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衚衕串子

鎖定
衚衕串子”這個詞是地道的老北京話,講的沒有事幹的人整天衚衕裏亂竄閒逛無所事事。
中文名
衚衕串子
解    釋
年輕人整天衚衕裏亂竄閒逛
類    型
詞語

目錄

衚衕串子詞意

這些人整天遊手好閒。一早起來奔茶館,到了中午,出了茶館進飯館,下午出了飯館進澡堂子,到了晚上,出了澡堂子串衚衕。對這種人,老北京人則稱之為”衚衕串子”!
衚衕串子 衚衕串子
早年間衚衕串子也指流動人口,外地人居多
如果不説成上面説的那樣,似乎貶義稍多,指一些青壯年貪圖並適應了衚衕生活,整日遊手好閒,不勞動居然也活下來的諸如此類的人。

衚衕串子發展歷程

清朝
擱早先的北京方言裏,“衚衕串子”專指那些不務正業,成天兒在衚衕裏逛來逛去、遊手好閒的人。意思類似於土話裏的“落台幫子”、“敗家子兒”云云。反正歸了包堆,都不是什麼好鳥兒。這些人大都家趁點兒老本兒,祖上要不是吃鐵桿兒莊稼的“某某額真”;再不就是哪個王府傳下的苗裔;至小了説還許是哪家買賣鋪户的少爺、家裏站着房躺着地。衚衕串子們每天一大早兒就提籠架鳥兒直奔茶館兒,碰上仨倆哥們兒一侃就是小半天兒。到了中午,這些人出了茶館兒進飯館兒,幾盤兒下酒菜兒二兩燒刀子。下午出了飯館兒進澡堂子。晚上一擦黑兒,呼朋喚友搖着摺扇兒聽戲逛窯子去。在早先,這種生活只限於上層社會、王公貴族,但清末以來,八旗總數已經佔到了全北京人口的三分之一,達到了二十四萬。連清宗室人口較初期也已經翻了四倍,僅男丁就有八千之多。再加上在京的官員、商人。如此龐大數量的人羣全都屬於消費者,北京也就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消費城市。那時候有首《竹枝詞》曾這樣寫道:“衫敞前襟草帽橫,手擎虎叭喇兒行。官差署裏原無事,早飯完了便出城。”這可得算是北京最早一撥兒衚衕串子了。
清王朝垮台後
隨着清王朝的垮台,衚衕串子的命運也發生了改變。祖上的鐵桿莊稼吃不上了,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北京話叫:“倒驢不倒駕。”更何況積攢了百年的習氣哪兒能説扔就扔了。老舍説了,“這裏的有錢人、會講究,沒錢的、也知道窮講究。”這一階段,衚衕串子已經是徹徹底底的平民化了,擺弄的玩意兒看上去也有點小打小鬧。一幅自得其樂、遊戲人生的態度。但也有人説民國初年是北京歷史上最好的時期,這段年月北京既保持了深厚的傳統文化氛圍,又逐步擺脱了皇權再上的封建專權,另外隨着北大、清華、燕京大學等一批高校興起,這裏自由民主的氣息日漸活躍。皇城內外,聚集了眾多知名的學術大家。魯迅就是在這時來到了北京,先後住在南半截紹興會館、八道灣兒和西四宮門口三條。那時先生在教育司的事由很清閒,從留下的日記裏看,他那時最愛在公務之餘攜郁達夫孫伏園等好友四處聚飲或是到琉璃廠一帶書肆閒逛、憑欄弔古嬉笑怒罵。單從字面上來講,魯迅可以説是那一時期最有品位的“衚衕串子”,也是民國時期文人的典型代表。
新中國成立之初
新中國成立之初,窯子就政府堅決被取締了。從此以後逛窯子一詞徹底消失了近五十年,直到90年代初才慢慢復甦。與此同時,機關部隊的大院圈地風開始盛行,這些大院裏住得大都是各部委宿舍家屬。像我們家衚衕西口就有個國防部大院,東四八條有個陸軍總院大院,另外像外交部街的二號大院、倉南胡同的總參大院也是相當有名的。住在大院跟衚衕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一種是原著民、土生土長,舉手投足都帶有着濃厚的皇城遺風。而另一種是外來户,是某某開國功臣及其家屬,卻被認為是新文化的代表。大院孩子回家後,看的是露天電影和內部讀物,聽的是革命故事,管長輩叫叔叔阿姨。而衚衕孩子家裏的書也是一些三國水滸,聽大人講的大多是京劇故事,管長輩一般稱呼大爺大媽,三叔,五嬸,八大姨,口音都是正宗京片子。即使兩方都在同一個教室內上課,也從來互不往來。我媽説她們上學那當兒,管國防部大院的一律稱為生番或者野孩子,那些人稱呼衚衕孩子大抵就是“衚衕串子!”
文革開始後
文革開始後,北京的各大娛樂場所如茶館、茶舍、遊藝社、戲園子都陷於停頓。大人們大都忙着抓革命促生產,再沒工夫閒逛了。“老三屆”連同69屆幾撥孩子全都響應號召“上山下鄉”去了,這座城市屬於更年輕的孩子。作家王朔在《動物兇猛》裏面寫道:“除了幾條規模不大的商業街,多數大街只是零星幾間食品店和百貨鋪子,不到季節,貨架上的商品也很單調,大多是憑票供應的基本生活用品。街上常見的是四輪驅動的軍用吉普車和一些老式的蘇聯、波蘭轎車。上班上學時間,街上只有一些外地出差幹部在閒逛,路邊公共汽車、無軌電車都乘家寥寥。”在這種單調的背景下,“打羣架”便成為當年衚衕串子們的一種時尚。想來也不奇怪,都是一幫半大小子火氣正旺,上學無事可幹,再加上天天聽着收復台灣、打擊美帝“橫掃一切”的口號,不滋事兒才新鮮?!那時候打架分幫分派,戰場就是附近一些僻靜的衚衕。大院和大院之間、大院和衚衕之間,或是瑣事摩擦、或是因為爭風吃醋,往往一個“照眼兒”就會引來一場惡戰,黑話叫“茬架”。如果一方實力不足,就會分頭去找關係瓷器的哥們兒來幫忙。於是成天兒着,一羣半大小子都會騎着車在衚衕裏亂串。這些孩子也都被稱作“衚衕串子”,他們中間一些下手狠、又很仗義的通常會在打架中大顯其能,北京土話管這些人叫做“頑主”。當時有句順口溜:“刀子、板兒帶、口裏、口外……”説的就是當年衚衕串子們茬架的情形。

衚衕串子結局

1977年
1977年是國務院宣佈恢復高考的頭一年。參加考試的從六十年代入學的老三屆到七十年代剛入學的高中生,年齡跨度大都在十多歲上下。那一年的高考簡直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去王府井書店排大隊買課本成為北京街頭一景兒。而且那一年從參加高考人數到大學招生人數都是空前絕後的,相當一部分“衚衕串子”洗心革面跨入了大學校門。剩下的人們也都在大趨勢下,謀劃着自己的出路。那時候衚衕裏的待業青年似乎很多,街道上也在千方百計的為他們尋找着合適的出路。電影《二子開店》反映的就是當年一夥兒衚衕串子們“改惡從善”的經歷。他們下海經商、幹個體、開公司、當倒爺、辦雜誌,這些現在看來普通的舉動放在那會兒都是新鮮事兒。再搭着那會兒的人觀念老、錢也好掙、競爭少,在秀水街練個服裝攤兒都能狠發一筆,掙錢靠的就是魄力。家住在前門外打磨廠的趙振開原本是個建築工人,從七十年代末開始和顧城、多多、芒克等人成立了“今天”詩社。為了出版雜誌,哥兒幾個曾經蹬板兒車往返幾十公里躉香蕉、販賣帶魚籌集經費。可以説八十年代的“衚衕串子”,是一批充滿了激情和理想遊手好閒的新一波文化流氓。
進入九十年代
北京的變化可以説是一年一個樣兒。九二年蓋京廣中心商務圈,九四年三環路通車,九五年朝陽門內外大街改造、九七年王府井東安市場改造、九八年平安大街改造……放眼一望,北京的路寬了、樓高了、人多了、越來越時髦、越來越國際化。從前老話説“北京城有名的衚衕三千六,沒名兒的衚衕賽牛毛”,到而今滿打滿算北京留下來的衚衕也超不過一千五百條。大部分衚衕居民告別了延續800多年的生活模式,搬進了小區公寓。留下來的很少一部分衚衕也被劃成了遊覽區以商業經營為主,再沒有了我小時候那樣濃郁的生活氣息。三輪車塗着絢麗的色彩,照相機打着刺眼的閃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宣稱自己體驗了半天兒的“衚衕串子”生活。然而真正的生活只能是被動的經受,卻不能成為主動的體驗。傳統生活方式的改變意味着“衚衕串子”們已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壤,繼而在過快的城市化進程中銷聲匿跡。於是此刻我們開始徒然的懷念往昔,懷念那一串串漸行漸遠的車鈴聲、空靈的鴿哨、那些在路燈下打牌的老人、厚重低沉的買賣吆喝、木門、台階、滴水的屋檐。我夢到一個孩子站在鐘鼓樓底下,正找不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