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振開

(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鎖定
北島,原名趙振開,1949年8月2日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學講師。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1] 
代表詩作《回答》《一切》。代表詩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獲得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2] 
中文名
趙振開
別    名
北島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49年8月
職    業
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主要成就
創辦了民間詩歌刊物《今天
代表作品
回答》,《路歌》,《一切》,《太陽城札記》,《午夜歌手》

趙振開人物生平

1949年,生於當時的北平(現北京)。
1969年,歷任北京市六建工人,後為北京飛達公司幹部 [3] 
北島像 北島像
1978年,北島和詩人芒克,創辦了民間詩歌刊物《今天》。
1989年,因故移居國外,一度旅居瑞典等七個國家並進行創作,尋找機會朗讀自己的詩歌。
1990年,移居美國,曾任教於加州戴維斯大學,同年在北島的主持下《今天》文學雜誌在挪威復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發行,其網絡版和論壇也享譽世界各地漢語文學圈。
1994年,返回中國,在北京入境時被扣留,遣送回美國,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後來,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杜倫大學中文系擔任講師。
2001年10月,回國為父奔喪,2002年宣佈退出中國人權。 [4] 
2004年北島的散文集《失敗之書》在中國大陸出版,這是時隔15年北島首次在大陸出版書籍。 [5] 
2007年,北島收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聘書。8月,北島正式搬到香港,與其家人團聚,結束其近20年的歐美各國漂泊式生活。
2008年北島的散文集《青燈》在大陸出版。 [6] 
2009年北島的散文集《藍房子》與《午夜之門》在大陸出版。 [7] 
2010年北島的散文集《城門開》在大陸出版。 [8] 
2011年8月8日,北島獲准入境參加青海湖國際詩歌節並接受了新華社的專訪。
2013年10月30日,“時間的玫瑰——北島詩歌之夜”在香港中文大學的邵逸夫堂舉行,600多人入場,創下主辦方同系列活動的最高紀錄。 [9] 
2013年11月25日,北島出席汕頭大學國際詩歌節。 [10] 
2014年7月,北島編選《給孩子的詩》在中國大陸出版。 [11] 
2014年7月5日,北島時隔13年重回北京,出席新書發佈會。 [11] 
2014年8月22日,北島出席上海書展。 [12] 
2014年9月22日,北島到北京南五環壽寶莊的民工子弟學校——蒲公英中學教孩子們讀詩。 [13] 
2014年10月6日北島出席杭州“第三屆大運河國際詩歌節”。 [14] 
2014年10月17日,北島闊別45年重回北京四中,並表明希望能回北京四中開課。 [15] 
2015年北島與李陀一起編選《給孩子的散文》在大陸出版。 [16] 
2015年8月8日,北島出席深圳“第一朗讀者”跨界詩歌活動。 [17] 

趙振開詩歌創作

趙振開理性精神

北島的詩歌創作始於十年動亂後期,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青年的心聲。詩人觀察世界的視角與眾不同,他總是以一種挑剔甚至是嚴苛的眼光來看待身邊的現實生活,揭去其虛偽的面具,暴露出蒼白的本質。北島以一種清醒的理性精神,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作出了自己的審判。在他早期的詩中,呈現出一個“對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確的,不可妥協的。如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這種句子帶有明顯的悲觀主義情緒,但其中包含的挑戰宿命的信念卻又堅定不移,給人一種絕望中誕生的勇氣。這是北島詩歌最大的特徵。從這首詩中我們也可看出北島的早期,仍然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情結。他的詩中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激情,面對不合理的社會秩序,表現出捨生取義的氣概。這首詩也許是北島流傳最廣的詩,但卻並非北島寫得最好的詩。詩歌中還是有着幾許焦燥的心態,缺乏對歷史對人性的深入的反醒意識。 [18] 

趙振開藝術風格

北島的詩歌在藝術上具有冷峻的風格和堅硬的質地。或許過去的時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風面前依然堅持做一塊拒絕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電,直射陽光下的灰塵,但是他的內心卻是孤獨的,這在他的詩中常有體現,如《迷途》:“一隻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藍灰色的湖泊”,《和絃》:“煙頭忽明忽暗/野貓孤零零的/海很遙遠”,《界限》:“對岸的樹林中/掠過一隻孤獨的野鴿/向我飛來”。他的主觀情感跟現實世界如此隔隔不入,這就造成了他的詩的兩大主題,一方面,他對“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惡痛絕,企圖用人性和理性的兩大標尺對其進行審判。另一方面,他在這樣做的時候,心中時時感到寂寞和無助。這兩種情緒集結在一起,使他的詩中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悲劇感。

趙振開思辨特徵

北島與同期朦朧詩人相比,具有更為清醒的思辯特徵。但他對人生和歷史的思考,又是通過直覺性的意象表現出來的。隱喻、象徵、通感,“蒙太奇”,這些藝術手法在他的詩中都得到比較廣泛的運用。他使用的詩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錘出擊,撲面襲來,給人以極大的震撼力。他善於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論式警句,如《祖國》:“她被鑄在青銅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館黑色的板牆”,《在黎明的銅鏡中》:“在黎明的銅鏡中/呈現的是黎明/水手從絕望的耐心裏/體驗到石頭的幸福”,《詩藝》:“骨骼鬆脆的夢依然立在遠方/如尚未拆除的腳手架”,這些句子都具有鮮明的意象和獨特的感覺。

趙振開榮譽成就

2007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1] 
北島作品封面 北島作品封面
2010年11月23日,30年十大詩人評選,北島獲得全票居首位。 [19] 
2011年獲獲布朗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20] 

趙振開人物評價

布朗大學校長路斯·西蒙斯:你用深邃的、充滿力量、讓人難以忘懷的詩句,向你的祖國和世界發出了聲音,譜寫自由和表達的樂章。你曾經寫道:“我不相信天是藍的,我不相信雷的回聲,我不相信夢是假的,我不相信死無報應。”從天安門廣場到更遠處,這些詩句激勵着青年們改變世界的熱望。作為一份民間文學雜誌的創始人和出版者,你常常不惜以自身和家人付出的巨大代價,為你的同胞創造並培育一個向世界表達自己的平台。 [18] 

趙振開個人作品

類型
  
作品
  
時間
詩集陌生的海灘1978年
  
《北島詩選》1986年
在天涯1993年
《午夜歌手》1995年
《零度以上的風景線》1996年
開鎖1999年
小説集波動》及英譯本1984年
歸來的陌生人1987年
藍房子1999年
散文集失敗之書2004年
《青燈》2008年1月
《城門開》2010年9月
以上內容來自: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