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虎(拼音:hǔ、hù)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模擬老虎:字形上部像張開的虎口與露出的利齒,中部如同虎身上的花紋即虎腿,下部模擬虎尾。虎的本義就是指虎這種動物。虎性兇猛,遂又用來比喻威武勇猛,還可用來形容表情嚴厲兇惡。 [2] 
中文名
拼    音
hǔ,hù
部    首
五    筆
HAMV(86);HWV(98) [3] 
倉    頡
YPHN [3] 
鄭    碼
IH [3] 
筆    順
豎、橫、橫鈎、撇、橫、豎彎鈎、撇、橫折彎鈎
字    級
一級(編號:1071) [1] 
平水韻
上聲·七麌 [4] 
異體字
乕、𢁺、𢋪、𧆞、𢋪、𧆞、𧇂、𠂰、𠪳
注音字母
ㄏㄨˇ,ㄏㄨˋ
總筆畫
8(部首6,部首外2)
統一碼
基本區 U+864E [3] 
字形結構
半包圍-左上包圍結構
筆順編號
21531535
四角碼
21217
造字法
象形字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2]
象形字。甲骨文的虎是虎的象形,頭、身、足、尾一併齊全(圖1、2),有巨大的嘴巴,尖利的牙齒,壯實的身子,有力的爪子和尾巴,身上有條紋。殷商後期,已經有一些很省簡的寫法,以一單線條代表有花紋的身軀(圖3),這成為入周以後的基本形式。西周逐漸省去利爪,西周中晚期省去後腿,而且長尾不再上翹,虎頭下如同是個側人形。至戰國中晚期,秦系文字斷成上下兩塊,下部有兩種形式:其一,從晚周和春秋成“人”形,小篆從之,其二,變成“巾”形,秦隸從之。春秋早期還可以見到承襲西周沒有省去後腿的形式,戰國晉系文字仍有這種餘脈。秦代以後,兩漢至魏隸書都承襲秦隸,下部作“巾”形,隸定後的楷書作“𧆞”;另有楷書“虎”字雖未見於漢隸,卻沿襲小篆。唐代正定文字,以“虎”為正體, “𧆞”為異體,唐代以後,“𧆞”字漸廢,僅用於書法藝術。 [2] 
虎的本義即俗稱的老虎,是一種食肉類哺乳動物,毛黃色,雜有黑色的斑紋。虎的力氣大,威武兇猛,令人害怕,也令人喜愛。中國古人對老虎的感情是極為複雜的,可以説是既愛又怕。這種感情在許多與虎有關的詞中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從褒義上講,可以運用“虎”比喻威武勇猛,如“虎將”“兵雄將虎”“虎虎生威”;由威武勇猛引申為威嚴、強健,如“龍行虎步”“虎背熊腰”“虎頭虎腦”。從貶義上講,可以運用“虎”比喻貪婪而兇惡地注視,如“虎視眈眈”,還有比喻危險的境地的“虎口拔牙”“虎口餘生”,比喻潛在的危險的“養虎遺患”“放虎歸山”等。 [16-17]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貓科豹屬哺乳動物。頭大而圓,毛黃色,有黑色橫紋。性兇猛,夜裏出來捕食鳥獸。通稱老虎
tiger
《詩經·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
漢·應劭《風俗通·祀典·桃梗葦茭畫虎》:“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執搏挫鋭,噬食鬼魅。”
虎穴;虎踞龍盤;龍爭虎鬥狐假虎威
傷害物類的蟲

晉·崔豹《古今注·魚蟲》:“ 繩虎,蠅狐也。形似蜘蛛而色灰白。善捕蠅。”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部·龍類》:“守宮善捕蠍蠅,故得虎名。”
蠅虎;蠍虎
姓氏用字,參看主詞條“虎姓



形容詞
比喻威武勇猛
brave
《三國志·蜀志·關羽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班勇傳》:“孝明皇帝深惟廟策,乃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遠遁,邊境得安。”
虎將;虎勁
比喻殘酷兇暴
cruel
漢·楊雄《法言·淵騫》:“或問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
虎狼
動詞
〈方言〉露出嚴厲或兇惡的表情

茅盾《子夜》五:“吳蓀甫陡的虎起了臉,勃然罵道:‘有這樣的事!怎不見莫幹丞來報告,他睡昏了麼?’”

舊同“唬”。威嚇;嚇唬
Intimidate
老舍《柳家大院》:"老王把他虎回去了:‘房髒了,我現在還住着呢!’"

-
【虎不拉】〈方言〉鳥名,即伯勞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11]  《漢語大字典》 [5] 

古籍訓釋

説文解字

【卷五】【虎部】呼古切(hǔ)
山獸之君。從虍,虎足象人足。象形。凡虎之屬皆從虎。
虝,古文虎。
𪊖,亦古文虎。 [6] 

説文解字注

“山獸之君。從虍,從兒”注:會意。
“虎足象人足也”注:已上八字,鉉本妄改,張次立復以鉉本改鍇本,惟《韻會》如是,此古本之真也。從兒,韻會作從人,此其誤已久耳。兒部曰:“孔子曰在人下,故詰屈。”謂人之股腳也。虎之股腳似人,故其字上虍、下兒,虍謂其文,兒謂其足也。《説文》龜頭、黽頭似它頭,燕尾似魚尾,兔頭似㲋頭,萈足似兔足,能足、彘足似鹿足。㲋頭似兔,足似鹿,文義相同。兒有其字,故先言從兒,而後言虎足象人足。篆體改作虎,則象人足之雲不可通,顧氏藹吉乃疑虎下當從爪矣,今正之。凡篆虎字,依隸體從兒為是。呼古切,五部。五部與十七部通,故《左氏》“陽虎”,《論語》作“陽貨”,非一名一字也。邢昺、孫奭乃有虎名貨字之説。 [12] 

廣韻

呼古切,上姥曉 ‖ 虍聲魚部(hǔ)
虎,獸名。《説文》曰:“虎,山獸之君。”《淮南子》曰:“虎,嘯穀風至。”又姓,《風俗通》曰:“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呼古切。七。 [13] 

康熙字典

《唐韻》火古切。《集韻》《韻會》火五切。並音滸。《玉篇》:惡獸也。《説文》:山獸之君,從虍從兒,虎足象人也。徐鉉注:象形。《易·乾卦》:風從虎。《詩·小雅》: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大戴禮》:三九二十七主星,星主虎,故虎七月而生。《述異記》:虎千年,則牙蜕而角生。
又姓。《廣韻》:漢有合浦太守虎旗,其先八元伯虎之後。
又州名,唐有虎州,後避太祖諱改武州。
又灘名。《水經注》:夷水又東逕虎灘。
又山名。《吳越春秋》:吳王葬閶門外,金玉精上浮為白虎,名虎丘。
又便器名。《西京雜記》:漢朝以玉為虎子,以為便器。
又與琥通。《吳志》裴松之注:虞翻曰:僕聞虎魄,不取腐芥。
《六書正譌》:象虎踞而回顧之形。
《篇海》:兒古人字,虎足象人,故從人。從幾,誤。
幹祿字書》:通作𧆞。 [8] 

書法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虎”字書寫演示 “虎”字書寫演示
“虍”從上、左包圍“幾”,底部齊平。“虍”,首筆豎在豎中線,末筆乚(豎彎鈎)的豎段在豎中線,彎鈎段在橫中線下側。“幾”,兩筆均起筆於豎中線,乙(橫折彎鈎)的彎鈎段鈎部超出上部。 [14]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韻書集成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十姥

合口呼
次清
呼古切
xuo
集韻
上聲
十姥

合口呼
次清
火五切
Xo
禮部韻略


上聲





火五切

增韻


上聲





火五切

中原音韻

上聲
魚模

合口呼

全清

xu
中州音韻


上聲
魚模





荒古切

洪武正韻

上聲
五姥


全清
火五切
xu
分韻撮要

陰上
第十二孤古故






(參考資料:漢典 [7]  [10]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調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x
o
王力系統
h
a
董同龢系統
x
ɑɡ
周法高系統
x
李方桂系統
h
agx
兩漢
西漢
東漢
o
o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魚虞模
o
北魏後期北齊
魚虞模
o
齊梁陳北周隋
虞模
u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x
uo
擬音/王力系統
h
u
擬音/董同龢系統
x
uo
擬音/周法高系統
x
uo
擬音/李方桂系統
x
uo
擬音/陳新雄系統
x
u
(參考資料:漢典 [7]  [9]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xu
214
上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xu
55
上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xu
53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xu
42
上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fu
53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xu
24
上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xu
42
上聲

晉語
太原
xu
53
上聲

吳語
蘇州
həu
52
上聲

吳語
温州
fu
45
陰上

湘語
長沙
fu
41
上聲

湘語
雙峯
xəu
31
上聲

贛語
南昌
fu
213
上聲

客家話
梅縣
fu
31
上聲

粵語
廣州
fu
35
陰上

粵語
陽江
fu
2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廈門
51
上聲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õũ
53
陰上
未註明異讀原因
hou
53
陰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u
31
上聲

閩語(閩北片)
建甌
kʰu
21
上聲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2-17]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436
  • 3.      .漢典[引用日期2020-02-17]
  • 4.    平水韻 七麌  .搜韻[引用日期2020-02-17]
  • 5.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 第2版[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3011
  • 6.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1997.07:669
  • 7.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20]
  • 8.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046
  • 9.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20]
  • 10.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2-01-20]
  •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551-552
  • 12.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740-741
  • 13.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266
  • 14.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32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129
  • 16.    陳煒湛著.古文字趣談[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09:33-34
  • 17.    馮國超著.圖説漢字王國 彩圖版[M].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5.01:145-14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