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蟒服

鎖定
皇帝賜予太子、有功文武大臣、屬國國王、朝貢國酋長、部落首領的賜服。以衣身飾蟒紋而稱為蟒服或蟒袍、蟒衣。蟒紋與紋相似,區別在於龍為五爪,蟒為四爪。蟒服的階級又是四大賜服當中最高的,僅次於皇帝的龍袍
不屬於官服,屬於明朝四大賜服當中的一種,其他三種為麒麟服飛魚服鬥牛服。賜服有着比普通官服更加強大的地位,看作是皇帝身邊最信任的人。蟒服是明朝漢服當中少數幾個不是以形制為評判標準,而是以紋樣為評判標準的衣服,在明朝,無論是什麼形制的衣服、只要配上的紋樣是蟒,就可以算作是蟒服。
蟒服在清朝和朝鮮王朝也有長足發展。
中文名
蟒服
外文名
Mangfu
詞    意
皇帝賜予有功文武大臣的賜服
年    代
明朝,清朝
象    徵
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目錄

蟒服明朝

蟒服前期

蟒服 蟒服
明朝前期,朱元璋制定了一套非常嚴格的文武官員服飾階級,其中蟒袍就屬於其中最高級的一種賜服。除了賜服以外,主要有朝服、祭服、公服常服、賜服等最為明朝宮廷和官員的主要服裝形式。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另外,蟒服是四大賜服當中唯一不需要配件道具的,嚴格意義上來説,只需要烏紗帽、玉帶作為裝飾即可,因為蟒服在外形上自成一格,所以不需要有精準的服裝搭配,很多蟒服的形制基本參考曳撒、有和圓領袍結合的形式,也有和袞服結合的形式。一般太監、錦衣衞,採用曳撒形制,因為太監和錦衣衞在宮廷內的工作需要大量運動,方便的曳撒可以滿足這種需求;圓領袍形制的蟒服和已經在朝的官員、深處結合,體現出皇家的大氣;最後,袞服形制的蟒服,基本由朝鮮國王一人擔任,因為古代朝鮮王朝的各個階級比明朝要低一個等級,明朝皇帝是龍、朝鮮國王既是蟒,不過並不能説明朝忽視、輕視朝鮮的存在,反倒是為了突出朝鮮在中國朝貢體制下最高的地位,所以才特地賜給朝鮮國王蟒服也不為過。

蟒服中後期

蟒服 蟒服
明朝進入盛世的時候,服裝上的僭越之風非常盛行,就算是平常百姓人家也已經對穿着華麗的服飾稀鬆平常。蟒服也淪陷其中,經常可以在壁畫、人物繪畫中看到太監、宮女、寵臣及其家人穿着蟒服紋樣的服飾遊走在皇帝的宮廷間。其中特別是明朝漢服中的襖裙、和馬面裙,不僅不排斥蟒服、反而和蟒服紋樣組合出了霸氣女性美的服裝,這些服裝深深地震撼了越南和朝鮮王朝的朝貢體系內的使者,不僅讚歎明朝的服飾有漢朝、唐朝、宋朝的遺風,甚至還誇讚明朝人人都可以穿着繡上金邊的服裝。 [1] 

蟒服清朝

蟒服 蟒服
清朝對於蟒服的運用主要來自於明朝,其設計靈感和通途基本和明朝無異。清朝開國皇帝——努爾哈赤還有一件明朝的賜服,採取圓領袍形制的蟒服。但是清朝對於蟒服則進行了一定的改進:
主要變化
  1. 蟒龍的體型明顯縮小,變得非常細長
  2. 集中於服裝的前部,而非貫穿衣領、前胸、手臂
  3. 紋樣除了蟒龍自身以外,還加上了青海波、捲雲、火珠、福字圓文等花紋,紋樣花紋化
  4. 在設計上,為了配合旗袍上的開襟、盤扣,所以在設計上為了美感,遇到這些部分的花紋會產生些許變換
  5. 賜服的頻率大大降低,並且除了朝鮮國王以外,其餘的蟒服地位可能還不如一品官服的使用者高,並且基本侷限於皇子、太子等
  6. 女子永遠不再穿着,直到清朝滅亡之後
清朝朝貢國——朝鮮王朝
蟒服 蟒服
朝鮮王朝的服飾因為沒有收到剃髮易服的影響,所以保留了明朝的款式,但是卻因為明朝的滅亡而越來越發展出自己獨立的風格。最主要的變化是玉帶往上提,裙子變得非常大,上身非常小;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韓服女裝之上。在禮制上,國王、皇太子及親王用九旒冕九章服、世子用八旒冕七章服、郡王用七旒冕五章服。朝鮮所謂世子“不可用冕,只可用梁”。十二章紋:分別為日、月、星辰、羣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朝鮮王朝時期,朝鮮國王使用明代親王等級的九章冕服,明代時由宗主國中國賜予,其製為:上衣青色,裝飾五章,龍在兩肩,山在背部,火、華蟲和宗彝在兩袖,此三章每袖自上而下各三;下裳纁色,裝飾四章,藻、粉米、黼、黻,每章各二,另有大帶、蔽膝、佩、綬等配件。王世子亦曾獲賜七章冕服,賜予國王等人冕服的敕書可見《朝鮮王朝實錄》的有關章節。據《李朝實錄》世宗31年9月中記載:“又曰:‘昔予服四爪龍衣,後聞中朝親王服五爪龍,予亦服之,以待天使,其後,帝賜五爪龍服。今令世子服四爪龍,則於我無嫌,於朝廷法制,亦無妨焉。’僉曰:‘允當。’從之。”所以世宗之後朝鮮國王均穿五爪龍袍,世子四爪,世孫三爪。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