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鎖定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詞作。這是一首傷別的戀情之作,寫別後的淒涼情景。此詞沒有事件的具體描述,通過一組意象反覆訴説離愁的無處不在和無時不有。上闋寫醉夢醒來,感慨人生如夢如雲,醉別西樓,醒後已不記得當時的情景,即使什麼都忘了,可醒後有一點清醒的:人生聚散,像春夢,像秋雲,容易消失;下闋寫聚時的酒痕詩文,現在睹物生情,無不感到哀傷,最後兩句寫燃燒的紅燭也好像悄悄替人流淚。全詞意象清幽,纏綿悽婉,迷茫的意態和傷感的氛圍平添了含蓄酸楚的氛圍,頗有情調。
作品名稱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作    者
晏幾道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全宋詞
文學體裁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作品原文

蝶戀花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閒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裏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1]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註釋譯文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詞句註釋

⑴蝶戀花: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鵲踏枝”“鳳棲梧”。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西樓:泛指歡宴之所。
⑶春夢秋雲:喻美好而又虛幻短暫、聚散無常的事物。唐白居易花非花》:“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秋雲無覓處。”
⑷吳山:畫屏上的江南山水。
⑸“紅燭”二句:化用唐杜牧贈別二首》之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將蠟燭擬人化。 [2]  [3]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白話譯文

醉別西樓的情景醒後全都忘記。猶如春夢秋雲,人生聚散實在太容易。月光斜照窗欞,我難以入睡,閒看畫屏上吳山的葱翠。
衣上的酒痕和詩裏的字,一點點,一行行,都是那淒涼的情意。可憐的紅燭自憐沒有好辦法,只能在寒夜中白白地為人垂淚。 [3]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懷舊詞。晏幾道年輕時,曾有過一段舒適安逸的生活。後來,他家道衰落,就連正常的衣食起居都成了問題。這使他深諳人生的無常。於是寫下這篇抒寫人生聚散的作品。昔日歡情易逝,當日幽懷難抒,來日重逢無期,往復低徊,沉鬱悲涼,都在這首抒寫離情別緒的懷舊詞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 [1]  [2]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作品鑑賞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整體賞析

此詞開篇憶昔,寫往日醉別西樓,醒後卻渾然不記。這似乎是作者追憶往日某一幕具體的醉別,又像是泛指所有的前歡舊夢,實虛莫辨,筆意殊妙。二、三句襲用其父晏殊木蘭花·燕鴻過後鶯歸去》“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詞意,用春夢、秋雲作比喻,抒發聚散離合不常之感。春夢旖旎温馨而虛幻短暫,秋雲高潔明淨而縹緲易逝,用它們來象徵美好而不久長的情事,最為真切形象而動人遐想。“聚散”偏義於“散”,與上句“醉別”相應,再綴以“真容易”三字,好景輕易便散的感慨便顯得非常強烈。這裏的聚散之感,似主要指愛情方面,但與此相關的生活情事,以至整個往昔繁華生活,也自然包括內。上片最後兩句,轉寫眼前實境。斜月已低至半窗,夜已經深了,由於追憶前塵,感嘆聚散,卻仍然不能入睡,而牀前的畫屏卻燭光照映下悠閒平靜的展示着吳山的青翠之色。這一句似閒實質,正是傳達心境的妙筆。心情不靜、輾轉難寐的人看來,那畫屏上的景色似乎顯得特別平靜悠閒,這“閒”字正從反面透露了他的鬱悶傷感。這裏有怨物無情的意思,卻含而不露。
過片三句承上“醉別”“衣上酒痕”,是西樓歡宴時留下的印跡:“詩裏字”,是筵席上題寫的詞章。它們原是歡遊生活的表徵,只是此時舊侶已風流雲散,回視舊歡陳跡,翻引起無限淒涼意緒。前面講到“醒不記”,這“衣上酒痕詩裏字”卻觸發他對舊日歡樂生活的記憶。至此,可知詞人的聚散離合之感和中宵輾轉不寐之情由何而生了。作者把它放在過片這個關鍵位置上,既自然地解釋了上片所抒感慨之因,又為下面的描寫張本,而且使全篇的結構不顯得平直,充分表現出構思的精妙。結拍兩句,化用杜牧《贈別》“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意,將蠟燭擬人化直承“淒涼意”而加以渲染。人的淒涼,似乎感染了紅燭。它雖然同情詞人,卻又自傷無計消除其淒涼,只好寒寂的永夜裏空自替人長灑同情之淚了。小杜詩裏的“蠟燭”,是人與物一體的,實際上就是多情女子的化身;小晏詞中的“蠟燭”,卻只是擬人化的物,有感情、有靈性的物。從自然深摯方面看,小杜詩似更勝一籌;但從構思的曲折方面看,小晏詞卻自有其勝處。
此詞為離別感憶之作,但卻更廣泛地慨嘆於過去歡情之易逝,此時孤懷之難遣,將來重會之無期,所以情調比其他一些傷別之作,更加低徊往復,沉鬱悲涼。詞境含蓄藴藉,情意深長。全詞充滿無可排遣的惆悵和悲涼心緒。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從紅燭無法留人、為惜別而流淚,反映出自己別後的淒涼心境,結構新穎,詞情感人,很能代表小山詞的風格。 [1]  [2]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名家點評

清·先著、程洪《詞潔》卷二:晏幾道“醉別西樓醒不記”:如小山父子及德麟輩,用事亦未嘗不輕,但有厚薄濃淡之分。後人一再過,不復留餘味,而古人雋永不已。 [4] 
清·陳廷焯《大雅集》卷一:一字一淚,一字一珠。 [4] 
現代·唐圭璋唐宋詞簡釋》:此首寫別情悽惋。一起寫醒時景況,迷離怳恍,已撇去無限別時情事。“春夢”兩句,嘆人生聚散無常。一“真”字,見慨嘆之深。“斜月”兩句,自言懷人無眠,惟有空對畫屏凝想。一“還”字,見無眠之久,“閒”字,見獨處之寂。下片,“衣上”兩句,從“醉別西樓”來,酒痕墨痕,是別時情態,今人去痕留,感傷曷極。“總是”二字,亦見感傷之甚,覺無物不淒涼也。“紅燭”兩句,用杜牧之“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詩。但“自憐”“空替”等字,皆能於空際傳神。二晏並稱,小晏精力尤勝,於此可見。 [4] 

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作者簡介

晏幾道,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晏殊第七子。曾監潁昌府許田鎮。一生仕途不利,晚年家道中落。然個性耿介,不肯依附權貴,文章亦自立規模。工令詞,多追懷往昔歡娛之作,情調感傷,風格婉麗。與其父齊名,時稱“二晏”。有《小山詞》傳世。 [5] 
參考資料
  • 1.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537-538
  • 2.    李靜 等.唐詩宋詞鑑賞大全集[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58-259
  • 3.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M].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204-205
  • 4.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兩宋卷(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37
  • 5.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