
jɑŋ
隋唐
周法高系統

iɑŋ
隋唐
李方桂系統

ź
jang
隋唐
陳新雄系統
ʑ
ǐɑŋ
(參考資料:漢典 [9]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1-05-29]
  • 2.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1-05-29]
  • 3.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3-21]
  • 4.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1142,148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3299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1048
  • 7.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3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1203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1094
  • 9.    裳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23-03-21]
  • 10.    富麗. 説“裳”[J]. 月讀, 2019, (2):79-81.
  • 11.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444-445
  • 12.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