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陵王·卷珠箔

鎖定
《蘭陵王·卷珠箔》是宋代詞人張元幹所寫的一首詞,被收入《宋詞三百首》。此詞描寫了春日的迷人景色和對美好故國生活的回憶,以樂景襯哀情,表現了對滄桑之變的感慨,抒發感懷故國的“黍離”之悲。 [1] 
作品名稱
蘭陵王·卷珠箔
作    者
張元幹
創作年代
南宋
作品出處
宋詞三百首
文學體裁

蘭陵王·卷珠箔作品原文

蘭陵王
卷珠箔1,朝雨輕陰2乍閣3。闌干4外、煙柳5弄晴,芳草侵階6映紅藥。東風妒花惡7,吹落梢頭嫩萼8。屏山掩、沉水倦燻9,中酒10心情怯杯勺11
尋思舊京洛12,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13。障泥油壁14催梳掠15,曾馳道16同載,上林17攜手,燈夜18初過早共約,又爭信飄泊19
寂寞,念20行樂。甚粉淡衣襟21,音斷絃索22,瓊枝璧月23春如昨。悵別後華表24,那回雙鶴。相思除是,向醉裏、暫忘卻。 [2] 

蘭陵王·卷珠箔註釋譯文

蘭陵王·卷珠箔詞句註釋

1:箔(bó) :竹簾。
2:輕陰:天稍微有些陰。
3:乍閣(zhà ɡé):初停。閣:同“擱”,停止。
4:闌干(lán gān):同上文“箔”,竹簾。
5:煙柳:像煙一樣的柳樹。
6:侵(qīn)階:指草長上了台階。
7:東風妒花惡:東風因為妒忌花而變得壞惡。
8:嫩萼(è):花瓣下部的一圈葉狀綠色小片。
9:沉水倦燻(xūn):沉香因為疲倦而懶得再燻。沉香,香料名。
10:中酒:醉酒。
11:杯勺:盛酒之器,這裏代指酒。
12:舊京洛:洛陽,這裏指北宋皇城汴京。
13:迷著(zhù):非常迷人。著,非常。
14:障泥:掛在馬腹兩邊,用來庶擋塵土的馬具,這裏指代馬。油壁:原指車上油飾之壁,這裏代指車。
15:催梳掠:催着梳子略過頭髮。
16:馳道:秦代專供帝王行駛車馬的道路。這裏指代表京城的大道。
17:上林:秦、漢時苑名,專供帝王行獵的場所,這裏泛指京都園林。
18:燈夜:元宵夜。
19:爭信飄泊(bó):不想會有今日,到處漂泊孤單。
20:念:思念。
21:衣襟(jīn):衣服打開的地方。
22:絃索:泛指絃樂器。
23:瓊枝璧月:喻美好生活。
24:華表:古代設在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作為標誌和裝飾用的大柱。 [1]  [3] 

蘭陵王·卷珠箔白話譯文

輕雨綿綿,柳條隨風輕拂,彷彿在迎接春天。芳草的碧色映着新開的芍藥花,襯托得更加鮮紅。可惡的東風嫉妒花朵,一陣無情的風將梢頭上嬌嫩花葉吹落。我把屏風緊掩,沉水香也懶得再燻。因喝酒會醉,總是怕看見酒盅。
回想從前在汴京,正是少年時代,時常縱情歡樂,也曾迷戀於歌舞表演者。常常準備好華麗的車馬,催促美人快些出發遊玩。曾經同乘一輛車奔馳在寬廣的大街上,也曾攜手在上林苑裏一起開懷。剛剛玩完熱鬧的元宵佳節,又早早約定佳期再見。不想會有今日,到處漂泊孤單如浮萍?
寂寞啊寂寞,更加思念當日相依相伴的情人。恐怕她衣上的香粉已經消淡,琴絃上也久不彈奏。自從和她分別之後,至今沒有音信,也不知她的面容,是否還和以前一樣冠壓羣芳。悵恨分別之後,一切都在變化,萬事如過眼煙雲,不知何時能化作一隻仙鶴,飛回到日思夜想的故鄉。我的相思之情無法忘卻,只能在酒醉的時候,才能暫時忘卻。 [3] 

蘭陵王·卷珠箔創作背景

此詞為詞人壯年遷居臨安時所作。靖康之難後北宋王朝滅亡,詞人在親身經歷戰火之後來到江南。這首《蘭陵王》即為詞人在一次登樓賞景後懷念故國而寫。 [4] 

蘭陵王·卷珠箔作品鑑賞

蘭陵王·卷珠箔文學賞析

上片開頭“卷珠箔”二句,點出了雨後陰天的環境,化用了王維書事》“輕陰閣小雨”詩意。“闌干外”以下寫從樓上眺望的種種景象,如煙的柳條在晴光中搖曳,階下青草映襯着芍藥,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春意。刻畫了一副詩情畫意的“柳弄晴”圖景,並非專門詠柳,目的是挑起詞人的情思——折柳送別。緊接“東風”二句陡轉,出現另一種物景。強勁的東風把剛長出來的花吹落了,烘托出一種悽然傷神的氣氛。“屏山掩”三句,與上文的所見相迴應,寓情於景,實寫詞人當時的心境。“怯杯勺”寫出詞人怕飲酒的心理狀態,暗示詞人平日借酒緩解悲傷的細節。
中片追憶過去遊樂的情景。開頭“尋思舊京洛”,承上啓下,從現在的傷春傷別,回想起過去在汴京的遊樂情景。由思念故國,表現愛國之情。此詞的寫法含蓄婉轉,一個“舊”字,藴含着深刻的時代意念。“正年少疏狂”三句,詞人回憶當年在汴京逍遙的生活。“曾馳道同載”三句,專寫遊賞,但不專注一時一事。同載、攜手、共約,情事如見,都是“年少疏狂”的事。至此,一筆寫來,都是熱鬧歡快的氣氛。緊接着“又爭信飄泊”,突然結束了上面的回憶,似斷又續,極盡頓挫之妙。從夢幻回到現實,感情起伏,透露作者的感傷之情。曾經歌舞昇平商業繁華的汴京,已落到金兵的手中,而詞人又過着逃難的飄泊生活。這種悲哀從上面的歡快和暢的景象中對比顯露出來,以歡愉的情調映襯離別後的孤寂,更顯悽楚。
下片從回憶轉寫別後思念之情,主要抒寫離恨之情。“寂寞,念行樂”以下,緊承上文的“疏狂”到“飄泊”而來,注入了對舊人的深切懷念之情。“甚粉淡衣襟”三句,是想像她已擺脱了歌女生涯,而美貌依然。“瓊枝璧月春如昨”一句,化用為比喻美好幸福的生活。這三句,懷念舊人,同時也是懷念故都,寫得迷離惝恍,愛國之情寓意其中。以下轉入別恨與相思。“悵別後華表”二句,採用了用典的手法,抒發人間淪桑之變,好景不長的深慨。此二句用“悵”字領起,寄意深刻,語言明瞭而又委婉含蓄。結末“相思除是”二句,用口語寫情,感情委婉真摯。“向醉裏、暫忘卻”,猶如眾流歸海,不僅感情深厚,而且“辭盡意不盡”,言外之意為眷念故國的無窮隱痛。這與李清照《菩薩蠻》“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的情意相近,異曲同工
這首抒發愛國思想的詞作,情韻兼勝,委婉真切。在藝術技巧上顯示出結構的嚴謹。全詞上、中、下三片,從眼前傷春到追憶往昔,再轉入現實相思,有鋪排,有轉折環環相扣,逐層深入,並用“別恨”一氣貫穿。過片處意脈連貫,情致婉轉曲折。其次是寓別恨之情於清曠的境界之中,使整首詞的詞境顯得既沉鬱又婉麗。 [5] 

蘭陵王·卷珠箔名家點評

明代文學家李攀龍《草堂詩餘雋》:“上是酒後見春光,中是約後誤佳期,下是相思如夢中。” [6] 
明代文學家楊慎詞品》卷三:“《草堂詩餘》選其《春水連天》及《卷珠箔》二首,膾炙人口。” [1] 

蘭陵王·卷珠箔作者簡介

張元幹(1090一約1170),宋代(兩宋之交)詞人。字仲宗,自號真隱山人、蘆川居士、蘆川老隱,福建永福(今福建永泰)人。徽宗時為太學上舍生。金兵入侵,宰相李綱任親征行營使,張元幹曾為其幕僚。因不滿秦檜專權誤國,棄官歸隱。後因賦詞對李綱、胡銓表示同情和支持,被投入監獄,削除官籍。著有《蘆川歸來集》十卷和《蘆川詞》兩卷。 [7] 
參考資料
  • 1.    上疆村民.宋詞三百首.北京:中華書局,2003:201
  • 2.    司馬哲.宋詞三百首.北京:中國長安出版社,2010:132
  • 3.    上疆村民.宋詞三百首 插圖·賞析·註釋·譯意 .北京:京華出版社,2005:290
  • 4.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古典詩歌基本解讀 古詩觀止 12 宋詞觀止 上.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176
  • 5.    吳熊和.唐宋詞彙評 兩宋卷 第2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631
  • 6.    唐圭璋.宋詞三百首箋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161
  • 7.    劉琦.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693