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血澱粉酶

鎖定
血澱粉酶即血清澱粉酶(AMS),是血清中的澱粉酶主要分型,屬於糖苷鏈水解酶,主要來源於胰腺等,另外近端十二指腸、肺、子宮、泌乳期的乳腺等器官也有少量分泌。澱粉酶對食物中多糖化合物的消化起重要作用。血清澱粉酶活性測定主要用於急性胰腺炎的診斷。
中文名
血澱粉酶
外文名
AMS
又    稱
血清澱粉酶
屬    性
血清中的澱粉酶主要分型

血澱粉酶正常值

(1)酶速率法(37℃):血清:20~90U/L;
(2)碘比色: 血清:800~1800U/L;
(3)BMD法:
成人:25~125U/L;
成人>70歲:28~119U/L。
(注:具體參考值請根據各實驗室而定。)

血澱粉酶臨牀意義

(1)高澱粉酶血癥:
①胰腺型澱粉酶增加:
A、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胰腺囊腫、胰腺癌、胃十二指腸等疾病。
B、藥物:促胰腺激素、 腸促胰腺肽、縮膽囊素、 藥物性胰腺炎、噻嗪類、類固醇等、
C、胰液從消化道漏出、吸收,消化道穿孔、腸管壞死、腹膜炎、穿通性潰瘍等。
D、胰液逆流:ERCP(內鏡胰膽造影)等胰膽管檢查等。
②唾液腺型澱粉酶增加:唾液腺疾病、腫瘤產生澱粉酶、術後、 休克、燒傷等。
③兩者澱粉酶均增加:慢性腎功能不全
巨澱粉酶血癥:原因不明,羥乙基澱粉靜點後。
(2)低澱粉酶血癥:
①胰腺澱粉酶減少:因胰腺疾病造成胰臟廢用(胰腺全切除、胰腺廣範切除、急性暴發性胰腺炎)、重症糖尿病、嚴重肝病等。
②唾液腺型澱粉酶減少:唾液腺切除,照射後。

血澱粉酶注意事項

1.使用口服避孕藥、可待因、嗎啡、麻醉藥、磺胺以及唾液污染標本會使標本測定結果偏低。
2. 血檢結果與進食關係不大,抽血無須空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