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蛇蓮

鎖定
蛇蓮 (Hemsleya sphaerocarpa Kuang & A. M. Lu)是葫蘆科雪膽屬植物, [1]  ,別名:拳參、雞爪大王、馬蜂七。
產貴州東南部至南部、廣西東部至東北部、湖南南部。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闊葉林邊或山谷疏林下。 [3] 
根狀莖民間藥用,據説有活血祛瘀、接骨止痛之效。用來治跌打損傷、腰痛,產後虛弱、咳嗽及瘧疾和蛇咬傷等。 [4] 
中文名
蛇蓮
拉丁學名
Hemsleya sphaerocarpa Kuang & A. M. Lu [7]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葫蘆目
葫蘆科
雪膽屬
蛇蓮
分佈區域
中國貴州、廣西、湖南

蛇蓮形態特徵

植株
草質藤本。 [2] 
莖葉
蛇蓮 蛇蓮
莖和小枝纖細,疏被短柔毛,莖節處被毛較密。卷鬚纖細,長8-18釐米,疏被短柔毛,老時近無毛,先端2歧。 [2] 
趾狀複葉多為7小葉,葉柄長2-7釐米,被短柔毛;小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寬披針形,上面深綠色,背面灰綠色,被極短的疏柔毛,先端漸尖,基部漸狹,邊緣圓鋸齒狀,中央小葉生長7-16釐米,寬2-3.5釐米,兩側漸小,外側的小略歪斜。 [2] 
花果
雌雄異株,稀疏聚傘總狀或圓錐花序;花序梗通常纖細,花梗髮狀,長10-15毫米。 [2] 
雄花:花萼筒短,長約1.5毫米;花萼裂片5,卵狀三角形,先端漸尖,約長4毫米,寬2.5毫米;花冠幅狀,裂片平展,寬卵形,先端漸尖,約長8毫米,寬6毫米;雄蕊5,長約1毫米,花絲極短,花葯近圓形。 [2] 
雌花:子房近球形,無毛,徑2-3毫米;花柱3,長約0.6毫米,柱頭2裂。果圓球狀,徑2.5-3釐米,具10條縱紋,頂端3爿裂。 [2] 
種子近圓形,雙凸透鏡狀,徑8-9毫米,周生寬約2毫米的木栓質翅,具皺褶,邊緣密生細瘤突,中間部分較疏。 [2] 
花期5-9月,果期7-11月。 [2] 

蛇蓮分佈範圍

蛇蓮 蛇蓮
產貴州東南部至南部、廣西東部至東北部、湖南南部。 [2] 

蛇蓮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1400米的闊葉林邊或山谷疏林下。 [1] 

蛇蓮繁殖方法

蛇蓮 蛇蓮 [6]
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蛇蓮植株莖段,自來水沖洗乾淨,轉入超淨工作台上,放入小燒杯中,先用75%酒精消毒15s後,倒掉酒精,然後倒入0.1%昇汞消毒10min,再用無菌水沖洗5~6次。在接種台上晾乾外植體,切成帶有1個腋芽的的小莖段,將小莖段接種於培養基上。10d後,小莖段開始伸長生長並出現幼芽;30d後,新長的莖段達到7~12cm長,部分接種小莖段出現生根現象,根白色、細長、根毛少,從近基部第1個分枝處生長出來。切取新發的枝條,切成帶1個腋芽的莖段移入培養基中,經過30~35d後,莖段長成為含多個莖段、側芽的繼代苗,用同樣的方法進行繼代快繁。每隔30~35d繼代1次,增殖係數5~6。將繼代培養的莖段分割成多個含一側芽的次生小莖段,接種於生根培養基上。10d後,莖段基部開始膨大隆起;25~30d後,植株高度5~6cm,長出2~4條根,生根率100%。將己生根的瓶苗置於蔭棚煉苗7~10d,然後取出,洗淨基部培養基,用0.1%的多菌靈消毒後清水洗淨,再移栽至泥炭土基質中種植。當植株高度長到8~10cm時可移栽入大田生長,成活率95%以上。 [5] 

蛇蓮主要價值

蛇蓮採集

秋季採挖,洗淨,曬乾。

蛇蓮性味

《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澀微苦,平,無毒。

蛇蓮功效主治

蛇蓮 蛇蓮
清熱,解毒,收斂,生肌。
痢疾,腹瀉,癰腫,痔瘡,湯火傷
①《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解毒,收斂,生肌。
毒蛇咬傷,湯火傷,痢疾,腹瀉。
②《廣西藥植名錄》:清熱.收斂,去積,產後補血。
腸胃濕熱赤痢口糜,癰腫,痔瘡,火傷。
塊根含澱粉,亦可藥用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能,用於治療菌痢、腸炎、支氣管炎、急性扁桃體炎等。用蛇蓮配製成的各類藥方已廣泛臨牀醫學,如採用蛇蓮配製的中藥小兒百中貼專供嬰幼兒定痛止泄、消積導滯、止咳平喘等。 [5] 

蛇蓮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4錢;或研末。
外用:搗敷。

蛇蓮選方

治慢性腹瀉:伴蛇蓮研末,野蕎麥煎汁沖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