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蚍蜉撼樹

鎖定
蚍蜉撼樹(拼音pí fú hàn shù)是一個漢語成語,出自唐·韓愈《調張籍》。 [1] 
蚍蜉撼樹(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動)比喻力量本來很微弱,而又妄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該成語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屬於主謂式,含貶義;也作“蚍蜉撼大樹”。 [3] 
中文名
蚍蜉撼樹
拼    音
pí fú hàn shù
近義詞
不自量力螳螂擋車以卵擊石
反義詞
泰山壓卵量力而行
注    音
ㄆㄧˊ ㄈㄨˊ ㄏㄢˋ ㄕㄨˋ
出    處
調張籍

蚍蜉撼樹成語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 
後來,人們便把詩中“蚍蜉撼大樹”一句簡化為“蚍蜉撼樹”這個成語。 [2] 

蚍蜉撼樹成語故事

韓愈是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寫得好,詩也寫得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有較高的地位。那時,李白和杜甫剛剛去世幾十年,有些人對這兩位偉大詩人的作品橫加批評。韓愈不同意,專寫了一首詩給他的朋友張籍,表明他的態度。
詩中有這麼幾句説的是:“李白、杜甫的詩文存在於世,光彩照人不可泯滅;哪知道卻會有那麼一羣無知而又愚蠢的人,竟然以種種藉口對他們進行誹謗。這就像是小小的蚍蜉想動搖參天的大樹,可笑太不自量力了。”韓愈讚頌李白、杜甫的詩氣勢雄偉,明豔奪目;批評那些所謂批評者狂妄可笑,幼稚無知;認為他們企圖貶低李白、杜甫,就好像螞蟻撼大樹一樣不自量力。 [2]  [3] 

蚍蜉撼樹成語寓意

韓愈把李杜的批評者比作蚍蜉,認為他們的對李杜的批評詆譭如同螞蟻搖晃大樹一樣,絲毫不能動搖李杜的地位,反而愈發顯現出自身的渺小可笑。這個成語告訴人們要按照自己能力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強。 [3] 

蚍蜉撼樹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蚍蜉撼樹”一般作主語、謂語、賓語,屬於主謂式,含貶義,作賓語時常跟“像”“如”“是”等配合運用;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動搖強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3] 
  • 運用示例
宋·不詳《五代史平話·周史·捲上》:“有人詠一首詩道:‘北漢劉崇敢伐喪,蚍蜉撼樹不知量。天戈一指士爭奮,鼠竄狼奔返晉陽。’” [1] 
清·何文煥《歷代詩話考索》:“若前明晦伯、元瑞之於升庵,各挾己見,所論又未盡允確,難免蚍蜉撼樹之譏。” [3] 
清·魏子安花月痕》:“蚍蜉撼樹,學究高談,花月留痕,稗官獻技。” [3] 
文學家·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近有文儈,勾結小報,竟也作文奚落先生以自鳴得意,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 [5] 
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香港是中國的香港,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勢力企圖干涉香港事務,都將是蚍蜉撼大樹自不量力。” [4] 

蚍蜉撼樹成語辨析

蚍蜉撼樹—螳臂當車
“螳臂當車”比喻力量很小而妄圖阻擋巨大車輪的前進。“螳臂當車”和“蚍蜉撼樹”兩者都有極小的力量而要動搖、阻擋巨大事物的意思,但意義上有區別:“螳臂當車”偏重在自取滅亡,“蚍蜉撼樹”偏重在不自量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